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开展幼儿园礼仪教育

2020-09-10梁传弟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32期
关键词:礼节礼仪教师应

梁传弟

摘要:我国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教育方面的知识,但对礼节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当前,家长溺爱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儿童礼仪存在很多问题。在幼儿时期,应注意礼节的发展以及儿童生活,沟通和学习的礼节。通过游戏,礼节主题,节日等开始日常生活,为孩子们进行礼节教育。

关键词:儿童礼仪;教育游戏

对儿童的礼节教育是对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重要概括,也是对提高国家和民族整体素质的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礼节是社会上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个人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质,文化教育和良好的个人礼节形象的外部表现是我们自尊,自爱和自信的基础。良好的礼节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社会公德和舆论以及家庭,幼儿园教育的影响,幼儿园是关于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基础教育机构,是从小就文明礼貌的孩子,是早期的责任童年的教育者没有透露。在这里,我将总结日常生活和日常管理中儿童礼仪教育发展的以下方面:

一、幼儿园礼节教育的内容

(一)生活礼节在幼儿园儿童生活礼节的发展中,主要从手势礼节,饮食礼节和公共礼节三个方面进行。在修饰和礼节方面,主要要求儿童注意个人卫生,经常变化,经常游泳,并学习标准化的姿势,例如站立,行走和坐下;在饮食礼节方面,孩子应该养成良好的身材。勤奋节俭的习惯,不要挑剔或匆忙。保持餐桌整洁,吃饭时不要说话,吃饭时不要说话或吵闹;公共场所的礼节主要是让幼儿了解道路交通规则和公共秩序。能够积极跟随他们,并在旅途中积极帮助老年人和残疾人。坐车时要主动给老人和残疾人士让座。

(二)交流礼仪我国长期以来被稱为古代文明。从远古时代到今天,我们高度重视人文道德教育,严格规范了人们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尽管现代社会在这方面已不再具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在古代,它仍然必须对儿童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童年是人类特质的时期。在幼儿时期,有必要培养儿童的礼节文明礼仪,使他们每天学习文明礼貌的语言,能够尊重长者,尊重老师,并能够与朋友团结和相爱,实现互相帮助和睦。让孩子从小就摆脱“小王子”和“小公主”的情绪。

(三)礼节学习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幼儿园,孩子们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礼节。让孩子们在教室里听从教室里的讲课,首先回答问题或提问,举手,在对他人的意见有异议时要尊重他人,静静地观看表演,不要乱扔垃圾。

二、幼儿园礼节发展措施

(一)实施定期的礼节训练日以养成孩子的日常习惯通常涉及培养礼节意识。例如,当孩子与父母交往时,他们不礼貌,自我为中心导,不关心他人的感受,不主动向他人打招呼;一些孩子在公共场乱扔垃圾,尖叫;从幼儿园的同龄人身上抢夺玩具,有攻击性;挑食,浪费等。为了使幼儿园礼仪教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有必要将礼仪教育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以便儿童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礼节。教师应注意礼节规范,引导儿童始终说服礼节,并严格遵守电子惯例规则。在花园里时,主动打招呼和老师打招呼。当您离开花园时,向老师告别,并向您的同伴致意。与其他孩子一起学习和玩耍。您需要谦虚,不要争夺玩具。养成良好的孩子习惯需要很长时间。在发展礼节时,要能观察幼儿的习惯,教师应保持执着和耐心,继续教育和指导儿童,直到他们养成有意识的习惯。

(二)通过特殊的礼节教育活动,提高孩子对礼节的理解。幼儿园是儿童的生活群体。在小组生活中,儿童最容易受到小组环境和活动的影响。教师需要发挥良好的集体作用,以便孩子们巧妙地学习文明的礼节并养成良好的礼节习惯。

例如:老师可以做一个“我是礼节的小例子”,选择两个孩子每天做礼节小孩子。通过组织“讲文明和懂礼貌”课程,教给孩子文明礼貌的语言,并教育孩子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礼貌。教师组织孩子学习学生规则,以便他们知道如何尊重父母,尊重老师,诚实守信,如何学习,做事等等。在主题活动中,教师应制定某些标准以进行评估,奖励儿童并鼓励他们。在给孩子奖励之后,他们将自觉地来改善教育礼节。

(三)利用节日发展礼节

幼儿喜欢保持警惕,对新事物感到好奇,也喜欢度过假期。教师可以通过教孩子礼节来充分利用各种节日。通过节日进行礼节教育是最常见的教育实践。尤其是随着传统节日的到来,通常会有很多受教育的机会。教师应借此机会在发展礼节方面给孩子更多动手实践的活动,以便孩子在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的同时发展自己的礼节素质。春季假期,元宵节,扫墓节,中秋节以及母亲节,父亲节,妇女节,儿童节等。目前,教师可以从教育的现实开始,以鼓励孩子们获得激励,进而在节日的实践中对礼节的认识并形成自觉的行为。

例如,在母亲节,老师可能希望为孩子们设定特定的任务,以表达对母亲的尊重,尽其所能,为母亲做礼物,向母亲做礼物,等等。教师节让孩子们为老师送礼物等等。教师应鼓励儿童自己动手,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照顾他人的良好习惯;儿童节是儿童最着急的假期。教师可能想为孩子们组织一些动手活动。让孩子们可以在舞台上表演。在手工工作,交换礼物和进行口头交流时,礼节思想得到了充分渗透,并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个例子是春节,这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中国,这是一个为孩子们培养良好标签质量的好机会。教师可以为孩子提供礼节要求,以便孩子可以在沟通,饮食,安全和学习方面发展礼节。礼节是传统的美德,是人们从事生活活动的重要规范和行为标准。幼儿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并且能够从外界轻松地接收各种信息,这是养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尊重孩子自己的成长规律,制定礼节规范和要求,以便孩子可以通过实际的感知和工作来塑造礼节的特征。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有效的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师要能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围绕着学生的礼仪培养,设置有效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耿向阳.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探索Ⅱ上海教育科研,2003(01).

[2]苟立新.浅谈幼儿园礼仪教育Ⅱ1.教育教学论坛,2013(07).

[3]曹爱弟.幼儿园礼仪教育实施策略71考试周刊,2013(57).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番禺区教育科学十三五 规划课题(城乡结合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2019-ZX030

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山西村幼儿园 511430

猜你喜欢

礼节礼仪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探病礼节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