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中驱动性问题链设计的实例分析

2020-09-10李婵娟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高中化学

李婵娟

摘 要:在教学方法中,问题教学法是较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其中问题教学法的主要核心方法就是驱动性问题.本文以高中化学为着手点,通过分析平衡教学的特点,提出问题、设计问题、借助“弱电解质的电离”进行实例分析,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从而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关键词:驱动性;问题链设计;教学效果;高中化学

以往传统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大多在章节教学内容结束时带领学生进行复习,引导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内容,但是此种教学方法知识点比较零散,无法将所学知识串联在一起,导致学生看待问题视角过于狭隘.而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则是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思考探究,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得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驱动性问题链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化学教学成效.

一、提出问题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根据本班学生学习情况打造高效教学课堂,并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动力.该种教学方法减少师生“教”与“学”的负担,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二、驱动性问题的特点以及设计要求

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技能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采用“驱动性问题链”教学法创设问题.

在创设驱动性问题链时,教师应遵循驱动性问题特点生成知识结构,讲解该结构的发展过程,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过程.为此,在设计驱动性问题链时,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将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做好系统性调整,并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提出难度适中的教学问题,促使学生在思考时大脑中构建层次分明的思维逻辑.另外,教师所创设的驱动性问题要具备开放性和发展性,教会学生从多方面角度思考探究问题,领悟新学知识与已学知识的联系性,以此加深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新旧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中驱动性问题链设计的实例分析

该文以弱电解质为例为教学中的驱动性问题设计予以解析,以往教师在设计弱电解质教学问题时,常常过于注重弱电解质的概念理解,在学生没有理解的基础上强行将弱电解质概念灌输给学生,并不是学生自主思考构建的.笔者针对传统教学法存在弊端,采用驱动性问题教学进行创意设计:

先是借助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洁厕灵作为新课导入点,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好奇心,使其对新课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然后再选取一定量值的氢氧化钠与氨水,利用pH试纸予以pH实验,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对二者实验反应进行对比思考,从而引出强电解质概念与弱电解质概念.随后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化学实验,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发现弱电解质中的电离是一个平衡动态的存在.学生在观看完教学视频之后,对弱电解质中电离的整个动态过程予以了解掌握.在此基础上引出离子共存问题,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该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最后,用实验方法与学生一同研究物质的关联性,巧用实验与本节课概念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予以梳理.

该节课采用驱动性问题教学法后,笔者发现学生对弱电解质电离属于动态平衡等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并在对比试验中拥有控制变量的想法意识,此种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为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继而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四、教学后的启示与思考

通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设计驱动性问题链能够细致准确的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且教师要科学准确的筛选问题,指向性明确的提出问题.因为驱动性问题是否准确清晰,直接影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成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确保自己设置的每个问题都能有助于学生认知,并在学生已掌握的认知上进行知识点延伸.當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认知不足时,教师应针对该知识点带领学生进行巩固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发展.教师还要对所选择的驱动性问题链予以详细分析,并对问题的难易度予以判断,研究该问题是否具有教学价值,以及每个问题之间是否存在阶梯性等,教师应对课堂教学中存下的限制性因素予以充分考虑.

教师在设置第一个问题时要考虑其位置的特殊性,确保该问题在后续教学中具有驱动作用,同时还要考虑该问题对后续问题的影响与启示.教师在设计问题难度方面,也要充分考虑本班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不能因问题设计过难或者是过易而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致影响学生后期学习状态.教师在创设驱动性问题时,应让学生经过思考探究后得出问题答案,继而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与此同时,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还要与学生以前掌握的知识点产生碰撞,以此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并为学生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借助学生最为熟知的现实生活设置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驱动性问题链发挥最大作用.

驱动性问题链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自我思索,相互讨论中寻找相关答案,帮助学生构建认知体系,提高原有认知能力,教师通过设计问题链使得学生更好的了解掌握化学学科概念,以此提高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从而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学生化学学习上不断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林建秀.高中化学教学中驱动性问题链设计的实例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5):71.

[2]惠海涛.化学课堂教学中驱动性问题的设计策略[J].化学教学,2018(10):57-60.

[3]彭芬. 基于驱动性问题链的高三化学教学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责任编辑:季春阳]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高中化学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案例教学法与标准化病人联合教学提高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效果的研究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