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忠小橘”的脱贫密码

2020-09-10高维微

今日重庆 2020年8期
关键词:忠县橙汁柑橘

高维微

核心阅读:在忠县,永丰镇石丰村贫困户邓华国一家,靠家门前的50亩柑橘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涂井乡友谊村,村民马和里只要有空就会到村里的柑橘园务工,加上自家开的农家乐收入,一年有lO多万元收入;新立镇双柏村,重庆三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这里建起了一个1700亩的“春见”柑橘园,还从四川眉山“挖”来了管理技术人才蔡兴海;乌杨工业园区,李友芳夫妻俩和很多返乡的打工者一样,在园区的柑橘加工企业就近务工……

忠县,一座名副其实的“中国柑橘城”,全境种有3 5.6万亩柑橘,已形成“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的“产加销研学旅”完整产业链,柑橘综合产值超过36亿元,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7月底,忠县新立镇中岭社区,从高处的观景台俯瞰,眼前近70亩彩色水稻拼出了“中国梦”“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等字样,旁边还拼出了一个柑橘卡通形象,那是忠县柑橘公共区域品牌的吉祥物“忠小橘”。

彩色稻田周边,绵延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橘海。当地村民告诉我们,“等到10月收获的季节,树上黄澄澄的,喜庆得很。”

“有柑橘,我家就夸不掉”

忠县有悠久的柑橘种植传统,“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是重庆市唯一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

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忠县的柑橘却卖不上价钱。“老品种柑橘品质差,没人买。后来改种加工果,不愁销路但价格低,散户赚不到钱。”永丰镇石丰村村民邓华国说。

种柑橘挣不到钱,邓华国和其他村民一样,选择到外地打工。2014年,邓华国的儿子邓德伟患了尿毒症,一家人才无奈返乡。

给儿子治病让邓华国花光了积蓄,还欠下不少债,成了村里的贫困户。为摆脱贫困,邓华国把目光重新聚焦到家门前的柑橘树上,他从外出务工的亲戚手中接管了50多亩柑橘林。

“没想到,这些过去卖不起价、砍了又可惜的柑橘树,让我有了脱贫的底气。”在永丰镇农技人员的指导和建议下,邓华国和妻子通过高低换种,逐步将加工果改种为近年来颇受欢迎的“春见”品种。每到柑橘防治病虫害的关键节点,永丰镇经发办干部岳良平都會到邓华国家,手把手教他柑橘种植技术。

去年,邓华国家的“春见”迎来丰收,3000多斤鲜果为一家人带来了1万多元的收入。尚未完成改种的加工果,虽说售价不高,但也有几千元的收入。

“这是我的新装备,以后可以开着去巡山。”邓华国带我们来到他家柑橘林的最高处,那里停放着一辆崭新的小型农用机车,“这一片柑橘林都是我种的,今年进入丰产期的‘春见’比去年耍多,我估计能赚4万块钱。”

邓华国的柑橘林里,有几株柑橘树很特别,树冠的一半枝繁叶茂,另一半却很稀疏。邓华国告诉我们,那是他儿子邓德伟的试验田,“他生病后干不了重活,就琢磨起柑橘种植技术。这是他做的对比实验,检验在网上学来的柑橘嫁接技术。”

“再过几年,我的柑橘一年能有10万元收入。”邓华国双手叉腰,看着对面半山腰的高速公路说,“有柑橘,我家就垮不掉,你看我这里风景多美,等我把柑橘种好了,还可以搞农家乐让客人来采摘。”

邓华国一家仅仅是忠县柑橘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的缩影。如今,柑橘产业已经成为忠县特色高效农业、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带动了全县1.6万户贫困群众人均年增收13500元。

“收入不少,换不担心收成”

在邓华国和很多柑橘种植散户眼里,加工果因为种植规模小、收益不高而被视为鸡肋。然而,一些种植大户却把加工果当作香饽饽。

忠县果业发展中心主任熊长春告诉我们,加工果在行情最差的时候,也能保证每吨400元的利润。

“很多外地农业公司都希望在忠县建加工果种植基地。加工果管理成本低,产量高,尽管售价不高,如果大规模种植,赚头还是不小。对当地村民来说,一方面有土地流转收入,另一方面还有就近务工的岗位。”熊长春说。

涂井乡友谊村的马家山坡,就有一家公司承包的2000亩加工果果园。这片果园年产加工果3000吨,全都销售给了当地的橙汁加工企业。

村民马和里开着一家农家乐,不过干惯了农活的他还是坚持以在果园务工为副业。“我一年做两百多天工,再加上土地流转收入,也有两万多收入。”

同村的村民敖丰英种有280多棵柑橘树,前些年她家是单干,一年收入有3万元左右。如今岁数大了,干活有点力不从心,她就把自家的土地流转给了果园,自己在果园打工,“现在的收入不少,还不担心收成。”

在新立镇双柏村,重庆三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也承包了1700亩的“春见”果园。近段时间,果园每天都有60多名务工人员,村民黄万碧就是其中之一。黄万碧说像他一样懂点技术的工人,一年能拿到5万元。

全产业链带动增收致富

蔡兴海是“三甲生态”从四川眉山“挖”来的技术人才。下了班,他又骑着摩托车来到“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观景台。

“我的梦想是打造一片和这里一样的柑橘林,不过我要学的东西还不少。”蔡兴海说,“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正在打造一个智慧果园。智慧果园核心示范区搭建有10亩智慧大棚,温度、土壤、光照等都通过智能化管理调节,这让蔡兴海羡慕不已。

“这是一次智能尝试,我们想试试现有的管理技术,能否培育出大小一致、口感一致的超级精品柑橘。当然,最终还要看有没有大规模推广的价值,能不能为当地村民增收。”熊长春说。

“柑橘规模看赣南,柑橘技术看忠县”,这句话流传了十多年。如今,忠县的柑橘技术不仅在田间,而且贯穿“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的“产加销研学旅”完整产业链——

这里,不仅有国内第一个规范化种植的加工橙类生产园区,还有中国水果行业首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柑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仅诞生了第一株脱毒容器育苗,还生产出了第一杯非浓缩还原橙汁,实现了柑橘皮渣无害化处理……

不断延伸、完善的产业链条,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工作机会,不仅有农民,还有流水线工人。李友芳夫妻俩正是其中之一。

位于乌杨工业园区的重庆鲜果集橙汁有限公司车间里,选果工李友芳正和工友们查看加工果质量。“我每天工作8个小时,一个月有3500块钱的工资。”家住乌杨镇的李友芳告诉我们,她丈夫也在园区里的另一家橙皮处理厂工作。

在忠县,从家庭农场、大户、专业合作社,到农业企业、大型加工企业,柑橘产业的产值超过36亿元,全县有二十多万人从事着柑橘相关的产业。

目前,忠县还着手打造全国柑橘交易中心,让全国柑橘通过电商平台快速、高效流通,让科技带动更多人增收。

猜你喜欢

忠县橙汁柑橘
巴西橙汁供应商CITROSUCO西澄打造首届“橙汁节”,开启“橙新生活”新风尚
完形:橙汁真美味
来杯橙汁吧!
柑橘家族
自制咸柑橘润喉去火
阿尔及利亚将实现柑橘自给自足的目标
印度柑橘产业不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