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方志学者的使命
2020-09-10耿俊杰
耿俊杰
方志学者的使命问题,虽无关方志学本身,却是方志学必然要关照的内容。方志学者是方志学的承担者,是方志学的主体意识,是方志认识论的第一出发者。没有方志学者也就不可能有方志学和方志作品的存在。
一、何谓方志学者的使命?
1794 年,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在耶拿大学作了 5 次公开演讲,初题为《学者的道德》,次年出版时改为《关于学者使命的若干演讲》。其中,费希特表达了他关于学者使命的深刻思想。费希特认为,学者的使命就在于用科学知识为社会服务,关心人类的进步事业,使人类不停顿和倒退。费希特说:“每一个个体都有权在社会中给自己选择一定的普遍发展的部门,而把其他部门留给社会的其他成员,并指望他们能使他分享他们的教养的优点,同样,他也能使他们分享他自己的教养。这就是社会各阶层互相区别的起源和法律根据。”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发,并适用于一般的方志学者。
(一)选择一个科学部门。
方志学者献身于方志学研究就是选择了一个自己愿意或希望献身的科学部门。这种选择, 或是出于一种自愿,或是出于一种兴趣,或是出 于一种责任,或是出于一种机缘,但绝不是出于 强迫。关键是自我的选择。这是学者自我的自 由选择,可以中途放弃,也可以再次捡起来。责 任与自愿也可以在一定时候结合起来,自愿承担 這一责任。
(二)分享其他学科成员的教养。
其他学科的成果以一种教养的方式体现在从事该项科学的工作者身上。这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显现之处和蕴藏之处。因为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因此一切人类都有权使用之、分享之。方志学者理所当然地应当吸收这些成果,并运用于方志学研究。
(三)分享自己的教养。
方志学者通过自身努力,以方志学的形式向社会奉献自己的成果,作出对社会的贡献。方志 学者的使命因此也就在于:通过自身努力,为整 个方志学作出贡献,进而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 贡献,也就是为人类的文明事业作出贡献。方志 学者因能提供这种独特贡献而完成自己的使命, 也因此实现自己的价值。
(四)阶层根据。
方志学者作出自己的贡献,进而为人类作出贡献,这是由人类“社会各阶层互相区别的起源和法律根据”所规定的。
二、方志学者的境遇与自信
待遇问题,对于方志学者来说一直是个十分敏感的问题。我们曾见过,一些方志学者一生皓首穷经, 到晚年也不过是一贫如洗,章学诚就是一个典型例 子。我们也见过一些民间方志学者,他们出于爱好, 也可能出于一种高尚目的而从事方志学研究,自费买了许多书、许多资料,最后甚至出书无门;即使出了 书,由于受众有限也是收入微薄。那些在地方志机构中工作的人,相对于一些行业或部门的工作人员,收 入也相当微薄。那么,方志学者的所得是不是就应该如此?或者说方志学根本就是不值得追求的人生目 标呢?
如果我们从康德的视角看问题,那么答案是否定的。康德认为,有德者不一定能得到该享的幸福,但只有有德者才配享幸福。如果方志学者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却没得到社会给予的应有回报,那是社会出了问题,而不是方志学者本身出了错,方志学者也不因此而丧失其崇高性。甚至社会越是薄待方志学者,方志学者就越应努力贡献方志学成果,通过方志学的努力,让社会从方志学角度思考这一问题何以产生、如何解决。
当然,这绝不是说方志学者必然守穷而终老,也不是说方志学者一生只能从事方志学而不能经商致富。而是说,只要从事方志学就要做一个合格的方志学者,不能因之取利、因之萎靡。如果一个富商能从事方志学,我觉得倒是善莫大焉之事。做方志学,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服务。提供这种服务,是方志学者作为社会阶层中的一分子或作为社会分工的一部分为社会作出的贡献,他理应从社会得到符合他贡献价值的回报。但方志学者绝不能为了利益而做出违背自己良心的行为。
费希特严格区分了真正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的学者与追逐个人利禄的御用学者的区别。如果一个人仅仅是为追逐个人利禄而从事方志学,那么他就可能歪曲方志学,或使方志学走向非正常道路。这会与人的自我统一相矛盾,“一切有限的理性的生物的最终使命,就是绝对自相统一,始终自相同一,完全自相一致。”方志学者由于坚持自身的这种绝对统一,也因此而获得人生的终极意义、最高意义。于是,方志学也如同其他学问和艺术一样,使人走向最高的善。
由于方志学面临诸多困境,因此在方志学界普遍弥漫着一种自卑情绪。这种情绪表 面上看是由于方志工作机构边缘化、收入低 等化、学科地位不景气等原因与现状产生的, 但本质上乃是由于方志学提供不出社会需要 的产品而造成的。如果方志学能像物理学、教育学那样提供出令社会不得不重视的知识 来,那么它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当然,不 受重视的学问不一定本身就是不重要或在未 来也不重要,它需要一个逐渐被认识、接受和 利用的过程。
方志学要走出这种困境,最为根本的就是要在学术上作出贡献、显示力量、提供智慧,使社会离不开它。而要走出自卑情绪,首先就要有自信。费希特说“:既然我们同他们一样是人,我为什么不能靠同样的思考发现同样的真理呢?我在以往是多么低估和轻视了自己啊!”费希特是针对那些只相信别人而不相信自己的人发的这番感慨。方志学界现在大体有两类人,一种是根本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学者,另一种是很坚信自己是学者但却只把自己局限在方志编纂这个层面上。前者根本是自轻自贱,后者虽然自信,实际上却可能是讲求不真,只在小径上徘徊,偏离了科学的康庄大道。这两种态度都对方志学不利。
根本的自信必然来自深沉的理性,也就是要有运用自己理性的勇气。通过理性的帮助,认识到方志学是一门可以为科学事业作出真实贡献的学问,是方志学者值得献身的学问,也是“社会各阶层互相区别的起源和法律根据”赋予方志学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三、方志学者应具备哪些知识?
李泰棻在《方志学》一书中提出方志修纂人员要具备多种学科知识,如地理学、社会 学、年代学、考古学、古文学、语言学、经济学、法政学等。集大成的方志学者当然要具备这些知识,甚至还远不止这些,还应对科学、哲 学、理学、数学、艺术等无所不知。能掌握许 多门类的学科知识当然是好事,但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在今天学科细化且发展丰富的情况下,也几乎没有人能做到通达一切学问。因此,对于一般的方志学者来说,只要知道地 理学与历史学这两门核心学问,就可做一个合格甚至了不起的方志学者。而目前的方志学者,大多只知道些历史知识,对地理这个核 心知识反而知之甚少;且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也仅限于基本事实这个方面,对于理论的历史、哲学的历史一般来说也都知之不多。对这两门知识的获得,更多不是基本事实的获取,而是理论的所得。
四、方志学者是人类的教师之一
目前,方志学的发展遇到许多困难,有些相当严峻,但也正因如此,方志学其实大有可 为,它还有许多未开垦的处女地,有待方志学 者去开拓,因此方志学是大有希望的学问。但要开拓出方志学的新境界,又绝非是在现有基础上修修补补就可以实现,更不可能是靠一些吹嘘和口号所能达到,它需要一代又一代有着高尚使命感的学者去不断开拓。因此,未来方志学的建立和发展需要一批真正的学者,需要一批有强烈使命感的方志学者。
费希特说“:就学者的使命来说,学者就是人类的教师。”方志学者通过他自己的学术方式,不断获 得对一个区域的最高认识。而对区域的认识总会 不断发展,因此方志学者的认识永远都不会是一个 静止的状态,一定会努力掌握最新的动态、最前沿 的进展。在获得这种最高认识之后,他要将这些知识 回报社会,这种回报就是方志学者造福社会的手段。这时,社会对方志学者也会有一种真正需求的感觉。
费希特说:“提高整个人类道德风尚是每一个人的最终目标,不仅是整个社会的最终目标,而且 也是学者在社会中全部工作的最终目标。”很明显,这里所说的方志学者与方志编纂者具有完全不同 的意义,如同画家与画匠具有明显不同一样。画匠 只是施展自己的技巧,做的是一般性工作;而画家 则是在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做的是超越一般性的 工作。方志编纂者只是完成一般的方志编纂任务, 而方志学者则是“为了奠定人类一般福利和尊严的基础”(康德语)而工作的人。
方志学者因此而成为人类的教师之一。费希特说“:我的使命就是论证真理;我的生命和我的命运都微不足道;但我的生命的影响却无限伟大。”方志学者也应有这样执着的信念!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汉源县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