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转”
2020-09-10陈文英
陈文英
摘要:“旋转”在舞蹈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阐述舞蹈基本功中“旋转”这一技艺表现形式,介绍了“旋转”的分类及训练方法,同时以舞蹈剧目为例,说明了“旋转”能够增强舞蹈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舞蹈;基本功训练;旋转
中图分类号:J712.2 文献标识码:A
舞蹈是集审美性与技巧性于一身的,观众在欣赏一部舞蹈作品时往往被演员精湛的技艺所折服。舞蹈当中的技术技巧有跳、转、翻三类。“旋转”,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转”,是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三大技巧之一,不管在芭蕾舞、古典舞、民族民间舞、当代舞还是现代舞中都能看到不同的旋转。
1 “转”的概述
根据杨鸥《舞蹈基本功训练》中所述,旋转,是指人体在地面或空中保持一个相对固定的舞姿形态,围绕一个支撑点或一个中心轴而产生的转动[1]。王克芬的《中国舞蹈发展史》当中就有记载,早在丝绸之路时,就已经流行了一种舞蹈叫“胡旋舞”——来自西域的旋转性的舞种,因跳舞时须快速不停地旋转而得名,龟兹壁画中就有大量的旋转舞女形象,裙摆旋转成弧形,形成了“圆”的效果;唐代的“杨贵妃”深爱跳“胡旋舞”——“旋起疾如风”,旋转速度之轻之快令人感叹不已,在当时“胡旋舞”高难度的旋转技巧深受人们的喜爱[2]。它在唐代盛行的程度延续至今,新疆维族舞蹈当中的快速旋转就有一部分来自“胡旋舞”的遗风,后来维族舞广泛运用旋转的动作形式,具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目前在舞蹈或是舞剧中所看到的千变万化的“旋转”舞姿是由垂直、旁提、拧、倾、仰五个元素构成的,它的三大要素有重心轴、动力和舞姿。
2 “转”的分类
“旋转”有很多种类,从动作形式上可分为:原地转、行进转和空中转,例如“平转”属于行进转,而“旁腿转”则属于原地转;按照动作技术形态可分为单一转和复合转,如“四位转”属于单一转,而“旁提舞姿转”则为复合转,“旋转”作为舞蹈中的一部分同样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现在在各大高校的舞蹈教学中芭蕾基本训练课程比例日益增多,对旋转的训练更是重中之重,比较常见的就有“二位转”、“四位转”、“旁腿转”和“平转”等,其中“平转”在古典舞和民族舞中也很常见。
旋转也是古典舞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古典舞中的转强调身法和韵律的渗透,是一种观念性的突破,从风格、韵律、语汇、连接等方面摆脱了芭蕾的程式,逐渐向民族性、舞蹈性方向发展,常见的有“仰胸转”、“踹燕转”、“仰视平转”、“探海转”等等。
民族舞中的技巧“转”相对古典舞的“转”更加风格化、情感化、艺术化了,其中属维族舞蹈运用旋转最多,大多来自丝绸之路时“胡旋舞”的遗风,有流动的快速旋转如“平转”、舞姿转如“托帽原地转”,这些旋转有多种意象,能够鲜明的表现一些特定的情感和内容。
还有很多舞种当中都涉及到转,旋转带给人们的是“圆”状态的视觉效果,这与东方人的审美特征是相符合的,其内涵与中国儒学等的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舞蹈中五彩缤纷的旋转技巧将“圆”的韵律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舞蹈充满了“圆中生万变”的魅力。
3 “转”的训练
“旋转”作为一种技术技巧,在各个舞种当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它的训练方法也是值得研究的。
刚开始训练时,要在把杆上进行把上练习,找到最佳的立脚点并纠正体态,当每一次把上都能准确的立起时,就可以进行把下练习了,这种把上把下综合练习法增加了动作数量的同时又保证了动作的质量。
“转”首先是一个“立”的过程,只有立稳了才能保证旋转的平衡性。首先通过芭蕾基训练习“立”解决腕关节的半脚掌的力量,把脚尖立到最大限度,这样接触面小了,摩擦力也就小了,用很小的劲使转速更快、圈数更多,半脚尖立起时还要注意肌肉力量的训练,腿部、腹部、背部的肌肉要有力的收紧并配合气息的贯通,练习时,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每天不断的增加数量,久而久之就可以立稳了。
其次,膝盖腰背脊要直立,一方面加强旋转的美感,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力量的分解。可以通过把上练习纠正身体的体态。
另外,有些带舞姿的旋转动作如“托帽原地转”是在半蹲和深蹲的姿态上转动的,这就要通过芭蕾基训的“蹲”解决膝关节、大腿、腰部和背部的肌肉收缩程度来加强局部的力量,要求全脚掌抓地,保证重心不会偏移;脚踝、膝关节、胯关节的开度,动作的舒展也就是各个关节的打开程度可以提高旋转的审美性。
旋转时光靠下半身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借助手臂和肩膀“欲左先右,欲右先左”的力量提高旋转的速度,可以通过芭蕾基训进行手位练习来协调整个身体的平衡性,同时还要注意呼吸与节奏的配合运用。
最后,在每一种旋转训练当中都要注意“留头甩头”的重要性,练习时,眼睛要找一个定点,然后始终盯在那一点上,头部保持不动,旋转身体,直到头部与整个身体拉伸到最大极限时,迅速将头猛的甩过去,眼睛再次快速盯住那个点,头部不动,甩头的速度一定要快,下一圈时再反复留头甩头的动作,这种留头甩头的技巧,能让你在连续好几圈旋转之后,仍然不会感到头晕眼花。
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掌握“旋转”是必不可少的,旋转在舞蹈作品中可以体现出不同的作用,在舞蹈的过程中,加入各式各样的旋转动作更能营造出不同情感色彩的舞蹈场面。例如《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舞蹈一开始就是以欢快的节奏出现,舞者做出一连串的高难度旋转技巧,跨跳转充分刻画出这位维族小伙子的青春、活力、开朗、热情、豪迈的性格特点,使舞蹈一开始的气氛就达到了顶端,中间部分主要是情感的表达更为突出,舞者抱着维族独有的乐器慢慢旋转,再接到一支玫瑰花,想着心爱的姑娘,体现了男子细腻的情感,接着又通过快速的旋转作为转折,使氛围又达到一个新的高潮。整个舞蹈就是在这样一个轻松的环境中结束的。这种感染力离不开旋转的运用,这也正是“旋转”的另一微妙之所在。
结论:
“旋转”在舞蹈中是不可缺少的主要部分,认识“转”的分类,正确掌握“转”的训练方法,并灵活恰当地运用到舞蹈作品中,能更加体现出人物的情感表达和性格特点,提高舞蹈的审美性、形象性和观赏性。
参考文献
[1]杨鸥. 舞蹈基本功训练[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王克芬. 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周宏荣. 浅谈基本功训练中的旋转[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1):64.
[4]馬云霞. 民族舞蹈技术技巧[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5]田静. 中国舞蹈名作赏析[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6]隆盟培. 舞蹈艺术概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