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作家阿城
2020-09-10张群
张群
01
阿城是谁?
阿城的身份不少,会的事情很多——是编剧,是电影美术指导,也做过电影评委,还会木工,能做木匠。
但阿城成名却是因为文学。
1984年,钟阿城的短篇小说《棋王》首发在《上海文学》,这一部14000多字的小说引爆全国,接下来《树王》《孩子王》,生生震动中国文坛,一时洛阳纸贵,钟阿城开始变得炙手可热。全国各地的编辑纷至沓来,纷纷向他约稿。有时一天要来好几拨,有时一拨要来好几次。
那段时间的钟阿城约稿太多,甚至没有时间做饭。每次吃饭都是吃方便快捷的面条。他更是迷恋上了香烟。一个大陶瓷碟做成的烟灰缸中总是满满的烟头,以致于有朋友看不过去了,告诫他不要抽太多的香烟,对身体不好。但是一贯对朋友言听计从的钟阿城,这一次却没有听朋友的忠告,依旧一只手写着约好的稿件,一只手夹着香烟,乐此不疲。
多年之后有人请他谈创作《棋王》的经过。他平静地说,其实那只是一篇随意的作品,自己根本没有耗费过多的精力,只是花费了三到四天就完成了创作,自己也没有想到会引起轰动。而据后来钟阿城的妻子回忆,《棋王》的创作阿城甚至还没有花费到四天的时间。
后来得了诺奖的莫言,那时还在读书,眼里没几个看得起的,但是阿城把他彻底征服:那时他在我的心目中毫无疑问是个巨大的偶像,想象中他应该穿着长袍马褂,手里提着一柄麈尾,披散着头发,用朱砂点了唇和额,一身的仙风道骨,微微透出几分妖气。他是个想得明白也活得明白的人,好話与坏话对他都不会起什么反应,尤其是我这种糊涂人的赞美。当时文学系的学生很想请他来讲课,系里的干事说请了,但请不动。我心中暗想:高人如果一请就来,还算什么高人?
02
阿城的人生选择似乎总是出人意料。
第一条,就是当红之际,飘然归隐美国。
80年代成了炙手可热的红人,评论界、读者好不热闹。他自己呢,却一点不贪恋名利,悠然飘往美国。
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阿城自己事后说,不过是因为当时在美国更容易找工作,比较好养活自己。
安身立命,阿城说安身在先。
结束十一年知青生活,回城之后,好多知青发现城市容不下他们。十多年不在这个城市,没有人脉,哪里找得到工作?三十多岁的人,什么都没有,在父母家搭个行军床,每月还要父母给一两块钱零花。不能自立,在这个城市生活的耻辱感特别强。阿城到美国去了,一看,唉,这地方好,打工不必认识谁,好活。于是就留下了。
到美国做的是什么工作呢?打短工,给有钱人家遛狗、刷墙……因为不需要用脑,回家之后留着脑子继续“摸摸想想”。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也是如此。
远离华语写作圈的阿城,不受诺奖、国内评论界、文学圈的裹挟,没有为了养活自己,努力写出畅销书的压力。这种超脱使得他的语言、思想都抱持着自己独有的风格。你一看就知道,这是阿城的东西。
03
至今提起阿城,大家知道的多还是他的小说。阿城自己却不怎么看中这个。他觉得小说就是讲故事,人人都能讲,只是讲得好不好的问题。所以,阿城心里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过作家,而是称自己“失足文学青年”,更没想靠小说扬名立万。阿城写小说,大概是偶然来了闲情雅致,才会把他脑子里的故事写出来。
冯唐一直嚷嚷着要用文字打败时间;阿城却可以因为自己的电脑坏了,说不写就不写了,这得看得多开啊。
可以说,这些年阿城笔头真正出来的,不及他脑袋里闪过灵光的十分之一。他也似乎根本不珍惜自己的才力,总是将灵机妙语就那么随意讲出。
王朔、陈丹青、朱天文心心念念,口口称赞的莫不是:听阿城聊天,那真是一种天大的享受!
王朔讲过一个故事:在美国的时候,大家经常聚会,阿城叼着个烟斗,即使低着头不说话,也总是人群的中心。等到他一开始讲话,那个精彩,同去的女生笑得神魂颠倒,几个星期还心心念念。而且阿城可以十几年夜夜讲,丝毫不带重样。
04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自29岁决定写小说起,他的一切就为了写作而存在。他跑步、戒烟、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写作,雷打不动。陀螺一样地一直转了几十年,一直到现在。阿城的活法和村上不太一样,他更重视活着的这个过程,写作只占据了一小部分。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织布、种植、木匠、摄影,都达到了可以养活自己的地步。平时也研究青铜纹理、东北萨满、大麻与巫术、庞德和艾略特。对物质这方面也看得很淡,基本都是够用就行:“我的生活指标要求也不高,我也不需要有个房子,或者有个多好的车,跟我在乡下插队的生活比,这已经是非常好的生活了。”
王朔的一句话一针见血:“这个人对活着比对写文章重视。”
05
许多和阿城接触的人说,阿城最吸引人的除了博学、睿智,还有他的心态——从他的言谈中真的可以感受到一种叫“Inner Peace”的东西。
《八十年代访谈录》里,查建英问阿城出国后有没有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国内别人都知道你,你很出名了,国外一个人都不认识你。查建英问的是得失心。
阿城说,不啊,我还高兴,因为常识还在。到了美国才知道,边缘是正常的,没人理你是正常的,大家都尊重对方的隐私,这是个常识。所以在外国,我反而心里踏实了。他说自己的生活轨迹跟大部分中国人一样:找工作,结婚,生子。这样的经历不超出任何中国人的想象。
“大家怎么活过,我就怎么活过。大家怎么活着,我也怎么活着。有一点不同的是,我写些字,投到能铅印出来的地方,换一些钱来贴补家用。但这与一个外出打零工的木匠一样,也是手艺人。因此,我与大家一样,没有什么不同。”
有记者采访他,问了这个问题:即使您过去一度因为家庭背景无法考进大学,等到考试恢复了亦不动心,仍旧选择过着“闲时写写画画”的日子,我们很好奇您的生命态度或价值观是什么?
阿城回答说:“我过日子的方式是过程形态而不是目的形态──目的形态常常会造成所谓的死不瞑目。其实你看得多了,看事情就比较宽、不会那么绝对,你也就不会变成任何观念的人质。”“我知道什么是底线。无非是,如果现在天下又乱了,我又回去种地去,不就是这样吗?没有什么可怕的。而我是有受得了的苦,有享得了的福。”
06
他看得就是这么通透。
阿城说:“知识结构决定你。”他练的是童子功,从琉璃厂的旧书店就开始了。
怎么才能达到这样的通透境界呢?我们现在开始还有可能吗?阿城的建议是“素读”,就是不带你的意见去读。就是认真听别人把话说完了,理解了其中的意思,之后再去批判。
我们现在都习惯批判性地听别人的话。别人说了没两句,你就说:“哎,你这个说的不对。”急于表达,这样并不利于彼此的理解与沟通。交流的前提是必须知道别人完整的东西,否则我们学到的东西就会少。
读阿城真正的意义,大概就是能开阔你我的眼界,让人知道文学、艺术这些东西跟人生之间的关系,它是可以依赖的。
如果能像阿城一样“游于艺”,你可能会把人生过得更好。
责编:何建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