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数学生本课堂构建方法的研究

2020-09-10周易富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3期
关键词:生本课堂预习差异

周易富

摘要:在高中阶段,数学是一门具有复杂性、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无论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是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有着很高的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相关部门对教师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即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摒弃以往陈旧、单一、僵化的教育模式,创建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培养和全面发展的“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即要构建生本课堂。对生本课堂的构建方法与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既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動性和能动性的重要手段,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背景下,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流价值已进入了生本课堂的时代。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经验,对高中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方法进行简要探讨和分析,以望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一些有益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生本课堂;预习;差异;小组

通过长期观察,笔者发现无论是哪一门学科的教学,包括数学学科在内,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都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受应试思维的影响较为严重,多采取“师讲生听”这一灌输式教学模式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兴趣低迷,很难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价值,进而更无从谈起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升。鉴于此,为了使高中数学教学尽早走出低效化的困境,教师必须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通过采取指导预习、分层教学和合作探究等多重手段和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从而构建出以学生为本的数学课堂,使其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精神乐园。

一、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只有让学生在课前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进行整体把握,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进而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必须树立起“以学论教、以教促学”的指导思想,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课前预习,进而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便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同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教学“基本立体图形”这节之前,我结合学情设计了导学案,要求学生在预习目标的指引下理解圆柱、圆锥、圆台的结构特征;了解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和组成方法;会判断一个物体表示的集合体是不是三种几何体等。之后,我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水平,让学生在预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1.空间几何体的定义是什么?2.空间几何体分为哪几类?3.常见的多面体有哪些?4.棱柱、棱锥、棱台有哪些结构特征?此外,我还结合这节的具体内容,分别设计了相应的知识、能力与情感目标,以便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同时,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认真分析学生差异,实施分层异步教学模式

在新课改之风大力盛行的今天,数学教学必须要体现以生为本的新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和认知体验。在构建高中数学生本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材”的教育观,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看作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实施分层异步教学模式,以便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以“平面向量的应用”这节教学为例,课前,我根据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将其划分成了不同的层次,并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具体的培养要求,分别制定了基础目标、提升目标和拓展目标。在课堂上,我便在分层目标的指引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重组,并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科学地划分成了几个学习小组,分别为其布置了相应的探究性学习任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切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实施分层异步教学模式,既兼顾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整体性发展。

三、合理构建学习小组,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价值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其有力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关系,将学生从以往被动学习的局面中真正解放了出来,与生本理念不谋而合。为了使学生爱上数学,学好数学,作为高中数学教师的我们应当善于合理地建构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充分地思考、积极地探索,从而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使学生学有所得。

在教学“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一节时,我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展开图入手,分析了展开图与其表面积的关系。之后,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类比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讨论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问题,并思考如何根据圆柱、圆锥的几何结构特征,求它们的表面积?在这一过程中,我对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予以了针对性的指导,以推动合作学习的有序、高效开展。如此一来,不仅从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根本上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而且还切实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价值,促进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之风大力盛行的今天,作为高中数学教师的我们应当将教学重心由应试教育逐渐转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出发,注意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使学生以积极、主动地心态投身于数学学习之中,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使数学教学更具有效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徐海雯.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5(30):33.

[2]卢建玲.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实践境遇与路向选择[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4,29(04):80-86.

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第一中学 湖南省永州市 425400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预习差异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