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教学研究
2020-09-10翟洪梅
摘 要:电学是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中的重要板块,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注重学生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扎实他们的物理基础,引导他们用实验的方法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本文主要从物理知识的概念理解和介绍基本的电路方法出发,希望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期的学习提供自己的微薄之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关键词: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1-0058-02
物理这门学科相对其他学科而言较为抽象,教师如果仅仅用语言给学生讲物理知识,他们是较难理解的,很难形成系统的网络框架,特别像电学知识,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又看不懂电路图,更不用说对其进行分析了,这也就使得他们对于物理知识慢慢失去了兴趣,丧失了信心.初中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在头脑中理解有关知识,这就使得这问题更突出,以下是本人结合实际经验对电学教学提出的一些教学策略.
一、加强对物理知识概念的理解
电学知识对于中学生而言较难理解,他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没有很好地理解相关物理概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像以题代教,简化物理书本里的内容,通过大量的题海战术这样的方法提高成绩是万万不可取的,这些并不能让学生理解物理电学知识的概念.要重视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找出符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法,在开始的时候就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理解电学知识的概念,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再困难.
1.从激发学习兴趣进行概念导入
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发展不够成熟,尚且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要想让学生对物理概念有了解,就需要遵循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认识规律,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将物理知识化繁为简、由抽象变具体,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希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原子结构这一章节,在教材里,都有很全面的讲解,但学生对此理解不够,对于后面知识的学习会有阻碍,后面的摩擦起电、导体等知识都需要从微观的视角去解释.
2.从具体事物中得出相关概念
在进行物理概念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他们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比如,在电流教学过程中,有这样的知识点:电荷的正向移动会形成电流,以至于学生很可能会认为只要移动就会形成电流,对于定向可以这样理解,比如以学生的座位为例,如果第一个座位没有人坐,想让最后一排也没有人坐的话就需要让后面的同学移动下位置,这里定向指的是从第二排开始学生都向前移动,不是最后的学生直接到前面坐好,所以,在我们平时看到的,开关一闭,电流就产生了,不是电荷由电源的一端沿导线移到另一端.
3.通过实际应用来巩固概念
把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是对概念进行深化的过程,这一过程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认识,当老师讲完相关知识时,学生能够把相关知识点理解透彻,然后通过做练习题或者把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巩固所学的知识,这样也是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编排一些设误题、实际应用题、概念理解题等,让学生对于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做到活学活用.
二、掌握基础的电路连接方法
电路是学习电学知识的入门砖,识别、连接电路是电路计算很重要的步骤,电路的连接,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呈现实物电路,要求画出相对应的电路图.在画电路图时,需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1,用电路符号表示元件.元件都有特定的物理符号,在画的时候需要提醒学生注意准确性和精确性,其中导线连接画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那些交叉相连和交叉不相连的导线画法,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注意这些细小地方的区别,养成良好画图行为.
第2,会辨别实物图.对于一些作图不规范的,只要导线中间没有电源和用电器,导线的两端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点.因此在画真实的电路图时,可以画成长方形,导线用尺子画直,各元件分布均匀,不画在拐角处,导线和元件也不能断开.
第3,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元件
根据电路图来连实物图,可以依据下面几个方面分析:
(1)电路图中的用电器是怎么连的?
(2)电路图中的开关在整个电路图中起的作用是什么?
(3)电路图中电路的路径是怎么走的?
第4,依據题目中的要求设计电路图
电路图的设计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
(1)首先,需要根据设计图确定用电器和开关的连接形式,如果希望用电器可以单独工作,那么就是并联电路,如果希望用电器在整体中工作,则为串联电路.
(2)做出初稿,看清设计要求进行再次修改.
(3)进行检验,如果没有错误的话画出最终图.
三、重视电学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我们知道,物理这门学科需要大量的实验,在电学这章体现得更明显,电学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做实验来加深理解.
1.用物理实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
说到实验,头脑中应该立刻浮现控制变量法,比如以“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例,在开始做实验之前,可以先进行有规律的猜想:导体导电,那么对电阻就会有阻碍,电阻和导体自身有关,就可以因此想到长度、横截面等对此的影响,在具体实验中,学生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在做实验过程中领会科学家探索的基本研究方法,为后期的物理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用物理实验的直观性加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由直观到抽象的研究,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并用大量的实验找到其中蕴涵的普遍规律.比如,在研究影响电热的实验中,通过控制变量法,电流、时间不变,看电热电阻的关系,从这里面可以看出电热和电流的关系.
3.用实验的可操作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比如在操作电阻实验中,串联电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学生就可以联想到串联电池的电压和每节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就会设想会存在怎样的关联,为什么更喜欢把电池串联起来而不是并联一起用呢,等等这些问题,这时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操作这样的实验,把电池并联起来看看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最终弄明白为什么选择串联而不是并联,通过这样的一步步实验会使学生对于这些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理解得更加透彻,提高自身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掌握,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实际经验去解决生活中的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善于运用实验去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扫清物理学习上的障碍,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物理学习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掌握基本的物理学科知识,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后期的物理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文辉.初中物理电学问题解题方法之我见[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32(8):96-97.
[2]王花萍.初中物理教学之我见[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5,21(16):105-106.
[责任编辑:李 璟]
收稿日期:2020-01-15
作者简介:翟洪梅(1982.8-),女,江苏省邳州市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中学物理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