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中关于朗诵技巧的实践探索
2020-09-10董云飞
董云飞
摘 要:近年来,诗歌教学日益受到重视,而“朗诵”作为教学手段的一种,也有很多研究成果。然而,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层次,关于朗诵技巧的探究,相对不足。本文主要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对朗诵中可能遇到的技巧性问题作以探究,以期能够形成一套操作性相对较强、方便可行的朗诵范式,更好地指导诗歌教学。
关键词:诗歌;朗诵;技巧;教学
诗歌朗诵,在语文课堂中,作为教学方式的一种,已经受到了广大师生们的高度重视。在艺术表演领域,作为朗诵艺术的一种体现方式,受到了艺术表演者与欣赏者的一致青睐。然而,比较尴尬的是,语文教学中,师生们能够充分地认识到其重要性,但是却很难掌握专业化的朗诵技巧;艺术领域,朗诵艺术家们对于朗诵技巧驾轻就熟,却只能停留在艺术表演层次,没有机会去教学。因此,本文站在指导课堂教学的立场上,对诗歌朗诵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常规的技巧性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形成一套可以指导诗歌朗诵教学的操作方法。
谈到朗诵技巧,自然是数不胜数,以下针对各种朗读法的共同本质,在不脱离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对朗诵过程进行分析。朗读过程中,其有三个关键点,这三个关键点超越众朗读形式之上,运用于实际的操作之法,配合不同的形式,即可指导诗歌教学实践。
其一,朗读中必须重视轻重音,抓住核心字词。本文主要从实践操作的角度出发,因而,此处侧重方法的研究,对于相关理论知识暂不赘述。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抓住诗句之核心字词,朗读时或加重朗读语气、或延长发音、或有意停顿、或有意舒缓语气,以突出核心字词。“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第一联中“不”“但”二字的运用,细加咀嚼,其在“但”字上,诗句于“承”处有小“转”,此处之“小转”,使诗文之意顿时上扬,在通过第三句之突然一大“转”,形成了一种落差之美,不言而意在其中,其于朗读中,完全可以得到体现。“入”“照”二字于隐现之间,呈现出了动态的美感。至“复照青苔上”又归之于平和疏淡,使全诗余韵无限。在朗读中应该重视到这些细节,细加品味,已在朗读时做到“恰如其分”。
其二,朗读中必须注重节奏、断句。一方面,从朗读的音律层面讲,断句必须符合朗读发声上的需要。把握节奏、恰当的停连可以形成特殊的音律之美。另一方面,注意把握节奏,可以增加感情的投入,适应思维的需要。“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平羌”“清溪”“三峡”“渝州”均为名詞,朗读时可以此为停顿点。不过也不必拘泥于此,也可以依据朗读需要适时调整。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以“二二三”格式给人以听感上的美感。虽然“峨眉”和“影入”分别为双音节词和主谓结构短语,但其对映之下并不影响对诗歌的把握。相应地,在“秋”字之后,若不停顿过长的时间,而直接连上“影入”,则似有“峨眉山月——影入”之感,反而有助于意义上的连接。当然,此处举例只是为说明具体操作方法而试为之,对于如何安排节奏、韵律在朗读中的体现方式,依个人对诗歌的理解而不同。
第三,朗读过程中必须重视语调。语调的把握直接关乎诗歌理解中的情感因素,因情感的理解不同,导致个人对于诗歌意境的体会亦有不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描写战争,常规来讲始终不免孤城黄沙等衰败的意象,此无不特殊。但在此诗中,对于此意象,固不能作常解。在“孤城”“黄沙”的意象中,读者更多地看到的是一种荒凉的壮美。理解这些,在读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时,应该语气凄壮夺人,方可见其壮美所在。
以上所见,在强调朗读关键点的同时,其实已于无形之中超越了单纯的朗读形式。基于朗读,自觉地注意到其音律诸要素,在此过程中实际上已经进行了对诗文的理解。依托断句、轻重音,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诗歌的意义内容层面。此法亦可以应证于我国古代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时“点句读”为其基本功,同时也用来作为检验读懂文章的标准。从意义内容上再进一步,便可上升至诗歌情感、意境。具体朗读的过程中,情感、意境通过节奏、语调等处理来体现之。所谓情感投入、沉沦其中,自可体会其诗意之悠远。虽然,还不得不再作进一步强调,以上诸环节中,朗读始终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决不可因朗读过程中加入了其他理解性的因素,而动摇其核心地位。至于理解、意境等,均是在达到朗读要求上的一种预期性效果功能。这种预期性效果功能因人而异,或隐或现,无法作硬性的规定,其旨在完全适应小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特点,以及个人意志、兴趣发展等非智力因素。教学过程当中只需集中主要精力,抓住朗读这个关键性环节,体现出对教学过程方法的重视。
夏丏尊先生《关于国文的学习》一文中有关于当时国文课课程目标的表述——“能阅读,能写作,学习语文的目的就已算达到了。”[1]于此列出其例,意在借鉴其于教学目标设置表述方面的简明性。当下小学诗歌教学中,其教学目标设置争奇斗艳,诸如培养审美意识、高尚的情操、价值观判断能力…古语有云,贪多必失。伤其十指,勿若断其一指。在教学中追求面面俱到,最终将带来的必然是“面面不精”。诗歌学习,乃至整个语文学习,绝非一时之功,朝夕可就。其重在培养学习习惯,增加知识积累。
笔者以为,诗歌教学之目的无他,其在于培养学生对于汉语言独特的感受能力,在潜移默化的熏习之中,使学生形成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又好操作又行之有效的诗歌语言感受体系,以此作为大语文观念之下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地,欲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其教学方法无他,唯有高度重视朗读而已。目标已定,应将其教学重心倾向于教学方法,且持以恒之。如此以达到日积月累,突破量变,实现飞跃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程稀.《夏丏尊与现代语文教育》[D].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第一章第一节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