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2020-09-10王文坤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摘 要: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 pH教学为例,阐述了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pH;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20-0096-02

作者简介:王文坤(1985.9-),男,贵州省兴义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中学化学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2018年贵州省黔西南州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7QXN739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引领的化学课例教学研究”之系列成果.

一、指导思想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下面,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 pH》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融入课堂.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将知识的学习置身于一个生活情境中,以“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的 pH ”为主线,展开三次研究,层层深入,学生在解决相关问题重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有效的进入知识的运用领域,这不仅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也从真实、逼真的生活中学到新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养成渴望了解并运用化学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并掌握测定溶液酸碱度—pH的方法.

(2)了解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及其具有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实验比较不同浓度同种酸和同种碱的酸碱性强弱程度,体会到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

(2)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质pH的测定,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亲自实验,体验探究过程中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以及溶液酸碱度在实际中的应用.

(2)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难点

pH和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的意图课题引入

分别出示一个桔子和一个柠檬,请同学自愿上讲台来尝尝它们的味道.

接着提出问题让尝试的同学回答:哪一样水果更酸一些?除了尝味道,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检验出它是酸性的呢?那么如果我们想知道它到底有多酸,该怎么办呢?

引出教学内容

学生胸有成竹的回答出:柠檬更酸一些.

学生回答:用酸碱指示剂能够检验出它是酸性的.(和学生一起回顾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少部分同学回答:用pH试纸可以检验出它到底有多酸.

从学生常见的桔子、柠檬的酸度不同引出本堂课题.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过渡.

板书课题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只要学好它,刚才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迫切解决问题明确学习目的,鼓励学生.

讲授新课一、讲解: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1-62的内容,学习pH的相關知识,并回答以下问题:

1.pH的范围;

2.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

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步骤:

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练操作步骤,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老师演示2个实验,教学生来完成后3个实验.

完成实验探究一后,老师提醒学生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提醒学生分析上述测定结果,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师生共同探讨得出)

3.pH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

(1)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

(2)pH=7,溶液呈中性.

(3)pH>7,碱性呈溶液;pH越大碱性越强.

阅读完教材之后,回答问题:

1.pH的范围:0-14.

2.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使用pH试纸

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步骤:……

学生来完成后3个实验.

观察并记录数据.

学生笔记:

3.pH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

(1)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

(2)pH=7,溶液呈中性.

(3)pH>7,碱性呈溶液;pH越大碱性越强.

培养学生从教材获取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讲授新课二、自主探究

布置试验:学生分组实验,自主探究测定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液体的pH.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展示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了解这些物质的酸碱性.

学生动手做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数据.

通过测定常见液体的pH,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讲授新课

三、活动与探究

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pH得亲自探究,引导学生思考:了解pH对生产、生活以及人类生命活动的意义.

出示一张自己去年的体检报告单,引导学生从体检报告单中尿液的pH判断我的健康状况,并作出总结:运用1指示人体健康(板书)

提醒学生: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需要在适宜的pH范围(pH=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调节土壤的pH是改良土壤的方法之一.

并作出总结:运用2指导农业生产(板书)

提醒学生注意正常雨水的pH是5.6,所以pH小于5.6的雨的是酸雨,并总结出:运用3检测空气状况(板书).

引导学生进一步总结出:了解pH对生产、生活以及人类生命活动的更多运用.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pH在生产、生活及生命活动中的意义,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共同总结出pH的运用.

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

课堂小结一、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pH范围:0-14之间

2.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使用pH试纸

3.pH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

pH<7溶液呈酸性 pH>7 溶液呈碱性 pH=7溶液呈中性

二、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有重要的意义

1.指导农业生产 2.检测空气状况 3.指示是人体健康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结合原有三维教学目标,将新的化学核心素养理念融入课堂,突出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方法.

1.让学生亲自品尝水果引入新课,使学生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轻松愉快的进入了新知识的探索.

2.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观

通过实验探究、实践体验突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思维和方法. 3.从了解pH的实际运用中渗透学科精神与社会责任

从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重要意义体现环境现状,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回顾整节课的课堂效果及学生的课后反思情况,我认为本节课仍存在着些许的不足:

1.在教学中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评价以激励为主,但还缺乏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评,忽视了“生生互动”的重要性.

2.在“学生实验”的环节里,没让学生充分的表达和交流,老师也没有及时的点评.

参考文献:

[1]王红云.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探索[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35(06):55-58.

[2]熊启英,杨荣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學化学教学优化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08):14-15.

[责任编辑:季春阳]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