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加强德育教育的实践路径
2020-09-10骆月银
骆月银
【摘要】小学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重点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积极开展良好的德育教育,有利于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对小学生的健康长远发展有益。受小学生特点的影响,德育教育是一个复杂、漫长的工作,但是,小学阶段是德育发展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必须高度重视德育工作。
【关键词】班级管理;德育教育;实践途径;具体分析
前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融入集体的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较强的秩序意识,因此很难快速融入到以群体为单位的活动中。通常情况下,学生对教師的班级管理会产生反抗的心理,很容易受到教师语言、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要注重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渗透,让学生意识到如何在集体生活中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
1班级管理中加强德育教育的实践策略
1.1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中融入德育因素
小学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过程中,要以调动学生参与性为中心,使用正确价值观念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同时小学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通过不断学习增强德育教育水平和班级管理能力,使班级管理制度中包含丰富的德育内容[1]。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是活动的主要对象,并发挥主要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须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中,从而发挥该制度的制约作用、引导作用和熏陶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理解班级管理制度,并且实践中积极表现出来。除此之外,在班级管理制度制定中,要严格遵循科学性原则,保证其中包含的内容可以提升学生认知水平,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符。
1.2适时表扬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信
对于学生良好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肯定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其他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中,要在适当时机表扬学生,将学生身上积极性的一面展示给其他学生,激励学生[2]。在表扬中融入批评,这样可以让受到表扬的学生表现的更好,从而带动其他学生好好表现。比如在课堂准备阶段,有的学生没有做好准备,坐姿不端正,这时小学班主任不要急于批评这些学生,而是要表扬那些做好准备的学生,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这样其他学生会保持良好的坐姿,找出自身的不足。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中,必须积极开展欣赏教育,给予表扬和鼓励,并给予学生强烈的自信心。再比如学习《加减法》这一课时,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这时学生会纷纷回答。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增强他们学习自信心,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要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促使他们更好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1.3创设良好的德育教育情境
在德育教育中,情境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情境,能够让学生深刻感受德育的魅力,了解接受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做人、做事方法。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积极作用,选择有教育意义的素材创设良好的德育教育情境,让每一位学生自觉到教育情境中。同时,小学班主任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学生足够的帮助,让学生在德育教育情境中深刻体会具体的德育内容,积累更多的德育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1.4创建完善的班级管理评价制度
小学班主任要与学生共同讨论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并且以此为基础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评价体系[3]。开展班主任管理工作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准确发现优点和缺点,在班级管理中促进德育功能的发挥。具体的评价制度主要包括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的。在制定评价内容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关注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在具体班级管理中,小学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及时改正自身的错误行为,使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健康成长。
2小学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在这一时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和谐、积极、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优化,很多学生和家长错误的认为经验比学习知识和提升素质更加重要,因此在对待学生中保持随意的态度。很多家长不会意识到学生思想水平的较低的问题,这导致班级管理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对人才提出了较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班主任要利用开展德育工作让家长和学生认识到秩序和自身素养的重要性,快速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现阶段,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小学班主任的素养较低,无法发挥榜样作用,也没有建立完善的、一体化的德育体系。其次,班主任与家长缺乏良好的沟通,没有沟通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素养。最后,没有足够了解学生的思想需求,忽视了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为了取得更加明显的班级管理成果,小学班主任要给予以上问题充分的重视,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且以此为基础实现教学管理改革,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德育水平高的人才。
3结语
在小学教育中,道德教育是永恒的课题。道德教育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有效地将德育渗透到班级管理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取得明显的德育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史雪玲, 周文哲. 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功能开发路径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 2018, No.628(08):53+62.
[2]杨云霞. 在班级管理中深化德育教学的几点做法[J]. 职业, 2019, 000(018):126-126.
[3]陈婷. 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提升德育工作质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路径的创新策略[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8, 000(006):89-89.
广东省龙川县黄石镇中心小学 广东 河源 51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