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盆底感染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2020-09-10赵涵
赵涵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盆底肌群康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盆底肌电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结果:临床总有效率92.22%。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盆底肌电位值明显升高,Ⅰ类肌纤维收缩时间、Ⅱ类肌纤维收缩次数也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P<0.05)。结论:盆底肌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盆底肌功能,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盆底肌康复;盆底功能障碍;临床疗效
感染的出现增加了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风险和难度,阻碍了患者的康复进程。它不仅会损害妇产科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需要妥善处理和解决感染问题。针对影响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和管理措施,为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盆底功能障碍是临床常见病,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多由孕产妇引起。这种疾病不仅危害患者的健康,而且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随机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盆底肌肉康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方法,结果如下。
1数据和方法
1.1病例资料
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随机选取9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盆底肌电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患者平均年龄(45.7±4.1)岁。其中阴道脱垂21例,压力性尿失禁27例,子宫轻中度脱垂15例,下腹痛30例,大便异常24例,腰骶痛23例,阴道脱落26例。32例中有2种以上的盆腔功能障碍,24例中有3种以上的盆腔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均无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无急性泌尿系统炎症。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都知道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并自愿参与研究。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盆底肌电刺激治疗。治疗前,指导患者清空身体排便,采取半卧位,将治疗仪探头伸入患者阴道,然后按照治疗前制定的个性化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电刺激治疗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每周2次。电流强度适合患者感觉盆底肌肉的强烈收缩而不感到疼痛。在生物反馈治疗过程中,医生应指导患者如何收缩盆底肌肉,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生物反馈训练方法。每次运动时间为30min,治疗4周。此外,医务人员还应告知患者在家中使用阴道哑铃进行盆底肌肉收缩训练,以促进盆底肌肉力量的恢复。
1.3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解剖结构基本恢复正常,可判断疗效显著,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明显改善,可判断疗效显著,治疗前后病情无明显改善无效。有效+有效=总有效。
1.4统计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数据用百分数表示,数据结果比较用x2检验。测量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数据结果用t检验进行比较。
2结果
治疗后有效46例,有效37例,无效7例。临床总有效率92.22%。结果表明,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产科患者分娩或手术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此外,由于治疗和护理操作不当、医疗器械感染等因素,感染问题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并会延缓康复进程。为了帮助患者尽快康复,需要加强感染的预防和控制[2]。手术切口、呼吸道和泌尿道是易感部位,需要重点护理干预,规范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做好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管理工作。加强环境管理,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清洁的休息环境,保持会阴及周围卫生。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高超技能。熟练的技术能力,认真负责的处理工作,更全面细致的实施护理,避免操作上的疏漏和失误。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危险因素的警惕性和敏感性,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妥善处理,提高妇产科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降低感染发生率,为患者的健康安全提供重要保障。盆底功能障礙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一些研究和统计发现,我国45%以上的已婚育龄妇女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盆底功能障碍已成为一个医学和社会问题。盆腔器官脱垂是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疾病,主要包括子宫脱垂和阴道前、后壁脱垂,会引起患者阴道坠下的感觉、腰骶部疼痛等不良症状。盆底功能障碍虽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也容易引起患者自卑和抑郁。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对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和保守治疗,与保守治疗相比,它的应用更为广泛。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子宫脱垂,临床总有效率为90.4%。与单纯盆底肌锻炼相比,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本研究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约为92.22%,与治疗前相比,盆底肌电位值、Ⅰ类肌纤维收缩时间、Ⅱ类肌纤维收缩次数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在孕期和分娩期,由于孕期体重增加、羊水增多、巨大儿、产程延长等因素,产妇盆底肌肉易受损伤,主要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有的患者甚至出现压力性尿失禁,严重影响产后产妇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早期科学有效的盆底肌肉训练干预可以提高产后性生活质量,预防尿失禁的发生。但由于大多数女性意识淡薄,且盆底隐私不好,医院工作人员在分娩后应及早、及时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康复治疗包括电刺激、生物反馈等,能唤醒受伤的盆底神经肌肉,提高盆底肌肉的弹性和肌力,促进盆底肌肉功能的缓慢恢复。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能有效改善盆底肌的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盆底肌,所以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倩平,刘淮,舒宽勇,等.盆底肌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4,31(4):65-67.
[2]廖晗甦.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近期疗效的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45(5):67-68.
[3]白士玲,多玉华,吴云,等.产后盆底早期康复干预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防治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44(15):2053-2054.
[4]赵松岩,黄东国,李凡,等.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6,39(24):5287-5289.
[5]刘丽,滕惠芳.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41(9):13.
(保定市第四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