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企业会计金融工具的应用研究
2020-09-10承雯琦
摘要:伴随当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国内交流沟通更为方便快捷。并且从中国开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行业逐渐对外开放,国外诸多金融工具产物在我国大量涌现,而且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国外金融工具的兴起给我国社会企业带来诸多益处,使企业理财形式更为丰富多样,然而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本文简要阐述了企业会计金融工具的含义与企业会计金融工具具有的特征,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企业会计金融工具的作用与影响,并提出互联网时代下企业会计金融工具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会计;金融工具;应用;作用;影响
引言
现如今,中国金融工具市场仍然处在起步时期,还无法和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并且目前会计理论体制对我国金融工具市场发展存在巨大的妨碍作用,在现实运用进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故而本文针对互联网时代下企业会计金融工具的应用进行研究,期望有助于企业的良好发展。
一、企业会计金融工具的含义
企业会计金融工具的含义在2017年就进行相应修改修订,在金融工具的有关会计要素的明确、记录、计量以及报告等多方面均产生了极大变化。在企业会计第22号准则修改后企业会计工作对于金融工具的划分更为仔细严谨,对于金融工具的概念亦实行多次修改修订,在公布新准则的开展进程中获得较好的会计核算和监督成效。通过对企业会计第22号准则的了解,金融工具即指在其中一方确定为金融资产,在另一方生成权益性工具或者金融负债的相关金融合同,社会企业可通过自身对金融工具现金流量和企业业务管理形式存在的差异,把金融资产划分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且变动当月的亏损或者盈余、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并且根据公允价值尽量其他各项综合收益与以摊余成本计量三种,并且针对不同种类的金融资产运用不相同的会计计量形式,制定不同的会计科目实行对金融资产的记录。
二、企业会计金融工具具有的特征
(一)归还期不同
归还期即指借款人在得到借款初期,一直到全部借款均归还后所经历过的全部时间,并且各种金融工具往往均具备对应的归还期限。然而,亦存有一种永久债务,此种债务需要借款人员明确没有时间限制的支付相应债务利息,然而一直不需要归还本金,并且银行存款可以随时实行换取,没有实际归还期限。
(二)流动性特征
流动性即指资产可以以一个科学合理的价格全部变现的功能,金融财产在变成货币时,本身实际价值不会受到任何损失。在各类金融财产中,将货币排除之外,其他均具备非彻底流动性。一些金融财产在未达到规定时间如果想转变成货币,则应实行对应的交易开支。一般来讲,如若经营工具具备以下两点特征,既可以具有极好的流动性能,首先,金融财产的相关债务人员具有较高的信用度,以往在自身债务归还的过程中可以履行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其次,债务规定的时间较短,使它担任市场利率的价值和作用亦相对较低,在提现过程中所受到的经济损失就可以获得大大降低。
三、互联网时代下企业会计金融工具的作用与影响
(一)企业会计金融工具在现实应用中的功能
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企业会计金融工具的运用,首先能够高效降低企业各种风险,提升经济收益。金融工具获得广泛运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能够达到规避风险、降低风险的成效。无论是社会企业或者个人均可运用金融工具来正确合理判断存在的各类风险,并且在这一前提下通过对自身承担风险能力的了解,合理正确分配资金,还可以根据广大用户的一系列需求提供个人定制产品。其次,产生相应的投机行为,因金融工具具备衍生性、杠杆性以及风险性的特点,因此投机者可运用诸多机会投进极少成本而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与此同时,应当重视在这一进程中会存有极高的风险,而投机者运用转移风险的方式而获得极高收益。其次,价格发现的作用,即是供给人员和需求人员运用公平竞争而获得的市场价格,此种价格对供给者与需求者均具备相应的引导功能,亦能够保障社会金融市场产品价格不会产生很大波动。最后,有助于降低成本资金支出,人们运用金融工具能够在支出成本较低时高效解决各类风险,即是企业会计金融工具保值作用的充分体现,是出现大量投机者的关键原因。
(二)企业会计金融工具和企业要素的关系
伴随当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会计金融工具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在企业会计金融工具快速普及的背景下,企业会计在操作过程中的资产和负债遭受到极大影响。在以往发展阶段,人们始终把资产作为社会企业交易所创造的经济利润,在社会企业合理科学应用的前提下为其创造更多、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而且,應明确金融工具在企业会计中的位置,现如今,会计操作仅仅需要对之前的交易行为进行负责,不用对未来有可能产生的交易状况担负相应责任。金融工具不包含以产生的交易行为,是针对未来固定阶段内社会企业经济收益增减的一种预测,因此不仅应引进合同做法,还应当获得相关部门的确认。金融工具主要用于会计要素计量,在以往很久一段时期内,会计计量行为主要根据现实成本,全面呈现出企业各项业务在运行中应将交易过程中产生的现实成本作为标准。如若在完成对应记账操作之后,未获得相关部门的许可是不可以进行变动的。金融工具是针对双方权益以及义务的一种规定,然而真实交易还未出现,故而不会存有实际成本。
四、互联网时代下企业会计金融工具应用策略
(一)重新界定会计要素定义
在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对于目前中国会计要素定义展开重新界定,扩充并延伸会计要素的内在价值与内在意义。无论是正在进行的交易事项,还是日后要展开的交易事项,均应当把它融入其中,如此既可以使有关影响获得高效解除。在社会企业的财务报表中,亦可以顺其自然的将金融工具交易融入其中。
(二)明确会计要素计量准则
金融工具是创建在社会金融市场上的,金融市场具有的各种影响定会使起价格产生变化。但是公允价值能够让此种问题获得高效解决,其不但能够把金融工具存有与公允价值有关的变动信息在恰当时提供出来,还具备十分便捷、快速的信息获取方式。
(三)完善会计要素确认指标
因在金融工具实行交易的进程中,无论是风险或是报酬均存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故而,需要根据以下标准来实行初步确认。第一,把全部实质性的和资产或者负债相关的风险与报酬均交给企业。第二,社会企业所得到的资产,无论是成本还是公允价值,或者事先判断出的负债资金量均可以获得高效计算。在产生合约的日后交易时,不但需要把相关资产与负债存在的风险以及报酬交还给企业,还应当根据现实的用量化还详细记录其具有的公允价值。与此同时,对于已经履行、注销与解除基础业务或者权利,又或者是基础业务与权利到一定期限自动作废。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中国近些年各个金融市场持续涌现的各类金融工具,其发展一定会对中国会计准则产生相应冲击。并且,现如今中国诸多社会企业对其缺少相应认识,故而,在金融工具发展的进程中则需要对它产生的会计问题实行探究并进行有效解决,使其能够获得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娇. 企业会计金融工具的应用及发展浅析[J]. 品牌,2015(10):176.
[2]杨丽.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实施影响及对策[J]. 管理观察,2020(07):169-171.
作者简介:
承雯琦(2000—),女,汉族,河南周口人,学生。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国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