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主题阅读识字教学策略探讨
2020-09-10李冰
李冰
【摘要】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量的多少是和其阅读范围和能力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提升学生的识字量。但是从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识字量的教学目标老师重视程度不高,课程教学方法单一,课程教学效果比较低,学生对汉字的运用能力还处于一个低水平的状态。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主题阅读;识字教学
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所接触的汉字是越来越多,从而就对汉字形成新的认识。在小学低段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学习汉字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小学低段是学生认识汉字的黄金时期,学生只有扎实地掌握认识汉字的方法,才能为学生学好语文课程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在小学低段语文课程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识字教学。
1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
第一,不够重视课程教学目标,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在小学低段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对拼音学习掌握得比较到位,但特别是对声韵母的理解和应用。小学语文老师通常是按照课本要求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学生对汉字的掌握能力有的 甚至都已经超出了课本的教学内容,所以小学低段语文老师就认为可以加快教学进度,将后续的知识点放在前面可以讲了。但是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在小学二年级学生能够认识1600多个汉字就可以了,能够准确写出800个汉字就可以了。但是有的小学语文老师确实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目标。虽然课堂教学效率在短时间内会提升,但是长期就会发现因为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学生的理解能力跟不上所学汉字的数量要求,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就会感到汉字学习的枯燥和乏味,将会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
第二,课程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低。大家知道,如果课堂教学方法选择不准确的话,将逐步降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小学低段年级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会读和会认,增强学生的语感,对学生开展启蒙教育。但是在语文读写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通常会让学生使用抄写的方式,但是这种学习方式十分地单一,如果长时期地抄写会增强学生对汉字的记忆能力,但是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长期下去,就很难实现预期的课程教学效果。
第三,学生对文字运用方面的能力比较低。在小学低段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就会发现学生在读写方面的能力差别很大。通常情况下,学生能够将汉字读出来,但是学生在拼写的时候就难度比较高。如果学生有这方面的错误,小学语文老师就会对学生进行多方指导,但是遇到同样的组词造句的时候学生还不能写对,不能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不高,对汉字的本质意思不能做到准确地理解所以容易出错。
2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主题阅读师资教学的具体方法
第一,要紧密结合汉字规律来对学生开展汉字教学。在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中,学生对识字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确保识字教学模式得到学生的喜爱,才能确保实现最基本的识字成果。识字教学的方法不同,其识字学习的成果肯定也是不同的。汉字可以说是博大精深,汉字有自己比较独特的一面,每个汉字的含义都是不同的,但是意思相近的汉字却有着其共同之处。一些比较复杂的汉字如“涟漪”“流淌”等虽然从字面意思上来说都是和水有关的。偏旁都是三点水,但是去掉三点水的偏旁,剩下的字读音和整个汉字的读音基本上是一致的。从数量上来说,汉字的数量是十分庞大的。小学低段语文老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利用汉字规律来开展识字教学,这样就能推动识字教学质量的提升,让学生通过对汉字的反复练习和写作,才能真正地强化对汉字的记忆。
第二,通过多种识字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对漢字学习的兴趣。汉字有着其独特化的形式,学生在读写过程中可能就会把意思给猜出来,对于汉字的组成可以借助于意、形、声的方式对汉字实施猜测和联想。因为小学低段学生的生活阅历比较少,对汉字的意、形、声方面的把握能力不强,这就需要小学语文老师改变以往传统的汉字教学方式,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这样来不断地调整和优化汉字教学方法,让学生的识字学习难度不断地降低,同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可以运用汉字和讲故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强化学生对汉字的印象。对有些汉字进行拆分,将意思相同或者读音相同的汉字集中在一起向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提升汉字教学的趣味性,将学生引入到故事情境中,在适当的时机向学生讲解汉字,这样有效地增强学生对汉字的记忆能力。
第三,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来做到学以致用。小学低段语文课程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是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地联系。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机地融合到识字教学中,通过以学生的日常经历来加强对汉字的学习,从而深刻地理解汉字的本意,更好地知道汉字或者词组的含义,这样学生在拼读的基础上实现对汉字的应用。比如,在讲解《秋天的图画》这一课的时候,对于城市中的孩子很难见到秋天丰富的景象,对此老师就可以充分地运用课本中的插图,同时尽量要让学生结合自己所经历的生活,让学生说一下秋天的景色特点,有的学生就可能禾苗成熟了,成熟的稻谷是金色,所以“秋”字就可以理解为成熟的禾苗,这样来提升学生对汉字的理解能力。
3结语
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还有很多方法和途径便于开展识字教学,对此在具体教学中,小学语文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调整和优化识字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汉字的理解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识字认字的热情,更好地推动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季红霞.寓教于乐,轻松识字——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谈[J].科普童话,2019(01):23-24.
[2]邱晓燕.快乐识字高效识字——趣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J].新课程,2018(31):63-65.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张云栽实验小学 广东 梅州 5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