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新编现代京剧《李大钊》

2020-09-10张卓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导演李大钊京剧

张卓

摘要:新编现代戏京剧《李大钊》在戏曲呈现上体现的是人的文学艺术,彰显人物的命运、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把人最为真实、最为感人、最为质朴、最为动人的一面经过导演的二度创作,呈现了一出时代性、文学性、教育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

关键词:京剧《李大钊》;导演;音乐

这部新编现代京剧《李大钊》的总导演曹其敬、导演徐春兰,两位都是国家顶尖级的著名导演艺术家,整个创作团队在两位导演的带领下,作品思想深邃、手法新颖,以史诗级的叙事方式使舞台的呈现广阔又宏大,艺术的品格上表现着诗情、诗意,带有意境化、象征化的中国戏曲表现手法,此外也注重故事情节厚重的历史触感,让观众感受到了一种艺术作品的高级感和一部精益求精的英雄主义气质的戏曲作品。从此剧也领略了两位导演艺术家对作品创作上的深邃、大气、新异、细腻、精致……无论是在序曲还是第三场长辛店罢工的群众场面的铺排上感受气势磅礴的震撼感,还是在第四场李大钊壮大组织和第六场掩护战友所呈现出来的真情、深情、动情,或是在灯光语汇里情绪色彩的表达、音乐层次以及音乐抒情造势的凸显,使整个舞台综合艺术有机地统一在遵循戏曲美学规律中,又符合这个时代的艺术审美,演绎出无尽的情怀与诗意,展现出了较高的艺术作品层面,彰显着出手不凡的导演手法,足以见其厚重的导演功底。

当今讨论最火爆的一个话题——什么是戏曲现代戏?在我看来,我想不是简单的话剧加唱,也不是编排一些舞蹈的场面来烘托气氛,而是立足戏曲艺术的本体,广泛吸取、吸收融化其他艺术元素,使艺术作品有新鲜感、感染力、时代性,又不脱离中国戏曲艺术的实质特色。新编现代京剧《李大钊》就是一个很好的戏曲现代戏的范本,这部艺术作品即是现代的又具有戏曲艺术的特征,整部艺术作品舞台大气、干净、空灵,没有写实般的舞美道具的堆积来营造每个场景,而是与现代多媒体有机的融合,意境化的来展现给观者。

一、舞台场景的变换

此戏从序到幕的结束,整个舞台呈现了九个场景的变换,整个作品在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囊括了一个旧中国到新中国的演化,而这些空间的处理并没有笨拙的用堆积实景来呈现。导演通过京剧表演者的四功五法,运用程式化、虚拟化、诗意化的戏曲表演艺术特色展开精心的创排。比如在第二场:李大钊与陈独秀坐在一辆小骡车上相约建党的那一段戏,骡车的形象导演用了四个人来演绎了一段“车舞”,运用戏曲程式化身段动作,虚拟意向的表演方式来呈现,观众一看便知这是车,既是戏曲程式技巧展示,又有人物情感的表达,还把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与此同时,再结合新媒介艺术手段,随着故事的发展,舞台布景(LED)亦随着故事情节发展及舞台空间的转换和人物的变化,更好的帮助观众理解故事内涵,也优化了观众的感官体验。

二、本剧中配乐的创新

此剧在音乐上也打破了常规的戏曲套路方式,融入了很多艺术元素,通过导演编排的有机融合,渲染了一种舞台气氛和意境之美。在音乐上,每一幕的开始之前都有一段前奏曲,似乎有京韵大鼓、曲艺、交响乐等音乐元素的融合,我想这并不是为了炫音乐的技巧或换场时给观众音乐听,而是导演在每一场的前奏旋律中都有一个主题,根据每一场故事情境的发生而创作,而这种音乐的设计很好地把观众带入了一种情境中,渲染了一种氛围。比如:序曲的沉重、紧张、赋有悲凉的旋律把我们带到了1915年的旧中国,青年在彷徨、呐喊,人们要冲破罗网的气氛;又如第三场朝气、激情、充满希望的音乐旋律把我们带入了在长辛店工人罢工的状态。这些前奏旋律的设计给人一种新鲜感,不仅渲染了舞台氛围,更恰如其分地显现出了每场故事内容的基调和此刻的心境,更好的抓住了观众的心理节奏并带动了观众的情绪。我想这就是导演对于听觉体验与舞台表演的观演关系上展开的和谐融合。首先借助音乐路径刺激人们的听觉神经,感染人们的情绪,从而促使人们通过听觉、感受、观看,更加直接获得戏剧体验的最真实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似乎是旁观者,但也是亲历者,情绪更加直观地传达到观者们的内心,使得观众产生与舞台上的演员有同理之心,从而对人物和故事的情节赋予一种厚重的情感。这是导演的创作手段,也是更好的培育新时期的京剧观众。这种形式的设计,在传统戏未曾有过,我想在新编现代戏曲中也比较少见。

三、舞台灯光设计

在导演采访中,曹其敬老师说,《李大钊》形象的种子——“火种”。在整出戏中的舞台色调和舞台形象中是以黑灰色为主要基调,但中间出现过五次色彩明亮的红光,第一次的出现是在第二场,陈独秀与李大钊两人在骡车上互相沟通、商量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最后决定共创中国共产党,从今往后由共产党引导革命方向这时天幕出现了一束红光,意象化的表现了冲破黑暗迎接曙光,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有可看到太阳的微笑;第二次出现红光是在第三场,各阶层的中国人民开始罢工,舞台依旧以黑灰光为主,但中间的光带有点微红,象征人民开始起义,人民开始为自己、为社会、为国家的解放而奋战,这是希望的开始,也是成功之路的奠基;第三次舞台上出现了红光是在第四场——“壮大组织”,李大钊来看望工人运动的同志,了解罢工的情况,在这次罢工中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宣布批准刘长锁同志入党,每个党员就是革命的种子,一粒火种就是一颗星;第四次红光的出现是在第七场,李大钊同志英勇就义,天幕燃起熊熊烈火,这是此戏火种的高潮,意味着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伟大精神;第五次便是尾声:到了2021年7月1日,白鸽在天空上飞翔,世界和平,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李大钊换了一身白色的衣服再次来到北京,来到他向往的北京,向往的中国,看着民族复兴的大路上,看着五星红旗飘荡在天空中,太阳终于慢慢升起来。整出戏出现的这五次红光,也都是有层次和变化的。导演用黑灰色与绚烂的色调进行鲜明的对比,一个黑灰色、一个是绚爛的红色,意味着一个是一百年前黑灰的中国,一个是一百年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拥有了如今绚烂多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导演用这种光源意境化的体现和舞台空间视觉之美的相结合,表现“火种”的艺术形象。让我想到了焦菊隐先生说过:“戏曲倒是可以充分利用灯光的,既然戏曲是强调表现人物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态度,那么灯光比写实布景更能帮助戏曲表演完成这个任务。与其布出江水,不如造成江水的气氛;与其布出森林,不如造成阴森潮湿的森林感觉。”而这出戏,用诗意化的寓意着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为寻求推翻黑暗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道路,李大钊取来“火种”——马列主义。他播火启明,发展成火炬冉冉、星火燎原、大火熊熊、烈焰腾腾,火似骄阳。

四、结语

戏曲行有句传统戏谚:戏乃细也。也就是说一出高级的戏剧作品会给观众带来一种精致、唯美的舞台享受。当然这个“细”不仅仅是故事情节的细致,人物形象表演的细腻,或是一个道具的精美,一束光影的艳丽,一个音符的动听,一个调度的复杂……而是通过导演精心的设计、严谨的创作态度和对艺术的敬畏,最终勾画出一副美不胜收的景象。曹其敬老师和徐春兰老师在业内也是出名的三严导演:严谨、严格、严肃。每一次看两位导演的戏,总能让我有所收获,并内心感受到一种感动、一种力量,两位艺术家在自身导演的艺术作品中不断超越自我,她们对艺术有着敬畏,对人生有着高追求、对生命有着虔诚之心。

新编现代京剧《李大钊》这部艺术作品的成功在于导演继承传统戏曲的基础之上,有选择地摄取各艺术元素的精华,重视细节的精致化,整体的精美化,艺术作品的经典化。呈现了一种带有浓厚的中国文化韵味及对精神价值的守护,赋予了艺术作品更新、更高、更典型化的美学语境和时代审美价值!

猜你喜欢

导演李大钊京剧
李大钊与赵纫兰的革命者爱情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关怀青年的李大钊
《京剧人设》
李大钊资助北大贫困生
“翻转课堂”中教师“翻转”之反思
浅谈舞台行动在话剧排演中的重要性
分析导演在文艺晚会中的执行力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