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分层教学策略
2020-09-10包群苏
包群苏
摘要:初中历史的教育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即实施分层教学。打磨优等生,彰显榜样的力量;重视中等生的培养,实现中转优;平等对待学习后进生,让他们学有所得。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成长,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分层教学;榜样力量;潜能;平等
教师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效率要好,学生是关键。有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任何学校任何班级的学生都存在差异。学生之间的差异具体表现为: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接受的家庭教育不同,导致性格不同,学习态度有差别,学习方法不同等。而这些差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则表现为学生分层,一个班级的学生大体可分为三类,即优等生,中等生,学习后进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育集体的同时,必须看到每一个成员及其独特的精神世界,关怀备至的教育每一个学生……”对不同学生的教育教学,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即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个人认为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就不同层次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浅谈一二。
一.打磨优等生,彰显榜样的力量
优等生是指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大多有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完成较好,听老师的话,一般办事能力强,思维灵活,反应敏捷。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是老师的得力办事助手,更是老师的特别关注对象。基于上述原因,优等生容易过分自信,自尊,甚至虚荣,自傲,妒忌等。教师对优等生的特别关注,让他们成了班级的焦点,成为其他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优等生不仅能引领整个班级的方向,更是整个班级能否良性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优等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过于沉稳内敛,则所在班级班风学风可能会相对保守沉闷;如果他们过度活跃,则会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
面对这类学生,个人觉得有效的措施有:教育教学中设置有一定难度又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比如:在教学部编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探索新航路》的课标内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时,我针对优等生设置的问题情境是让他们脱离课本思考“开辟一条新航线需要的条件”。部分优等生看到这个问题,马上得出答案“钱”。显然这个回答是欠缺思考的也是不够成熟不够完整的。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的思考时间不够,答案几乎没被加工便被呈现。对于这个现象,我的解决方案是,给学生明确的思考时间,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答案具体化。当有学生回答“钱”的时候,我会要求他们再思考3分钟,然后再跟上“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的问题。从而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这样的问题设置,不仅牢牢抓住了优等生的注意力,更对他们提出挑战。让他们体会到学海无涯,只有虚心学习,全力以赴,才能做到更好。当然,在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多地让优等生参与进来。教师在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计划之前,可以与优等生多沟通,为某些特定的问题征询足够信息,以使做出的教育教学计划更合理适用;平时不管是课堂还是班级的管理与组织,让他们多参与进来。这样不仅优等生的能力能得到锻炼,也能让他们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带动整个班级向阳光积极的一面发展。
二.重视中等生的培养,实现中转优
中等生,介于优等生和学习后进生之间,他们中的大多数有成为优等生的潜能,甚至在某些方面有超常的优势。只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他们在某一时期,某一条件下处于中等状态。他们懒于思考钻研,习惯于听取别人的答案,少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在竞争中他们害怕困难,缺乏进取的意志,容易安于现状。同时他们又有渴求进步的心理,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与信任。中等生人数较多,是实现班级教育教学整体推进目标不可忽视的群体。面对这类学生,我的办法是:与他们谈心,多了解他们,不管学习还是生活上,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并督促他们养成学习的习惯。课堂上多关注他们,为他们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比如在教学部编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探索新航路》时,为中等生设置的问题是“通过预习全文,概括这一时期开辟的新航线”。这类问题,只要他们集中注意力,认真看书稍加总结就可以回答出来。通过这类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能让中等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让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平等对待学习后进生,让他们学有所得
学习后进生是指那些在生理心理,习惯行为,意识意志,思想品德等方面不能协调或不能局部协调发展的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为学习成绩差,品德表现不佳的学生。他们行为习惯不好,缺乏自信心,意识盲目,意志不坚定,没有远大理想,缺乏自尊,身心发展不健全等。他们缺乏学习兴趣,基础薄弱;记忆力和注意力差,课堂内外的学习效率差,有的没有学习能力。当然他们的应试能力也不足。这类学生是最让老师头疼的。针对这类学生,首先要深入了解他们,弄清楚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再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法。比如学习后进是因为缺乏学习的兴趣,那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则可以考虑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后进生学习的兴趣;学习后进是因为心理障碍,则应该多与其家长沟通,帮助他们排解心理上的问题,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当学习后进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要多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素质教育是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教育,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差异教学,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使每个学生适应其能力水平、社会需求,实现其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要永远走在教学的前面,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尽最大努力去唤醒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引导和促进学生去发现知识,发展能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的最佳结合
参考文献:
[1]卢丹.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J].新课程(中),2014,12:94.
[2]《教学实践与研究》
[3]刘继翠,韩永忠后进生转化思考与相应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7):48.
[4]《差异教学说》教育科学出版社,华国栋著,2001、4出版。
[5]《个体差异研究及其教学意义》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许洁英,1999年版。
(大理市湾桥镇保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