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化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运用

2020-09-10林霞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运用方式转化思想解题

摘 要:初中数学知识相对复杂、而且理论性比较强,如果学生缺乏转化思想,将很难理解一些高难度的数学问题.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转化思想,本文将结合初中数学教学有关内容,将转化思想运用进数学解题教学之中,以期引导学生利用转化思想来灵活解决数学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转化思想;解题;运用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20-0013-02

作者簡介:林霞(1974.12-),女,福建省霞浦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在以往教学中,大部分数学教师仍然比较看重教学的效率,将大量的数学理论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并没有深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导致学生无法领悟到数学学习的快乐.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以转化思想为研究方向,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转化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一、转化思想在解答初中代数问题中的运用

在以往解题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缺乏解题的思路,对代数问题进行盲目解答,导致答题毫无逻辑思维;这样不仅浪费解题的时间,也会大大增加解题的错误率.因此,在解答初中数学代数问题时,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讲解问题的答案,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其中,转化思想运用进数学解题教学中,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得学生掌握有效的解题思路.

以“一元一次方程”解题为例,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是ax+b=0.而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复杂的方程形式,那么教师就可以渗透转化思想,引导学生将复杂的方程转化为简单的方程,进而快速地解题方程.比如下面这道解方程例题:

0.4x+0.90.05-0.04+0.3x0.02=2x-5.

首先,教师先让学生们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步骤,以做好解题的准备.通常一元一次方程的具体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而对于上述这道例题来说,都涉及到了一般的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步骤,需要学生认真细致的按照方程解题步骤进行答题,才能得出最终的答案,这对于刚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那么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逆过程的教学方法,先将题目的分式化简,得8x+18-(2+15x)=2x-5,从而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方程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法则继续探究方程;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们分析如何将含分母的方程进行变形,进而掌握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思路.

二、转化思想在解答初中几何问题中的运用

几何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比较头疼的数学问题.原因主要还是学生没有具备良好的数学思想,不懂得如何对几何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不到有效的解题思路;并且大部分学生都徘徊在几何问题的边缘,无法深入到问题的核心部分,最终放弃几何问题的解答;而对于一些平面几何问题,教师可以应用转化思想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相关的问题.转化思想可以使得部分平面几何问题简单化,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进而将抽象的几何问题进行一一的拆解,最终让学生可以尽快地找到几何问题的解决思路,并有效地解答几何问题.

以下面这道几何问题为例,如图,△ABC中,AD=DB,DF交AC于E,交BC延长线于F.求证:AE·CF=EC·BF.

在解答上述几何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转化思想,利用作辅助线的方式,将复杂的图形转化为学生比较常见的几何图形,从而引导学生找到解题的思路.首先,教师先让学生思考图形中是否存在相似的图形,是否能够利用图形的相似性来解决问题等;然后,引导学生利用辅助线将图形进行转化,以找到相似的图形.比如,指导学生在DF上取一点G,使得CG∥AB,进而将图形转化为相似三角形,那么学生就可以利用三角形的相似性来证明AE·CF=EC·BF.所以,在遇到一些复杂的几何图形时,学生不能盲目地解答问题,而应该学会另辟思路,运用图形转化的思维,结合相关的辅助线,对图形进行转化,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三、转化思想在解答初中函数问题中的运用

转化思想有助于学生深入剖析函数问题,并将有利于将函数问题简单化,进而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但是,教师想要学生形成良好的转化思想,就必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函数问题中总结经验,分析转化思想的运用方式,才能让学生真正领会转化思想的作用.所以,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们进行互相的分析,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进而找到转化思想的运用方式.

以下面这道函数问题为例:一次函数y=-x+2与y=-8x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如图所示),那么A、B两点坐标为.

在这道题目中,涉及到了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等问题,学生必须找到这两个函数的关系,才能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其中,教师仍然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转化思想,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将这两个函数转化为已学的方程知识,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比如,在上述问题中,同时讲到了y=-x+2与y=-8x这两个函数,而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就是这两个图象相交于A、B两点.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利用这个共同点,分析是否可以将这两个函数转化为具体的方程组,是否可以利用方程组来解答这道函数问题,从而求出A、B两点坐标.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互相分析和交流解题的想法,促使学生可以深入探究这两个函数之间的关系.这时候有些学生会提出利用方程组来解答问题,但是却忘记方程组的解题步骤,而有些学生仍然记得如何解答方程组,那么学生之间就可以互相合作和学习,进而快速地解答方程组.如解以下方程组:y=-8x,y=-x+2.

学生们可以互相帮助,共同对方程组进行解答,解得x=-2,y=4或x=4,y=-2.最后得出A(-2,4)、B(4,-2).通过将函数问题转化为解方程组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迅速找出问题的答案.如果学生不懂得应用转化思想去解决这道函数问题,势必会耗费很长的时间去寻找函数问题的答案,从而走入解题的绝境,最终浪费大量的解题时间.所以,对于这类涉及多个函数的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们利用转化思想,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函数性质及特点,去寻找函数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建立相关的方程组,从而在等式中提取有价值的函数信息,进而快速地解答函数问题.同时,教师也要督促学生自觉寻找函数问题中的关系,并懂得挖掘函数中存在的知识点,以决定函数问题的解题方向,使得学生懂得新旧知识的衔接,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了解转化思想的运用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十分必要.因为转化思想不仅是一种数学解题思路,也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思维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答不同的新问题.所以,在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转化思想的引入,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解题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可以专注于整个数学解题过程,进而不断积累解题的经验,从而提高数学解题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袁绍建.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9(24):136-137.

[2]陈胜清.初中数学课堂中解题教学的探析[J].青年时代,2015,34(13):266.

[3]彭燕.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4):137.

[4]王小庆.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读题的指导[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37(18):23.

[5]朱田力.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对学生读题的指导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8(16):126.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运用方式转化思想解题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谈谈案例教学法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让学生思维在课堂上“绽放”
转化思想在多元函数微分学教学中的应用
微视频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小学语文高年级自主预习能力培养
巧用比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