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高校“教体融合”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0-09-10何东 王朝阳 柯达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教育

何东 王朝阳 柯达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高校“教体融合”模式进行探讨和分析,从外部环境、内在动力、社会基础、经济保障等方面梳理我国高校“教体融合”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因为教体融合是在“体教融合”、“三位一体”、“社会力量办学”等多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践基础上提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非自然途径,让体育回归教育的本源,建立以教育系统为主,通过学校课余训练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机制。本文试图通过这四个方面梳理我国“教体融合”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建议从而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发展,为我国体育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竞技体育;教体融合;教育;人才培养

引言

20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体育产业稳步前进,体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国务院提出“立德树人”做为体育的目标,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2020年伊始,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提出要加强教体融合,建设优秀运动竞技人才训练营,探索校园体育与青少年俱乐部共同开展联赛,与专业化青少年竞赛体系有机衔接、深度融合,积极参与国际运动交流合作与赛事。并且同时全国多地都传来了体育教学改革的声音,这说明我国的体育教育改革正朝着积极方向行驶,这也给我们带来众多机遇和挑战,在过去的一段实践中,“体教融合”并没有达成什么实质上的目标,而教育和体育的融合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反驳之前依赖于体育系统施行完全由政府投入的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体教融合”才是我们应该走的康庄大道。

对于崭新的体制和模式,还有很多是我们所不理解的地方,因为缺少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方法,认识不足经验欠缺。我们更应该迎难而上,把挑战当作动力,当作机遇,分析和解决“体教融合”模式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样才能更好体育与国内高校的融合,加深更加深层次的交流,并且可以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促进我国体育改革。“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有了更加优秀优质的竞技运动后备人才最终才会使得我国能真正地完成从“体育大国”转向“体育强国”的蜕变。

一、我国高校“教体融合”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从外部环境分析高校“教体融合”模式的机遇与挑战

20世纪90年代,国家体委发布《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提出让一些项目开启职业化改革,鼓励高校开办运动队,在此基础上,新的运动员培养体系应运而生,“体教融合”到“教体融合”一字之差,却象征着一场重要的改革。高校可以提供更多高水平的运动员,就拿近两年的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选秀来说,有极大一部分都是大学球员,虽然数目不多,但对比以往看来这已经是非常显著的变化了,比如说2019年CUBA全明星比赛落户武汉这一大学生最多的城市,以及2019年的CBA选秀状元王少杰,CUBA(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北京大学的明星球员[2],他当选状元给更多的高校和草根球员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校园联赛的影响力,让很多高校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竞赛水平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政府和社会对此也有很大的期望和愿景,希望能够以高校为中心培养竞技运动人才,让体育回归教育。

(二)从内在动力分析高校“教体融合”模式的机遇与挑战

教育系统内部的改革和优化,带来了很多制度上的优势,相对于以前微观上的控制和指导,随着高校的主观能动性增强,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所需来调整自己的招生政策,扩大大学生运动员的招生规模,结合实地调整一些招生制度,为大学生运动员选择合理的课程及培养方案,以及设计训练计划,规划基层赛事等,甚至可以组织与国内其他高校或者国外的高校之间进行赛事的交流学习。在高校发展体育教育,不仅能使老师和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康,而且还可以使得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借助体育活动来增强老师跟同学们之间的凝聚力。“体教融合”模式下的学生可以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从而获得更多的关注,也促进其他学生学习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加积极向上。

(三)从社会基础分析高校“教体融合”模式的机遇与挑战

20世纪60年代,我国根据前苏联模式建立了“业余体校-省市专业队-国家队”这样一种独立运行、教体分离、自成体系的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我国在体育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建立,竞技体育朝着社会多元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但随着诞生众多的奥运会冠军和世界冠军,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的超常规的发展,但这也带来了众多的问题和糟糕的境遇,竞技体育后才培养模式由于其长久没有融入教育大坏境而暴露其缺陷,类似对于很多运动员来说获得奥运冠军或者世界冠军后,各种奖金、赞助立刻会使自己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在这种模式下,体育人才从小进行专业化的运动训练,失去了接受正常文化教育的机会,学训矛盾突出,导致很多运动员往往文化程度不高,退役后很容易与社会严重脱节,导致贫困的个人生活,前些年就曾爆出新闻:“长跑世界冠军艾冬梅在退役后靠摆地摊生活,维持生计,甚至为缓解家庭困难打算卖掉自己的奖牌,她的长跑世界冠军奖牌仅开价1000元”;这些奥运冠军的下场让人们唏嘘不已,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害怕将自己的孩子送进体校,这也让这一多年形成的模式遭遇了窘境,过去的竞技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淘汰率高,大量的体育后备人才退役后由于教育的缺失而造成生存和发展困难[3],而“体教融合”模式就可以解决类似这种问题,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高校应该抓住这一重要机遇,勇于担起社会的责任,发挥自身的力量促进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体育人才。

(四)从经济保障分析“教体融合”模式的機遇与挑战

近年来,我国高校组织的体育竞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以高校组织的篮球、足球为例子,2018年8月6日,阿里体育获得了CUBA未来七个赛季的独家运营权,这次CUBA的运营权的价格不菲,双方七年的合作总金额超过10亿元,而在此前,阿里体育就已经拿下了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CUFA的独家运营推广权,此外准者体育也以一年超千万的金额拿下CUBA官方唯一指定装备供应商,虽然与美国校园联赛不能相比(2016年,UCLA与安德玛签下一份创造美国校园体育记录的装备赞助合同,15年高达2.8亿美元),但这也是我们的发展方向,有了众多企业的争相涌入,这也给“教体融合”模式带来了更多契机,高校可以通过调整入学政策,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运动员,积极参加校园竞赛,获得更高的知名度,来促进学校的发展和进步,也使得高校建立“教体融合”模式有了长期有效的资金保障[5]。

二、建议

(一)我国高校应该改变传统观念认识

高校运动队主管领导、教练、运动员学生要深刻理解“体教融合”的意义,从根本上改变,而不是处于表面上的,不能名存实亡。特别是高校体运动队的主管领导和教练,不能还是以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传统观念,要注重促进学生运动员的全方面的发展,坚持“立德树人”,使得学生运动员不只是能外出打比赛,在学校学习和功课也不会拉下,因为学生运动员可能要经常外出比赛、训练,所以学习时间会减少,那么学生运动员的培养方案和考试方案也要灵活多变,但不是一味地放纵,要保证他们能够再有限的时间里学到知识。我国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应主动转变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观念,协调教育管理思想,提高对竞技体育在高等教育的体系之中的重要性。高校应该积极改变本位主义,提高对“体教融合”的重视,以“夺标育人”和“健身育人”为目标,以运动训练为主要方式,推動竞技体育与体育教学的全方位、多层次融合,推动竞技体育人才的有效培养[6]。

(二)我国高校应该不断学习,吸取外部经验

在美国,大学与竞技体育具有天然的密切关系。他们在高校办运动队、教体并进的“教体融合”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7]像我们国家的大学生男子篮球联赛CUBA就是以美国的大学生体育联合会NCAA为模板的,但是相比之前,还有非常多的地方需要学习和不断完善,特别是美国知名高校在“高校办队”、“教体融合”的新模式方面都积累非常多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高校的管理者去学习和借鉴。美国的高校和体育的天然融合以及他们的密切关系,正是我们希望能够在中国高校身上看到的,正因为有这么成熟的体制,美国大学生竞赛成绩才会如此的优异。而我国高校应该多多组织自己院校的体育运动队前往国外交流学习,这样一来开阔学生教练的视野,也可以通过学生教练的嘴里看到自身的不足,哪些需要改变的,哪些是做的比较好的,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校“教体融合”模式的形成,类似美国大学竞技体育体系的一个突出优点还在于其体育于教育的有机结合。

(三)我国高校应该创新训练模式,解决学训的突出矛盾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体育竞技运动员普遍从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专业体育训练,具备极强的体育运动能力,但对训练理论知识缺乏积累和学习,导致在训练过程中难以理解训练项目的本质内涵,不利于竞技成绩的提高。所以如何解决学训矛盾是我们高校现在要解决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可以通过改善训练模式,将训练课与理论课相结合,让学生运动员在训中学,这也就对授课老师有很高的要求了,如何将一门课更好地教授给学生运动员。高校也应重视学生运动员心理辅导和教育,使得他们处理好双重身份在学习和训练上的转换。学生运动员,首先是学生。在非比赛日或训练调整期,时间相对充裕时,训练部门和教学部门应多鼓励、督促运动员进行文化学习,使运动员从心理上认同学习和训练的对等关系,行动上主动跟进学业进度,久而久之形成一定的习惯后,学训关系得以平衡。这样也至于“学”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三、结束语

“教体融合”这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思想的结晶,旨在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解决传统体育培养模式的一系列问题,让我国能够顺利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改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职业体育与学生体育几乎是互不相交的平行线,由于体制、竞技水平等方面的障碍、壁垒,二者之间都多是“井水不犯河水”,互不搭理,中国篮协主席姚明说过,改革不是把1变成2,而是努力让1+1>2。而教体融合正是1+1>2。因为“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离开教育的体育发展的基础是不牢靠的。我们要努力改变以往对于体育人“四肢发达”的传统观念。

参考文献:

[1]孙国友,顾齐洲.我国高校“教体融合”之可能性及其瓶颈[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1):86-89+95.

[2]陈哲夫,杨宁宁,范宇.体教结合背景下CUBA联赛现状探讨[J].青少年体育,2019(8):69-71+138.

[3]孙国友,顾齐洲.我国高校“教体融合”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31(5):110-113.

猜你喜欢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