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电嘴磨损与焊缝长度试验研究

2020-09-10高雨雨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6期

摘要:目前市场上焊丝价格差异较大,焊丝在实际生产中磨损严重,孔径增大,导致焊接轨迹发生变化,易产生焊接缺陷,车间生产只有出现此类异常时,才会更换导电嘴。此时,无法对导电嘴更换之前的产品进行追诉,本文通过对导电嘴磨损状况与焊缝长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验证焊缝长度是否与导电嘴磨损有关,为今后机械手焊接导入生产过程中制定导电嘴更换频次提供依据。

关键词:导电嘴;更换;频次;焊接长度

0  引言

汽车座椅与驾驶者及乘客的安全性、舒适性息息相关,直接影响乘客对座椅乃至整车的整体评价。座椅骨架涉及多个零部件加工制造工序,如点焊、弧焊等,应用最多的就是弧焊,实际生产中,多为机械手焊接。其中,导电嘴磨损严重会导致焊接轨迹发生变化,焊缝熔深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焊接缺陷,进而脱焊等安全事故。

本文通过试验分析,得出焊接过程中导电嘴磨损与焊缝总长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转换为焊接产品数量,加强过程控制,保证骨架焊接質量,提高一次下线合格率。

1  方案策划

试验产品为座椅靠背骨架焊接组件。

其中,固定管焊缝长度:15×4=60(mm);靠背钢管与本体焊缝总长度:20×3×2=120(mm);靠背连接板与本体焊缝总长度:10×4=40(mm);靠背钢丝与钢管搭接处焊缝总长度:10×2=20(mm);综上:单件靠背焊缝总长度为:240(mm)。

随机抽取20个导电嘴,测量其孔径大小,以确保导电嘴一致性。

按照校枪标准进行校枪 ,每焊接产品20或30件(转换为焊缝长度即为每焊4.2m或者7.2m)后,对导电嘴孔径进行测量。完成后,将其重新装配在机械手上,并重新进行焊接。直至导电嘴内径磨损严重,焊缝轨迹发生明显偏移,停止数据收集。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导电嘴磨损情况与焊缝长度的对应关系。

2  试验过程

①随机抽取20个导电嘴,测量导电嘴内孔直径,确认其导电嘴来料尺寸是否稳定。测量数据如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导电嘴尺寸稳定性较好。

②从20个导电嘴中任取一个,安装到机械手上,然后按照校枪标准进行进行校枪,校枪要求:焊丝与对枪销中心点的偏移量不能超出焊丝直径外边沿;如图2。

③对枪符合要求后,确认焊接参数,开始连续焊接,焊完20件(即焊缝长度为4.8m)时,拆下导电嘴,对其内孔直径进行测量:如图3。

检测合格,将导电嘴重新安装上机械手,再次对枪,确认焊接轨迹无误,然后进行焊接,待再次焊接30件(即总焊缝长度为7.2m)时进行测量,此时导电嘴总共焊接产品50件(即总焊缝长度为12m),测量完成后,记录数据。如此重复直至焊接360件(即总焊缝长度为86.4m)后,记录导电嘴尺寸变化。直至焊接进行至第374件,固定管出现焊穿异常,此时停止焊接。从图4中可以看出,此时焊缝出现明显异常,说明导电嘴磨损严重,需要更换导电嘴。

④对已经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3  数据分析

由图5可知,回归方程为y=0.0043x+1.2285,回归方程高度显著,可决系数r2=0.9902(r越接近1,线性回归越显著)。

3.1 线性方程验证

随机抽取5个导电嘴,对其他产品进行验证,根据上次实验可以看出当导电嘴直径大于1.6mm时,焊接轨迹偏移,易导致焊接缺陷。将1.6mm带入公式得到焊缝长度应为86m,一件靠背焊缝总长度为0.30m,一件座椅骨架总成焊缝总长度为0.28m:由此得到可以焊接靠背280件,焊接总成可以焊接300件,当达到焊接数量时,对导电嘴进行测量,结果如表3。

与理论计算相差偏差:

1号=(1.6-1.59)/1.6×100%=0.625%

2号=(1.6-1.62)/1.6×100%=1.25%

3号=(1.6-1.57)/1.6×100%=1.875%

4号=(1.6-1.58)/1.6×100%=1.25%

5号=(1.6-1.61)/1.6×100%=0.625%

偏差均在2%以内,说明此关系式成立,可以应用于实践。

4  结论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以及验证结论来看,导电嘴磨损(y)与焊接长度(x)成正比关系,即y=0.0043x+1.2285。当导电嘴直径大于1.6mm时,焊接轨迹偏移,会导致焊接缺陷。此关系式可以用于实践,通过计算单件工件的焊缝长度, 转换为焊接产品数量,加强过程控制,保证骨架焊接质量,提高一次下线合格率。

参考文献:

[1]关月华.CO2气保焊焊机与焊接工艺参数的匹配[J].江西宜春,2005(35):62-63.

[2]方开泰,马长兴.正交与均匀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3]数字IGBT控制MIG/MAG弧焊电源使用说明书.唐山松下,2011.

[4]白利兵,郭慧军,张煜.药芯焊丝电弧焊工艺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13):110-111.

作者简介:高雨雨(1987-),男,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手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