基于现代文学教学中的表达能力及培养途径研究
2020-09-10邓雅倩
邓雅倩
摘 要:文学本来就是有一定的实践性,而我们的现代文学更加注意社会功能的发展。然而,我们曾经的文学教育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学习能力的培养,直接使得文学无用论在社会蔓延。在现代文学教学中,帮助培养学生们的表达能力有三种途径:一是认真讲授作品结构,明确文学作品的基本表達模式,引导学生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二是引导学生把握诗歌节奏,适当进行诗歌停顿,体验诗歌中的复杂情感,通过阅读与朗读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是,引导学生排练相关戏剧,了解语言中微妙的人物情感变化,从而帮助学生塑造自己良好的外在形象,帮助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现代文学教学;表达能力;培养途径
在现如今文学无用论这种论调的影响之下,甚至已经有一些自身从事文学研究类的学者也逐渐相信。因此,对待它逐渐出现两种方式:一是自卑,为文学被冷落而感到哀叹,以学习文学为耻,逐渐舍弃自己;二是坚持高高在上,坚持“读书高人一等”的原则,对于他人的言论不屑一顾,也许这样的人内心也是比较自卑的,但他们不愿意去面对这些而选择以回避安慰自己。文学之所以被认为是无用的,是因为这些人都没有看到文学的实用性。孔子曾经说过“言而不文,行而不远”,即能言而不能文,犹如走却走不了多远。因此,他提出了诗的四种功能,即兴、观、群、怨。1921年茅盾等学者一起主张将社会干预功能置于文学发展的主导地位。表示我们文学要能够反映社会基本现象,表达和讨论生活中的普遍问题,主张文学要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的各类生活,为的是让公众看到自己的生活和命运,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和改良我们的社会。作家应该用文学充当武器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但是,在实用主义论调充斥的今天,文学却频频遭受冷眼。究其根源,并不是我们文学它本身的过错,而是现如今文学教育过分地强调基本的理论说教,而忽略了对孩子基本的表达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导致现如今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我们非常有必要在文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写作能力培养
现如今社会上有的声音表示大学中文系并不是用来培养作家的,基本意思就是中文系毕业的学生不一定需要有足够强的文笔功底,这种腔调应该是错误的,大学中文系学习的学生可以在大学毕业之后不选择作家当作自己的事业,但他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如果连基本的写作能力都不具备的话,他们又何必选择中文系进行学习呢?中国语言文学系是中国中文系的全称,中文系的学习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学习能力、感知能力与认知能力,如果他们已经能够对此方面能力有一定的掌握,又怎么会不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呢?不过是现如今的大学老师课文讲解过于空洞而使得学生不知所云罢了。在此认知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现代文学史上的各大名家作品,以其作为教授学生进行写作的基本范文。老师在进行教授时,首先应该对其体裁进行充分的说明,让学生对其学习作品具有基础认知的基础之上再进行细致讲解。
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如果我们把文学当作是语言的艺术,那么我们的诗歌就可以说是我们语言艺术之中的艺术。在诗歌的基本教学之中,仅凭对其基本内涵的解释是远远不足够的。由于我们诗歌的语言组合自身就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而只有我们所说的这种独特形式才能够承担其所对应的基本内涵模式,诗歌的朗读节奏的细微转换才能符合其中感情微妙的转换。
读诗,首先要帮助学生练习的就是他们表达自己声音的能力。没有经过雕琢的声音是杂乱而没有表现美的形式的,是完全没有自己艺术性的,而通过读诗可以帮助学生们改变自己的声音,使声音得到一定的改善,达到美的效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抒情往往只是比较单一的情感抒发模式,对于抒情的表达方式也相对比较简单。但是,我们的诗歌却是可以在同一时间具有多重表达情感。这两种情感相互交织,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情感体验,具有较强的情感张力。
三、表演能力培养
戏剧作为我们文学里的一个比较特殊的范畴不同于小说、散文和诗歌这些书面形式,它更强调的是我们话剧演员生动的肢体语言,因此这也可以说是我们现代文学教学之中的一个重难点。它不仅要求人物通过对话去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还要求促进故事情节发展,建构主要故事矛盾。
与此同时,让学生参与戏剧表演也能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交际形象与交际心理。我们的大学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进行教学。而受课时的限制,我们的实践教学也很难开展。大学生们的自主学习也大多是面向书本,很少与人进行交流。
四、小结
文学并不是技能型的教学学科,但并不表示文学它就不具备一定的实用效率,作家、记者、编辑等这一些文字处理的相关工作都是需要参与者拥有一定的文学基础,新闻主持人等语言类相关工作也必须以书面材料的内在理解为基础,要知道,演员的恰当肢体语言也是建立在自己对于微观情感的基本理解的基础上,文学的功能与作用或许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但是他却是隐藏在各种形式背后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实的文学基础,就无法准确地把握这些形式。同时,文学不能自喜于其自身所潜在的各种能力,而应不断地积极地去寻找自我表达的突出点,促进自己的文学表达能力与自己的实践能力能够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而这些能力在我们现代文学专业的教学与培养经验上也同样是值得其他专业进行借鉴的。
参考文献:
[1]王书英.现代文学教学中的表达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情感读本,2018(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