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2020-09-10蒲悦

高考·上 2020年6期

蒲悦

摘 要:合作学习经常运用于课堂,恰当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以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为目标,为学生搭建积极学习的平台,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以达到将课堂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有效合作;培养主动性;提升语文素养

学生处于性格形成、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积极的人际关系与积极的学习态度至关重要,而课堂则是培养这些习惯的主要阵地。合作学习无疑是较为理想的教学策略之一。

下面以《彩色的非洲》(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展开分析。这篇课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特点鲜明,紧紧围绕“彩色的”这一中心词展开描写,描绘了一幅风光艳丽、色彩鲜明的非洲画卷。我在教学预设时一直提醒自己大胆放手让学生来学习,我只是引领者,在学生需要点拨时给予帮助,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也努力体现这一点。在讲读的过程中,先初步浏览课文,找出文中三个直接说明非洲是彩色的感叹句,思考“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勾画出课文中那些表示承上启下的关键句。再采用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分五个方面找出作者列举了哪些事物、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你喜欢的句子。对喜欢的句子进行批注,写出喜欢的原因,对课文进行深入领悟。最后,交流资料,对非洲有进一步的了解。目的是通过合作,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从而对方法、结论留下深刻的印象。

授课过程中,先前整体的把握还算完成了,但是,重点需要突破的,能让学生有所得,有所获的合作部分出现了问题。

我設计的表格如下:

下发了表格之后,我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是:请大家按照四人一小组的方式完成这个表格。大家讲,选一名书写最漂亮的同学填好表格。

随着较为明确的分工,合作开始了,孩子们议论纷纷,似乎认真地参与其中。可是,在十分钟之内,这个简单的表格并没有完成。此前,我也进行过类似的合作,可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问题出在哪里呢?这是合作了,学生也参与了呀……

课后,经过反复思考、学习,对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一、合作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体现层级性。

我的问题设计:“作者抓住了哪几个方面写出了色彩斑斓”,“描写各个方面时,作者列举了哪些事物”这两个问题缺乏难度,没有体现出梯度。这个问题,前一个已经在黑板上出示,而后一个也可以直接在书上划出。设计的问题没有体现出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所以这个合作不是一个有效的合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愈者问的笨。”这两个问题的合作中,学生不用动脑探索其中的奥秘,当然体验不到探索的乐趣,更没有获取成功的快乐和由此建立的自信心了。简单的问题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是没有必要的,反而造成了时间、情绪等方面的浪费。

二、合作的问题要有难度,合作不是“合坐”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长处,明白团结的重要性。这是合作学习的意义。但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合作”而不是“围坐”。围坐在一起的学生真的合作了吗?关键的问题是老师交给学生讨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使“合作”不流于形式。才能让学生把教材作为例子,从学会了到会学了,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达到由课内的获取到课外的提升。从而真实地体现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有深度的问题,讨论也有价值,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求得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落到实处。所以,“最感兴趣的部分”也属于没有难度,没有拓展的问题,依然没有合作的必要。最后一个问题“喜欢的句子”属于个性化的问题,个人的看法应该是不同的,如何能列入表格呢?叫学生如何下笔填写呢?

所以,进行合作学习时,需选择有难度、有价值,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实”。适合空间较大的问题、如条件、问题、思路等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

三、合作促成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因此,合作学习,得是有准备的合作。

首先要明确学习任务。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因此,合作学习需做好任务分解,小组目标明确、成员目标明确,最终通过合作,达到共同收益、共同进步。

四、合作中多向的交流促成能力的提升。

另外,合作是载体,是借助的手段。学生的分工要明确,要注重学习的细节,组内学生之间、小组之间要有多向的交流。合作中,小组之间、成员之间是竞争者、是合作者、是支撑者……这种多元的关系形成了多向的交流。小组的任务不同,达到的目标不同,这样的合作,更容易激发学生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成个体的成长,达到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就是有意义的合作。内容会更丰富,讨论能够更深入。

五、结语

恰当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以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为目标,为学生搭建积极学习的平台,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