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动力电池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0-09-10周伟伟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7期
关键词:动力电池应用现状新能源汽车

摘要:动力电池是新能源型汽车的技术核心之一,在当下新能源汽车稳定发展的环境下得到了充分重视,有关汽车制造企业不断探索着利用新型材料或技术对现有电池进行改善,对新型电池的研发成为了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的一大重点。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展的环境下,新能源成为了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对动力电池的改革也成为必然。本文对不同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进行分析,并探寻动力电池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以供有关从业者进行理论参考。

关键词:动力电池;应用现状;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在新能源汽车中,主要利用新型的车载动力装置来充当动力来源。该类汽车是一种综合了驱动、动力控制等领域先进技术,存在着先进技术原理、新型结构的交通工具。在新型汽车能源类型上,电能的应用最为广泛,当下的电动汽车已经投入市场,进行了规模化的生产,为国民用车提供了更多选择,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开展贡献一份力量。

1.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1.1 锂离子电池

该类电池的物理化学特性在于,它的能量密度和电压都较高,应用愈发广泛。从电解液对该类电池进行区分,锂离子电池有着聚合物电解质、液体电解质两类。而应用较广的聚合物电池中,则可分为三元锂、锰酸锂或者钴酸锂等。该类电池的优势在于,其比能量较大,且重量较轻,污染和记忆效应都很小,其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将其与镍氢电池相比,当体积重量一致时,该电池的蓄电能力比镍氢电池的1.5倍还要多,对节能环保事业的开展十分有益。

1.2 铅酸蓄电池

铅酸电池在内燃机车上作为起动动力源来使用,是当下十分成熟的蓄电池。就铅酸电池来讲,它本身的体积大,但存在着能量低的特征,电池的寿命较短,电池更换的频率相对较高。因而该类电池在人们心中有着污染较重、技术较为落后的印象,认为其和其他动力电池相比而言优势较小。但该类电池也有着自身优势,例如原材料的价格便宜、容易获得,且可靠性较高,可回收再次利用等等。

1.3 燃料电池

该类电池并非进行电能储存,而是一个较为完善的小型发电系统。它利用电池内部各个物质间化学反应,将化学能往电能方向进行转换。但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该类电池,其核心都在于其燃料内存在的氢、氧两类元素。从化学原理可知,氢氧在发生反应后会产生水,因而和锂电池类似,该类电池的污染、排放都较小,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动力源。国内对于该类电池的研发其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而言先进性不足,与美日等已经在燃料电池研发上有所成就的国家相比,我国仍旧处于一个发展中的阶段。

2.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应用现状

结合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历程可知,最先开展该类汽车研发和推广的国家及地区是日本,该国利用混合动力汽车来开拓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自此,美国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厂,如特斯拉集团等,在对日本方面有关经验进行借鉴后,进行了锂电池类纯电动汽车的推出。该类新型汽车的推出,让欧洲各国都将目光往新能源类汽车上进行集中,期望以此改善柴油汽车带来的污染状况。

近年来,我国的国产汽车公司也进行了如油电混合式新能源汽车的推出,但该类汽车对动力电池的依赖性较高,汽车领域的发展取决于该类电池的发展和变化,结合国内当下的动力电池生产现状来看,虽生产企业在百余家往上,但整体的生产自动化的程度有限,进而生产效率有限,产品的质量相对较低,对动力电池领域、新能源汽车领域两者的发展都带来了制约性的影响。

3.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

3.1规模化引发的成本降低

动力电池在投入生产时,对生产制造成本的降低是有关企业所重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就电池制造来讲,其成本降低的主要方式可分为,第一,利用技术升级实现电池体系的优化,将其实际使用寿命提升以此来降低成本;第二,对电池生产的体系进行改变,以规模化的电池生产,利用规模经济实现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第三,做好资源回收工作。该点能为生产厂家将生产成本充分降低,以此来实现利润空间的提升。但结合国内的发展状况来看,针对动力电池的回收体系仍旧有待完善。

3.2制造方式趋于智能方向

在互联网领域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动力电池生产领域也随之愈发趋于智能化。例如我们可对动力电池在研发测试、生产和销售,以及最终使用环节内的有关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挖掘整合和分析,以其中的有效信息为后续电池的生产升级提供价值信息。在为企业节省更多人力资源成本的同时,利用智能化生产的规范化、机械化降低生产制造的失误,为企业带来更多生产效益。此外,智能化制造因与计算机技术的关联,也具备着可视化、信息化以及无人化的特征,有关企业可在电池的开发测试,制造或售后过程中进行数据监控,以此进一步将电池的稳定性、可靠性提升。

3.3发展模式的合作化发展

生产链的成熟以及良好的资金链,是某项技术的发展支撑力,它们意味着某一商业模式的创新及进一步发展。结合当下的发展状况来看,多方合作有可能成为未来各个产业发展的主流。动力电池领域因此可利用分散及整体的一个合作理念,对小微企业的运营发展进行支持,组织多个生产廠家进行各个电池生产职能的承担,最后再组装和测试各企业的生产零部件。由多个企业来参与生产,能实现各企业积极性、创造力的调动及提升,为动力电池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各个企业需要能具备合作生产的意识,将经营及生产的策略进行调整和变革,以此来应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下,动力电池领域需要面临的挑战及机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内当下动力电池领域处于持续发展的阶段,其技术模式仍在不断完善,市场的饱和度也较低。动力电池的发展,其核心理念在于环境保护、性能安全以及能量密度,因而从该理念出发进行生产的动力电池必然能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提供力量。理想化的动力电池应该能具备质量轻且体积小,充电快且比能量大,价格较低且寿命长等特征。

参考文献:

[1]《中国汽车产业园市场现状调查及未来走势预测报告(2020-2026年)》——中国产业调研网.

[2]卢红阳.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探析——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3):153-155.

[3]张富忠,刘茹.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与电磁兼容[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6): 8.

作者简介:周伟伟(1984.12-)女,讲师,工程师,现于淄博职业学院汽车工程系就职。

猜你喜欢

动力电池应用现状新能源汽车
中国铁塔(新乡):动力电池回收与创新中心揭牌
EPR下关于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决策研究
EPR下关于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决策研究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
浅谈新能源汽车的概况和发展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思考
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与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山火预警技术在输电线路的应用现状
国有企业中管理会计的应用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