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棠糕里的百年传承

2020-09-10陈佳慧

现代苏州 2020年7期
关键词:配料海棠小吃

陈佳慧

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气温的回升,古城内的商圈逐渐恢复了热闹。观前街邵磨针巷的一家店面前,人们正排着队等待着一盘盘海棠糕、梅花糕出炉。

“花糕”世家的“陈老大”

梅花糕和海棠糕被称为“花糕”,是苏州最传统、最经典、最有特色的传统小吃。它香甜可口,可以说是每个苏州人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也是让老苏州和来自浙沪的游客心甘情愿等待的美食。

这位在店铺里翻着炉子的师傅有些特别,大家都叫他“陈老大”。“陈老大”名叫陈巧文,因为出生在“糕帮”世家,在江浙沪一带的梅花糕、海棠糕制作行业里,又以精湛的手工技艺深得同行的敬佩和盛赞。因此业内人都叫他“陈老大”。

细看“陈老大”的家族传承,就能看到海棠糕、梅花糕在江南的发展、演变。海棠糕、梅花糕在清代便是盛行的糕点。而陈巧文的高祖父陈宝山在清朝同治年间入行,之后手艺代代传承。陈巧文也不免从小就受到家庭熏陶。建国初期,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分别在苏杭两地摆摊做糕,刚满12岁的他,也因为经济拮据,辍学跟随父母开始做糕买“花”。这一做就是60年。

陈巧文勤快、爱动脑,没几年,就将祖传的“陈氏手艺”学到手,甚至在配料、烘烤等技艺上与父辈不相伯仲。19岁时,他在父母的允许下,自立门户,接过祖传的制作器具,开始独闯江湖谋生。

改革开放后,陈巧文挑着担子来到了南浩街,打出了“陈氏祖传梅花糕、海棠糕”的招牌,人们慕名而来,场面相当“闹猛”。之后,陈巧文的妻子和妹妹也加入其中,分别在山塘街、双塔市集和观前街形成了家族连锁店。而喜欢海棠糕和梅花糕的食客们,也认准了“陈老大”这块牌子,想吃了,就来解解馋。之后,他还被评为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海棠糕里的精致情愫

一块海棠糕、梅花糕,为何能对老苏州这么具有吸引力?陈巧文说,那是源自配料里的智慧和制作过程中的精湛技艺。

先说配料,其实梅花糕和海棠糕的配料看似大致相同,但海棠糕多了一层焦糖,更加酥脆,料也更多。正宗海棠糕吃的是铺在上面的十种南北货,如桂圆肉、西瓜子仁、冬瓜糖、黑芝麻、核桃肉、枣泥、蜜枣、松子仁、红绿丝等,颜色形状就像一朵绽放的海棠花。梅花糕主要是吃糕里的豆沙馅,香、脆、糯、甜,口感也丰富。当然,“陈老大”还有一些独门秘方,比如随着人们口味的变化而进行着调节,从前生活艰苦,食客一味爱甜,豆沙好就行,如今,则对口感又更多要求。于是他在豆沙馅儿料里加入了棗泥和猪油,使得糕点在香甜之中又多了许多层次,并且甜而不腻。

至于制作的过程,更离不开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制作工具,全套“家什”都是铜器所制,都快成古董了。其中制作梅花糕的,还是一个15公斤重的大模具,但因为如今年事已高,他已经换成了形状小一些的进行制作。

有趣的是,如今的陈巧文表示梅花糕的模具小些也无妨,因为不需要制作许多。“梅花糕扎实,是给干体力活的人吃的,一只下去就饱了。海棠糕精致,以前是给小姐太太们吃的,品品味道正好。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吃海棠糕的人更多,也更合适。”他说。的确,海棠糕的精致,在曹雪芹的《红楼梦》里贾宝玉对胭脂的情意描述中便有:“袖带盈盈隔座香,新裁谜语费商量。海棠糕好侬亲裹,寄语郎知侬断肠。”吃块海棠糕,有腔有调。

技艺传承的朴实愿望

转眼间,陈巧文已经70多岁,对于日夜翻动磨具制作糕点,有些力不从心。说到从百年家族中传承下来的手艺,能够有一个坚守梅花糕、海棠糕技艺的传承人成为了他的心愿。

这些年,他在坚持制作的同时,也尽力将这门传统手艺保护好、传承好。早在2004年,陈巧文就以“陈老大海棠糕”“陈老大梅花糕”向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申请商标,成为全国同行业中第一个拥有注册商标专利的“手艺人”。2005年,“陈老大梅花糕”“陈老大海棠糕”成为第28届世遗会地方特色小吃首例演示品种。2007年,陈巧文打破老相宗制定的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家规”,收了自己的第一个徒弟江建华。2016年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陈氏海棠糕,梅花糕,陈巧文又收了第二个徒弟。2019年5月,在双塔街道第二联合工作站的牵线搭桥下,同样从事传统小吃行业,精通于做冰糖葫芦的新苏州人邸炳华来到陈老大的家中拜师学艺。听到这个年轻人的理想是可以整合不同的小吃,让不同的味道迸发出全新的生机,为传统小吃的发展寻求出路,陈老大爽快地答应了拜师的要求,喝了拜师茶,也打破了传内不传外的“家规”。他说,自己不会拘泥于传统,一切只为了这门手艺更好的传承。

猜你喜欢

配料海棠小吃
读《明天要远足》,写“我要去远足”
Task 2
超级料理王
开胃小吃“丝娃娃”
《大嘴狗》
找春天①
我喜欢的季节
怕冷的小吃货 等
厦门品小吃
大家都爱吃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