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钢琴奏鸣曲发展

2020-09-10唐沛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0年43期
关键词:钢琴奏鸣曲音乐史发展

唐沛

摘要:本文以钢琴奏鸣曲的发展轨迹为线索,沿着音乐史的不同发展阶段,从宏观上梳理西方钢琴艺术史中“钢琴奏鸣曲”的发展脉络,阐述其对西方钢琴艺术发展与技术进步的意义。

关键词:钢琴奏鸣曲;发展;音乐史

早在16世纪就已经出现了“奏鸣曲”一词,而当时的“奏鸣曲”只不过代表纯器乐演奏的作品,并不具备具体曲式结构的形式与含义。直到大约1770年古典主义时期,才正式确立了大型三段体(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奏鸣曲式,到了贝多芬(1770~1827)才将奏鸣曲的发展推至顶峰。不可置否,奏鸣曲体裁深度表现了音乐中的统一与发展,直至现在,人们依旧在其冲突对立之间,不断探索追寻。

巴洛克时期

提到钢琴奏鸣曲的发展,D.斯卡拉蒂(1685~1757)是我们无法忽视的大山。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旋律具有持续性,无论乐思如何发展,都只像陀螺打转,不会脱离音乐主题,呈现出连续不断的动机变奏,而D.斯卡拉蒂是最早用对比材料进行尝试的作曲家,创作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奏鸣曲,但已经开始出现二元化,可被视为钢琴奏鸣曲的雏形。他创作的500多首键盘作品,最开始被称为“练习曲”,但因其具备了早期古典奏鸣曲式的特征,故而被后来的出版商称为了“奏鸣曲”,但这些曲子都是单乐章,大多采用了二部曲式并使用复调手法写作,还不具备奏鸣曲式的结构。尽管如此,他大胆冲破了当时羽管键琴的演奏局限,追求丰富的音响与表现力,对演奏者的技术要求达到了当时古钢琴演奏技术的巅峰,这些对钢琴艺术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

从巴洛克到古典时期的过渡时期

18世纪的欧洲,充满着动荡和转折,封建主义正在向资本主义过渡,面对新时代的召唤,知识分子纷纷在文化艺术领域中,寻求新的发展,到了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已经席卷了整个欧洲,此时的槌击钢琴已经作为新兴乐器出现,由柏林乐派提倡的情感风格开始在巴洛克晚期盛行,其中的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C.P.E.Bach)更是柏林乐派的代表人物,他对钢琴奏鸣曲的贡献犹如18世纪的一座灯塔,为后世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照亮了前方的路。C.P.E.巴赫(1714~1788)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次子,有着得天独厚的音乐环境和家庭背景。他共创作了200多首键盘作品、52首键盘协奏曲、18首交响曲,还有许多室内乐和教堂音乐,以及大概250首歌曲。在他诸多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普鲁士奏鸣曲》(1740)、《沃尔腾堡奏鸣曲》(1742)和《行家与爱好者奏鸣曲》(1760)这三套钢琴奏鸣曲。

从他的键盘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创作方式由复调手法到主调手法的改变,并创建了独奏奏鸣曲三个乐章(快-慢-快)的结构形式,乐章之间在调性、速度、节拍、风格上都形成了对比,他的副部主题常常来自主部主题的衍生,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使得音乐具有更强的内聚力与交响性。C.P.E.巴赫的慢板乐章常带有幻想曲的色彩,非常优美,是情感风格的最好典范,却又导致了另一个问题,慢板乐章更像一部独立的作品,三个乐章间少了连接性。他的创作中使用了同时代的装饰音,又提出太多的装饰音会影响情感的抒发,适度的装饰音才能既不破坏美感又能丰富已有的内容,这被当时认为是最权威的装饰音演奏规则。C.P.E.巴赫作为情感风格的人物,他为自己找到了奏鸣曲这一充满戏剧性的表达方式;作为巴洛克晚期的代表人物,他创建了奏鸣曲的基本曲式结构,为时代找到了另一种出路。

古典主义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国家从奴隶制转向自由的现代秩序,人们反抗已有的制度与观念,在紧接而来的运动中,追求新的生活,在艺术中追求沉思冥想和心灵抚慰。“维也纳乐派”的出现影响了整个音乐发展潮流,与此同时,德国爆发了狂飙突進运动,无论文学还是音乐创作这片土地都极为的活跃与进步,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用他那巨人般的音乐,在时代中大放异彩,他出生的1770年,刚好是古典奏鸣曲式被正式确立的一年,冥冥之中,好像注定了他要用奏鸣曲谱写出伟大的旋律。贝多芬一共写了32首钢琴奏鸣曲,被奉为钢琴音乐中的“新约圣经”,作为维也纳乐派最后一位人物,他不断继承与革新,把奏鸣曲中的结构、技术、色彩、力度、戏剧性等方面发挥到了高度水平,赋予了奏鸣曲无限可能。

(1)早期作品(1770~1800年)。共11首,作品更多是对前人的模仿,大多为四个乐章(在此之前,海顿和莫扎特从未写过四个乐章的奏鸣曲),第二乐章总是写的非常悲壮深邃,时长较长,篇幅较大。在早期作品中我们也能找到交响性的影子,

(2)中期作品(1801~1814年)。共16首,创作逐步成熟,具有强烈的英雄性,例如“op.57no.23热情”,已经具备成熟的奏鸣曲式结构,结构规整,情绪戏剧尖锐,内容具有浪漫主义的预示性。尽管此时贝多芬已远富盛名,却一直在创新与突破。例如“op.26no.12”,第一乐章不像传统的奏鸣曲为奏鸣曲式,而是用变奏曲式写作,这种体裁在巴洛克时期最为辉煌,但它只能大小调转,不能直接转调,失去了从I级到V级的对立,在贝多芬的笔下也依旧充满了戏剧性。捷克作家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曾作以下论断:“贝多芬也许是最伟大的音乐建筑师。他所继承的奏鸣曲被看作是四个乐章的组成,它们通常是被随意专横地凑在一起,其中第一乐章总是比后面的乐章更具重要的意义。贝多芬的全部艺术生涯都被一个意志所影响,即要把这种拼凑变成一个真正的协调。所以他逐渐把重心从第一乐章移向最后乐章。”的确如此,从中期开始,他的奏鸣曲乐章之间开始具有深厚的整体性,例如“op.53no.21华尔斯坦奏鸣曲”,第二乐章可以看作是第三乐章的引子,小二度的动机在全曲有着很强烈的呼应,大的框架和小的结构完美契合,同时这部作品也拓展了钢琴技巧,将当时钢琴已有的琴键都用上了。

(3)晚期作品(1814~1827)。贝多芬在48岁的时候已经完全聋了,身体的摧残令他受到打击,最后5首不似中期的英雄主义,而是变得内向化、晦涩艰深却富有哲思。晚期作品中,他大量学习巴赫与亨德尔,常使用赋格、变奏曲的结构,运用了大量的颤音、极具色彩性的和弦等等各类旋律花式,并将不同性格的材料并置,它们相互对峙,形成疏离感。例如“op.106no.29槌子钢琴奏鸣曲”,这是他篇幅最长、难度系数最高的奏鸣曲,第四乐章庞大的赋格段呈现了复调对位的多种写法与方式。又例如“op.111no.32”,它由两个乐章构成,第一乐章的快板用到了赋格,展现出激烈暴躁的情绪,第二乐章为变奏曲,变奏间似音符时值的不断分裂,低音声部与高音声部构成庞大的空间感,制造出浓烈又克制的温情,具有深刻的哲思。在贝多芬的奏鸣曲中,我们能捕捉到关于人类所有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的情绪,他打破了器乐的界限,赋予了奏鸣曲最强烈的表现力与戏剧性,其严密的形式结构、鲜明的发展逻辑、形式与内涵的统一,使奏鸣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继J.S.巴赫之后钢琴艺术史上傲然屹立的巨人,为浪漫主义开启了先河。

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可以被看作“艺术中的自由主义”,这一时期追求主观性的个性化,音乐家总是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寄托在不可触及的幻境之中,尾声的分量感成为19世纪音乐倾向的表现,奏鸣曲的再现部与尾声在处理上的不同成为古典与浪漫最大的区别,舒伯特、肖邦和舒曼等人的作品都极具时代特色,但最值一提的是弗朗茨.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这部作品开创了单乐章奏鸣曲的先例,将主题变形的手法发挥到了极致,音乐内部结构联系紧密,和声的紧张感与戏剧性在现代器乐中发挥到当时之最,甚至可以把它看作是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的续写。

20世纪以来

自印象主义时期开始,乐句写作不再那么规整对称,断句不清晰造成朦胧的色彩,但许多作品中仍能看到传统的奏鸣曲式结构。到了新古典主义时期,旨在复兴浪漫主义时期之前的曲式结构原则,又背离了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的对称原则,代表人物有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而到了表现主义时期的奏鸣曲式结构已经变异的十分明显,和声非常怪诞。美国乐评家保罗.亨利.朗曾说,“现代音乐的问题不是一个采用不协和音、古怪的旋律或奇特的音响的问题。而是一个哲学问题,是一个新的人生观问题。”奏鸣曲发展到现在,依旧值得我们永远探索,不断追求。

参考文献:

[1][美]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于润洋.西方音乐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湖南师范大学 长沙 410006)

猜你喜欢

钢琴奏鸣曲音乐史发展
构建西方音乐史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读杨和平《浙江音乐史》有感
区域发展篇
海顿与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演奏风格比较
图说共享发展
加强中国音乐史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莫扎特与的钢琴奏鸣曲与演奏技巧
贝多芬《降E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op.31 Nr.3》创作与演奏分析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