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脑膜瘤的MRI影像表现分析
2020-09-10曾晓茹
曾晓茹
【摘要】:目的:通过对一个典型恶性脑膜瘤患者的MRI影像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MRI征象的特点,以期进一步提高对恶性脑膜瘤的鉴别和诊断水平。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恶性脑膜瘤患者1例,并对该名患者的病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者左侧颞叶巨大血肿并伴灶周水肿,相邻左侧额颞部硬膜下积血,即患者患有重度瘤周水肿,且肿瘤形态及边缘不规则、边界不清晰。最终的病理诊断结果为,患者左侧颞叶多考虑间变型脑膜瘤,肿瘤登记为WHO Ⅲ级。结论:MRI的影像在表现恶性脑膜瘤上具有一定的特点,医生可以通过该影像对恶性脑膜瘤进行确诊或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治疗水平。
【关键词】:恶性脑膜瘤;MRI影像;诊断
【中图分类号】R6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0)07-008-02
所谓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它们可能来自硬膜成纤维细胞和软脑膜细胞,但大部分来自蛛网膜细胞,也可发生任何含有蛛网膜成分的地方。脑膜瘤是颅内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具有生长慢、病程长的特点。2007年,WHO将脑膜瘤按照病情的严重性将其划分为三级,其中,Ⅰ级为良性,Ⅱ级为低度恶性,Ⅲ级为恶性,恶性的脑膜瘤一般仅占全部脑膜瘤的5%-10%。通常来说,恶性脑膜瘤具有生长快、发病快以及袭击性强等特点,因而对于这一病症的治疗,也一直是临床和影像诊断的难点和热点。本文通过对一例典型恶性脑瘤患者的MRI资料进行的分析,进一步探讨MRI征象的特点以及对诊断恶性脑膜瘤的重要意义,以期为今后相关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恶性脑膜瘤患者1例,并对该患者进行MRI检查。患者的基本情况如下:张姓患者,男,65岁,农民,于4月12日因头昏头痛5天加重10小时入院。
在入院后,医生对该患者进行了相关基础检查,检查结果主要包括:(1)入院CT检查显示,患者患有左颞叶类圆形等高混杂密度影,约6.0*4.4cm,周围水肿,侧脑室受压,左侧额顶颞部硬膜下血肿[1]。(2)嗜睡,GCS评分13分,左瞳5mm,右瞳3mm,视力正常,无面瘫,四肢活动及感觉正常。(3)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头部CTA检查,并未见颅内血管异常。
2.方法
采用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对该名患者进行了MRI的常规平扫以及增强扫描检查。并对MRI的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对影像中肿瘤的形态、生长部位、边界、瘤周水肿以及信号强度等特点进行观察和分析。
检查完毕后,对患者在全麻下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术中切开脑膜后见硬膜下血肿,清除该血肿约15ml,清除左侧颞叶脑内血肿约50ml,血肿腔内见有灰白色组织,完整切除。手术后的病理分析采用光镜观察,且将部分组织送病检,进行化学分析。
二、结果
MRI检查结果显示,该患者左侧颞叶巨大血肿并伴灶周水肿,相邻左侧额颞部硬膜下积血,即患者患有重度瘤周水肿,且肿瘤形态及边缘不规则、边界不清晰,患者的肿瘤信号表现为明显的嘈杂及不均匀。此外,患者肿瘤细胞成梭形,核染色粗糙且深染,有丝分裂活动增多,并呈局灶性出血。病理诊断:左侧颞叶多考虑间变型脑膜瘤,WHO Ⅲ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K(-),EMA(+),GFAP(+),K167(+约50%),NF(-),Vimentin(+)。
三、讨论
对恶性脑膜瘤患者进行头颅CT扫描以及磁共振扫描,是当前对该病症进行诊断和鉴别的最主要方法,医生通过CT和MRI的对比,可以较为快速、准确的做病情的定性判断。根据颅内肿瘤的位置不同,病人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头晕、精神障碍、运动障碍以及感觉障碍等,且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癫痫也是常见的发病症状[3]。然而,恶性脑膜瘤具有生长快、发病快的特点,因而也是临床医疗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相关研究者还未发现并证明患者的年龄、性别与患恶性脑膜瘤之间的相关性关系,且还未完全确定该病的发病原因。
1.惡性脑膜瘤的MRI影像特征
一般来说,通过MRI影像的分析,可以将恶性脑膜的诊断方法进行如下归纳:(1)肿瘤发生部位一般位于大脑的凸面或矢状窦旁,其他部位,尤其是脑室内一般未有该类肿瘤。(2)恶性脑膜瘤的形态一般表现为不规则的形态,可以呈分叶形、斑片形或是结节状,以利于肿瘤的快速生长。这种肿瘤的形状与良性肿瘤在表面上就具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可以作为初步分辨恶性脑膜瘤以及良性肿瘤的方法。(3)从肿瘤的信号强度及信号均匀度来看,恶性脑膜瘤一般表现为信号嘈杂且不均匀,这一现象的产生可能是由于恶性肿瘤生长的速度过快,导致供血不足,或是由于肿瘤部位发生出血、坏死的情况。(4)恶性脑膜瘤的边界往往不是特别清晰,常在肿瘤边缘出现毛糙或组织分界不清的现象,有些肿瘤甚至没有完整的包膜,这样一来,可以为肿瘤提供了浸润性生长的空间,因此,这样现象也是初步判断恶性或良性肿瘤的一个方法。(5)瘤周水肿的严重程度以及出血情况也是判断恶性脑膜瘤的重要特点,但相关学者对水肿大小和病症等级之间的相关性关系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患有恶性脑膜瘤的患者也存在无瘤周水肿的现象,且在临床工作中,部分良性脑膜瘤也可能存在一定的瘤周水肿。(6)从脑膜周围的情况来判断,若患者脑部的肿瘤与硬脑膜难以区分,且造成了硬脑膜的中断,都可以作为确诊为恶性脑膜瘤的重要证据。
本研究中,这位男性患者无论是在肿瘤形状、边界或是肿瘤信号及肿瘤水肿程度上来看,都是恶性脑膜瘤的明显特征,因此通过MRI影像被诊断为WHOⅢ级。
2.恶性脑膜瘤的鉴别和诊断
根据相关病理学的特征及临床治疗的经验,可以总结出在对恶性脑膜瘤进行鉴别和诊断时的难点和易错点。一是虽然对典型的良性脑膜瘤的鉴别十分容易,但对于信号不均、瘤周水肿最显著且肿瘤形状较不规则的良性脑膜瘤的判断来说,一般情况下是比较困难的。二是由于血管外皮瘤与脑膜瘤的表征现象较为相似,因此很容易将血管外皮瘤误诊为脑膜瘤,进而耽误了之后的治疗。通常来说,可以通过瘤内具有较多的血管流空症状或患者的虫蛀状骨质被破坏等现象来判断患者可能患有血管外皮瘤,以减少误诊的几率。
对于恶性脑膜瘤的治疗方式,目前仍是以手术治疗为主,即使对于复发性的恶性脑膜瘤来说,再次手术仍为效果最佳的治疗方式。一般情况下,手术肿瘤切除手术可以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先对侵犯的硬脑膜及颅骨进行切除,二是在切除肿瘤之后,再对患者的硬脑膜进行修复和修补[5]。对于肿瘤周围的脑组织部位,應当尽量使用激光或电凝的方式,以最大程度上切除肿瘤组织,并减少肿瘤物质的残留。这样一来,将对于防止肿瘤的复发将具有极大的益处。
综上所述,通过MRI影像可以较为有效的观察出恶性脑膜瘤的形态、边界、信号强度以及瘤周水肿现象。一般来说,恶性脑膜肿瘤的形态呈不均匀分叶状或结节状,平扫信号嘈杂且不均匀,肿瘤边界毛糙以及瘤周水肿明显等特征。若在MRI影像中发现上述情况,应多考虑为恶性脑膜瘤,并建议及时对患者进行肿瘤切除手术。
参考文献:
[1]郭继文, 杜蕊, 于寰,等. 不同病理类型脑膜瘤在CT和MRI上的影像表现分析[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6.14(1):0026-0026.
[2]张希军, 李敬三, 赵剑明,等. 颅骨穿透型脑膜瘤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分析及诊断价值比较[J]. 大家健康旬刊, 2015.10(24):59-59.
[3]王莉, 曲海源.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脑膜瘤MR影像对比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14(2):8-11.
[4]何凡, 龙莉玲.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与不同病理类型脑膜瘤的 MRI 及 CT 鉴别诊断[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5.15(4):537-540.
[5]汪春荣, 安杰, 冷西,等.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磁共振影像学征象和病理学特点[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6. 32(9):904-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