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发展与探索
2020-09-10张庆
张庆
张 庆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筠连镇双腾小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已渗透于现代教育活动之中。数学作为小学生知识学习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认知发展、逻辑推理、思维建设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发展中,大多数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课堂效果难以有效提升。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生本课堂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有效开展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本课堂;创新教学
学生是课堂之本,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有效的互动效益,还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效益得到切实加强。然而,在部分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依然采取老旧教法,缺乏主体思路,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整体水平难以有效提升。小学是学生打基础、促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小学生的认知培养,对其未来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立足生本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展开以下探究。
一、从生活出发,保持学生探究兴趣
俗话说,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和数学现象,将此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不仅能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还使学生在生活问题、数学现象的导引下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到促进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生活出发,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案例导入其中,采取以情入境、以景促学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心理。如在“生活中的大数”的教学中,本节主要引导学生学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万以内的数,加强学生的生活感知,对此,我利用投影的功能将生活中一些万以内价格的家电呈现给学生,如滚筒洗衣机4080元、壁挂式空调2165元、双开门冰箱3200元、100寸液晶电视8100元等,使学生结合所熟悉的家电进行数位的学习和理解。同时,引入一些探究小问题,如柜式空调四( )六( )元、电动车二( )四( )元等,保持学生积极的探究兴趣,加强新知运用。
二、创新问题内容,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课堂问题的设立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方法之一,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效果,巩固学生的课堂基础。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对问题的作答情况,将其问题进行延伸与拓展,引发学生对课堂问题的深度思考,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创新问题内容,把握学生的解析方向,避免出现超纲、低效等现象,确保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学会计算其图形周长,为了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我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设置以下问题:①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 )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四个角都是( )。②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一个长方形的长为26分米,宽为11分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③一个正方形的游泳池,围着这个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20米,这个游泳池的边长是( )米。④一个长方形操场,长是100米,宽是40米,围着这个操场跑3圈,要跑多少米?通过对问题内容的创新设计,不仅能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理解,还能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创设生活化的体验情景
通过体验情景的生成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让学生在事物的体验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生成的过程,从而乐于接受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体验数学知识,或者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参与到知识学习中来。这样,通过多种方式的体验情景设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进而实现传统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比如,在学习“确定位置”这一节内容时,我让学生每个人准备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画上方格,然后在方格的每个节点上标上学校的建筑名称,然后从某个起点开始,由我来发号施令,如从图书馆到办公楼,学生就要按照方格的轨迹来进行移动,每移动一次,我就会选择一个学生对移动的轨迹进行解说,并且讲出这个地点的位置要怎么描述。这样,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动一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被有效地调动了起来,从而对“位置”的描述有了更熟悉的印象。在让学生体验情景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而不是教师自导自演,丧失了与学生交流的机会,难以发挥情景体验教学的实际意义。
四、注重课堂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知识,还要注重课堂实践,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数学知识,动手实践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如果仅凭教师枯燥的讲解,小学生理解起知识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量一量课本、橡皮等,学生会很快明白长度单位了。教师在课堂中,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动手实践,并给予恰当的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例如,《长度单位》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厘米,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1厘米长度。这节课使小学生认识尺子并能够用尺子测量物體。我先引导小学生观察尺子,提问:尺子最左端的数是几?学生观察后回答:0. 我引导学生思考: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0表示起点。我引导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尺子测量小刀、课本、铅笔盒的长度,在测量时,先把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看右端指向几厘米就是物体的长度。学生通过小组测量,测量出了这些物体的长度。实践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应用,不仅使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参与热情得到有效激发,还使学生的课堂体验和数学能力得到加强,有助于打牢学生的学习基础,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同时,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满足每一位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从而实现其学生主体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莉莉.浅谈如何实现小学数学创新教学[J].中华少年,2017(28):163-163.
[2]刘晓华.优化教学策略实现小学数学创新教学[J].小作家选刊,2017(11):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