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进行高效预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20-09-10邓丽娟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0年43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

摘要: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之一,也是增强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重要環节,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从而真正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效预习;自主学习

引言

课前预习是一种有效提升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提前进行课堂预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堂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新旧知识链断裂的短板,为了弥补学生新旧知识脱节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回顾以往的课程知识,帮助其建立新知识与旧观点的桥梁,使学生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意识。

1当前课前预习中存在的不足和误区

第一,预习目的不明确课前教师下发预习学案,布置学生循案学习,而事实上对学生该预习什么、怎么预习,并没有仔细琢磨,预习质量怎样,无从知晓。第二,预习内容缺乏针对性,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布置学生预习时只要求通过看教材,完成简单的预习学案内容,而不要求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其他资料。第三,预习形式化,应付了事,收效不大。有些教师布置学生预习,每次内容都千篇一律,内容基本是旧知回顾和新知预习两部分内容,形式一般也是填空题与思考题。第四,对预习的要求过高,预习过细,用的时间过多。预习只是初步学习,只能为课堂教学作准备,作铺垫;预习是为了课堂上更好地理解知识。第五,学生不能很好地自主预习,一味地合作,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小组长的作用不明显,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学生预习形式化,不能确定出学疑。

2高效预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2.1编制数学预习提纲

数学预习提纲遵循着以问题为线索的原则。把学生学习的每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规律、方法、技巧都编制成一个个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从而获得新知识。第一,要从老问题过渡到新问题,注意旧新知识的衔接。第二,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深度,要有探究性。如果问题很容易在书本上找到完整的答案,那么学生对问题就不需要作深层次的探究,因此,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理解就不会深刻、透彻。第三,预习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四,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感,要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2.2指导学生预习方法,选择合理的预习内容

预习前,教师要作必要的指导:明确目标任务、掌握学习方式方法。学生要先独立完成预习任务再小组合作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探究,同时做出预习笔记。师生共同分享学习成果,节约教学时间。课前预习的内容要有所选择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进行课前预习的。如教学运算律时,不要求学生预习。因为学生常会因为时间或习惯原因,不注重预习内容的过程,直接参看课本里的结论。课堂上进行活动时,他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最后的结论,不再关注推导过程,使活动过程失去实际意义。这不利于学生的实践探索和思考等的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又比如,如学习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郑和远航》这节课时,教师提出“看谁读得细致和看谁能理清人物出场顺序”的预习要求,明确学生预习的目的性,帮助学生条理清晰地预习课文;而且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检查,如“某年某月,苏州府哪个码头,受明朝皇帝的派遣,35岁的三宝太监郑和率领着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让学生回答,考查学生的预习效果。

2.3组件预习小组,加强监督,探索预习导读方法

组建小组要按条件均衡、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组长是大家推选的,有威信、有组织能力。教师再根据学生特长确定学科长,每个学科都有带头人,然后对组长和学科长进行专门的培训,使组员能够在组长和学科长的引领和组织下进行自主学习、交流探讨。在预习中就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引领组员进行预习,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高效预习不同于我们以前的课前预习,它是成体系的,是环环相扣的。他要求学生在预习后构建一个知识体系,使文本或概念形成一个结构框架。在平时交流和教研中,我们初步形成了“结构化预习四步法”:第一步,详读教材(走进文本);第二步,指导帮助(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第三步,动手操作(思考并尝试解决课后习题);第四步,讨论质疑(交流预习成果,生成问题)。

2.4动手操作,建构模型

由于低年级学生在理解能力方面存在不足,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展开建模教学时,可以从课前预习的角度进行,让学生自主操作,准备课堂上需要用到的模型,将建模方法逐步渗透到学生的课前预习中,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选取数学模型时,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对建模思想产生自己的认知。例如在学习《加法和减法》这节课时,同学们通过之前的学习对于数字和数量的概念有了大致印象,这节课的目的主要在于让同学们体会加减法的经过和意义。

2.5激发预习兴趣,落实预习检查

首先,要转变学生对预习的认识,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好处。可以举行学习方法交流会,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谈谈自己对预习的体会,使其他同学认识到,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使学习更轻松。其次,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降低要求,对学习较好的学生,教师应要求他们搜集有关资料,根据内容提出问题,看看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采取分层布置预习作业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预习成败的关键,就是能否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就要指导学生如何去寻找和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使学生多一点“问题”的意识。预习检查要落到实处,有检查才有落实,有测评才会有促进。教师不能只布置不检查,不然学生的预习积极性会相对削弱。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的时间一般应安排在学习新课之前的几分钟,可以通过提问或抽查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学习小组长汇报去了解,或在上课伊始,进行检查与矫正。教师围绕预习题纲让学生快速回答、解答,并及时发现问题,督促学习。

结束语

总之,课前有效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课前预习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挥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对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课前有效预习还可以起到优化课堂整体结构乃至优化课堂细节的作用,保障课堂教学真正高效。

参考文献:

[1]庞志波.加强学法指导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4):51.

[2]薛陨刚.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预习方法谈[J].当代家庭教育,2019(36):153.

[3]陈匆.微课在初中走读生课后自主学习中的运用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2):112.

作者简介:邓丽娟(1970.7-),广西桂平,副教授,大学本科,学士学位。

(辽宁朝阳广播电视大学 122000)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