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引桥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10赵丹丹
摘 要:在初中课程繁多、学习难度大、学习任务相对较重的情况下,学生难免会减少对物理学习的热情,对物理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本文通过研究引桥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围绕引导学生感性认识物理、利用认知固定点、创建问题情境等方面,再结合类比和分解任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之后的物理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引桥教学法;初中物理;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4-0042-02
收稿日期:2020-02-15
作者简介:赵丹丹(1982-),女,江苏省南通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物理教学研究.
物理作为教学体制中的基础性学科之一,与其他基础性学科区别之一就在于物理更注重实践性和教学资源的整合性,若是初中阶段就培养起学生针对系统独立的思考方式和创新思维,便可以为高中阶段高要求的教学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本文根据引桥教学法,即在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构架起一道桥梁,从如何将引桥作为学生学习物理的帮手、如何构建好引桥等方面入手,探究学习物理的方法,为学生找到针对物理体系特有的思考方式奠定基础.
一、搭建引桥的方法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专注力,但万事开头难,大部分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还没有形成针对物理这门学科的特有思维和解题方法,从而导致物理成绩不理想,进而对物理更加提不起兴趣,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寻找这种恶性循环的突破点,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学生的概念理解不透彻,对某些复杂知识有模糊认知的情况,教师可以利用类比或者比喻的方法把新知识和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进行类比,如学习电流和电压时,学生经常混淆两者的关系,教师可以将其类比成对于学生来说相对容易好理解的概念,如水流和水压.简单直接的例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但教师在类比的过程中要注意务必将类比方和被类比方的区别差异描述清楚,尽量选取区别较为明显的进行举例,否则学生会根据二者的一致性再次混淆.初中物理某些知识点复杂难懂,若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水平和学习方法均无法克服难点,教师也可以利用分解任务的教学方法,将复杂的教学任务进行分解,分成小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达到目标,逐步逐级理解.但要注意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切莫太主动,应该随着学生理解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全面的同时,引导的越来越少,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若引导的太多,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学生主动性得不到锻炼,从根源上还是没有解决问题.分解任务可以达到将难知识点透彻理解,全面剖析的目标,在学生不断学习新的简单小知识点的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更容易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满足和乐趣,进而获得不断克服难点的动力和勇气,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引桥引导学生感性认识物理
引桥就是连接陆地和桥梁之间的部分,“引桥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在学生正式学习物理知识之前呈现给学生的具有过渡性的知识.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物理经常由于思维和应用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所以要从拓宽学生的思维和将物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多媒体作为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若合理的运用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用小短片的方式进行介绍,效果更加突出.如我在讲解《物态变化》相关章节时,学生经常混淆升华和凝华、汽化和液化两组概念,学生仅仅凭借理解很难达到预想的教学目的,我在网上搜索白气、雾等与之相关的物质变化的短片,利用录像教学剪辑等功能,对物质的特定变化进行慢放、定格突出重点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初中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需要将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感性认识复杂的概念.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列举生活中的常见示例也能帮助学生感性认识物理,利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将日常生活和复杂的知识牵引连接起来,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好方法.
三、利用引桥构建认知固定点
初中阶段的学生因缺乏针对物理独特的一套思考体系,原有知识基础掌握不好,教师针对这个特点在对新内容的教学之前,先建立一个认知固定点,即介于新知识和原有知识之间的一个固定知识点.这个认知点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两边分别连着新知识和旧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回顾总结旧的知识点,同时作为连接点为讲解新知识点作了铺垫.传统的授课方式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对于物理这门学科,若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不仅会降低课堂效率和听课质量,同时对于教学实践活动和知识素养的提升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教师要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提出问题为背景进行教学,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自己进行思考,从而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我在讲解《物体的运动》这一章时,教学要求学生要学会正确的测量物体的长度,并且要会正确地使用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并掌握测量的方法和要点,但由于刻度尺的尺寸十分微小不易观察,这时我就会对学生进行提问:怎样才能正确观察到微小的尺寸差距?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还能学到物理知识.
本文通过将引导学生感性认识物理以及利用认知固定点作为引桥,再结合类比和分解任务的教学方法,讨论了引桥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引桥教学作为学生已知与未知以及正式学习物理知识之前,呈现给学生的具有过渡性知识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探究学习物理的方法,利用新型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积累“上桥”,为学生寻找针对物理体系特有的思考方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丁敏.引桥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新课程(下旬),2018(10):79.
[2]伍新宁.浅析引桥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新课程(中),2016(12):56.
[责任編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