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灰堆”的社会色彩认同研究
2020-09-10宋汇敏
宋汇敏
摘要:“锦灰堆”是始于元代、盛于明清的一种民间绘画艺术,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大众文化,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心理需求,也深受文人群体的喜爱。本文基于社会学角度,分别从个体和群体两个方面来探究“锦灰堆”的色彩架构 ,并梳理其对不同差异群体色彩表征的不同。通过对锦灰堆社会色彩认同的探究,呼吁当下社会重视和探索锦灰堆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与意义。
关键词:锦灰堆;社会色彩;文人群体;文化认同
锦灰堆是一种以工笔画为主要技法,融绘画、书法、拼合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的、较为独特罕见的中国画。金石拓片、虫蛀画稿、残篇断简等“破烂之物”皆可入画。锦灰堆起源于元代画家钱选之手,兴盛于清末大众之间,在距今八百多年的历史中,其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与发展应用存在着争议,但也同样存在着来自不同群体的肯定。
“色彩”作为一种媒介体,其含义不局限于物体本身可视颜色的呈现,也可以是对人内心不可视的主观情绪、情感态度的诠释。社会色彩作为色彩的特殊领域,则更多的倾向于后者,具体是指个体在其固有的生活环境和成长模式下,社会化会逐步提高,当推及群体后会产生共有或独有的知觉情感,随着与外围可读讯息的交错,共生出必然而又多元的时代情绪。
一、“锦灰堆” 创作内群的色彩架构
(一)社会大环境下的色彩认同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所统治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民族歧视严重,阶级矛盾空前尖锐。随着科举制的废除以及一系列等级歧视制度的确立,知识分子在文化压制的情况下地位低下并始终难以得到统治者的赏识。此时的蒙古领袖对于汉化并没产生兴趣,其统治保留了浓厚的游牧民族色彩。锦灰堆就出现于这样一个文化混杂、色彩审美两极分化的时代背景之下。
明清时期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海外贸易飞速发展,商品的加工及制造业空前繁荣。锦灰堆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也由最初单一的绘画形态逐渐向着鼻烟壶、陶器瓷杂等多样的民间小商品的形态转变。明清时期的用色观与元朝截然不同,这一时期以清雅明艳之色代替了元朝的华贵之色与青白之色,对外贸易的发展使传统色彩观念也在吸收了外来文化的情况下得到了更为丰富的扩展。
(二)创作内群对色彩的认识接纳度
锦灰堆的创作内群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创始者、传承者和发扬者。
锦灰堆创于文人画家之手,这便注定了锦灰堆不同于院体画派与民间画师的用色习惯。这种与生俱来的差异来自于文人群体不同其他差异群体的自我定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神童诗》汪洙)是对文人内心自我标榜的真实写照,他们渴望实现济世之道,但又无奈于统治者的施压,加之文人群体自重自傲、重“名”求“异”的身份认知,使得文人画有着不同于其他中国画的抽象色彩语言。
锦灰堆的传承者是指明清时期留有姓名的极少数民间画家,例如余集、 僧六舟、吳昌硕等人,他们运用锦灰堆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对锦灰堆做出了不同的时代改写,譬如他们逐渐接纳了色彩明艳画作的表现方式,使得中国古代传统的用色观念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
锦灰堆的发扬者则是指将其与造物工艺相结合的民间手艺人,这部分人群对于选择锦灰堆作为创作主体具有较明显的盲目性和趋同性。对于色彩的选择也只是将画师创作时所运用的色彩照搬到某些物质载体上,缺少了对于色彩认知的自主观念。
二、“锦灰堆”对差异外群的色彩表征
(一)对帝王权贵的色彩表征
帝王权贵作为一个特殊存在群体,具有高度的我群中心取向,这一社会群体拒绝与其他群体产生任何联系,并且对内群的人员组成具有明确的规定性。他们对于拥有权力的痴迷导致他们有很强的权威主义规范,为了保护其自身地位的维持与延续,在接触到其他差异性群体时会产生强烈的审视冲动。
元代统治者作为外来民族为保持其群体的完整性采用了草原贵族原有的统治体系,集兵刑赋役之政于一己,不相统属。并采用了“民分四等”的等级政策,以此来坚决维护其内群的特权。文人群体对于蒙古统治者而言属于低等群体,并不属于有权入仕的那一类群体,所以在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很低。由此可见,锦灰堆的产生对于统治者而言属于低等人群创作出的产物,是不能拿到朝堂之上供贵族鉴赏收藏的。
(二)对社会大众的色彩表征
在锦灰堆产生之初,政治动荡、国运衰微,国家正处在一个朝代变革的时期,民众为存活而广求庇佑 。锦灰堆这一“抱残守缺”的独特存在得到了民众的关注,残缺的画面在时代背景的影响下,被大众进行了反认知的情感处理,他们将“破”、“碎”等视觉信息提取美化成为具有美好寓意的“平安吉祥”、“好运连连”。这一时期,锦灰堆对于社会大众而言,具有一种保护色彩和治愈色彩。
19世纪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市民将物质需求逐渐转向精神需求,在金石学盛行的影响下市民们将带有金石拓片元素的锦灰堆作为他们附庸风雅的载体,在这一时期,锦灰堆被冠以满足精神需要的导向色彩。
到了19世纪中期,随着外国列强入侵,大量的珍贵文物字画被毁坏,人们也将残缺看作是对于惨遭焚毁的珍贵物件的遗憾和惋惜。锦灰堆作为残缺艺术的代表,用其与历史紧密结合的表现形式成为了大众心中填补遗憾的情感色彩。
总的来说,锦灰堆是起初文人画家闲谈聚会时“抒发情感“的产物、是知识分子“受挫失败”而“反照自身”的选择、是社会民众家国霍乱时“寻求庇护”的支撑。锦灰堆的产生不仅仅是画者们的选择,更是历史的选择。
三、“锦灰堆”的发展现状
锦灰堆在2013年由山东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从事锦灰堆创作的画家寥寥无几,民众对于锦灰堆的认知度很低,导致其发展道路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随着现代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应用,为传统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性,锦灰堆这门“高冷艺术”在现代社会中也存在着很大的艺术价值等待着被挖掘。我始终期望传统色彩与现代色彩相互融合、碰撞,不断推陈出新,为民族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溱洧.锦灰堆[J].中华手工,2019(01):132.
[2]丁楠,赵湘伟.孤儿院社会色彩研究[J].艺苑,2017(03):92-95.
[3]赵明一.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色彩审美衍化[D].青岛大学,2016.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