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疫情中地方会展产业的现状探析

2020-09-10魏志宇

商展经济·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疫情

魏志宇

摘 要:受疫情影响,会展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疫情后如何重启、生存。通过参加四川国际会展高峰论坛以及结合会展业当下的现状针对疫情所带来的影响,形成几点思考与认识:疫情中,会展从业人员被迫在家,应当充分利用时间提升自我;会展相关场馆在复工复产后,应向大众公示防疫消杀的相关信息,同时会展企业应当积极引进新技术,促进会展业在后疫情时期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疫情  线上培训  安全演练  线上办展

中图分类号:F713.83 文献标识码:A

新冠肺炎属于不可抗力因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国内众多行业产业面临停摆或暂停相关经济活动。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各行业开始有序复工复产,然而,新冠肺炎在全球多地爆发且具有传播速度快、不可控及难以预测等特点,使众多国际产业被迫暂止,许多国际会展活动都将取消或延期。例如:澳大利亚墨尔本建材展览会、马来西亚水处理展等。有专家学者曾提出会展产业因疫情处于停摆状态,会展业被按下暂停键。在这样的表述中其实不够严谨科学,疫情中通过互联网所进行的线上会展活动不在少数,不断对线下实体会展进行补充与完善。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众多会议活动开始依托线上互联网技术频繁活跃,并促进办公方式由线下到线上的巨大转变。因而,会展产业以及会展活动并非完全停摆或暂停,应当表述为会展产业由于疫情所受到巨大的影响和冲击,部分会展活动面临取消、延期,或在线上举行,并在疫情后应当如何复苏与恢复发展为正确的表述。在2020年3月26日—27日参与四川国际会展高峰论坛后,根据与会的专家学者、行业产业领导的分析与调研,并结合实际讨论情况,对疫情中会展业应当进行的工作产生以下几点思考与认识。

1 会展从业人员应充分利用时间,补充自我短板

由于疫情的爆发,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政府号召,众多会展从业人员在家休整待业,等待复工复产。在四川国际会展高峰论坛中有专家曾引用著名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经典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预示当下会展业应当树立长远眼光,才能在后疫情时期抓住机遇,快速发展。会展从业人员封闭在家被迫拥有大量时间,会展业应当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改善当下会展业的紧张局面以及寻找发展新路径,才能减少疫情对会展业的冲击与影响。因此,充分利用封闭在家的时间将对行业产业发展、个人能力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

会展从业人员因疫情爆发而被迫长期待业在家往往会产生担心薪资、裁员、何时复工等忧虑问题。会展企业要想维护员工队伍的稳定,应具备内部思维,建立内部培训体系,提高现有员工素质,培养内部员工[1]。会展相关管理人员应当鼓励员工及时总结与学习国内外大型、著名的会展活动,进一步了解产业加现状,寻找发展新路径。在疫情中,会展企业与行业协会应当及时开展线上培训,提升会展从业人员的能力,做好心理疏导,了解其内心想法与实际困难,开展力所能及的帮助工作。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疫情对会展业带来的影响,寻求特殊时期促进会展业发展的办法和对策。根据长春会展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数据信息显示:长春市贸促会在疫情中广泛开展线上培训活动,为会展从业人员带来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同吉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长春市会展人才培训基地)面向全市会展企业、协会、院校、场馆、酒店、媒体及其他周边产业等相关单位,共同组织开展“长春市会展业高级经理人线上业务能力培训”活动。同时,依托“长春会展在线”微信群,定向邀请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国际展览业协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大学等近20位全国会展业界专家、学者以直播、资源分享、在线研讨、业务讲座等方式,开展会展专题业务培训,探讨疫后产业发展模式。行业协会在疫情中应采取相关活动积极服务企业,比如长春市贸促会通过线上开展的交流活动自2020年2月以来已经持续20余场,受到行业产业的广泛认可。

管理者面对疫情的巨大影响时,应当思考如何生存和拓展业务渠道。会展产业在稳定现有员工的基础上,应当加大人才培养与人才引入工作,青年人才的创新创意想法能够影响会展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会展从业人员的知识理论水平能够在今后工作中影响工作效率与工作方法。同时,会展业也应积极担负起社会责任,减轻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进行人才招聘与吸引工作。作为管理者在疫情中应当稳住大局,制定方向,做好复工复产后的工作计划与时间安排。会展企业管理者还应开源节流,减少支出,积极开拓业务收入新渠道,积极与客户保持密切联系,稳定合作关系,协商会展复苏后开展工作的具体细则,为复苏做好准备工作。

2 防疫消杀信息公开公示与疫情安全演练

因疫情防控,会展活动延期或取消,众多场馆闭馆闲置。相关会展中心和会展场所只有暂停闭馆的通知,例如:长春国际会展中心自2020年2月6日发布闭馆消息后并未公开其他相关防疫信息,或準备复工复产的防疫计划,2020年3月10日长春市博物馆、伪满皇宫博物院恢复开放后也均未有相关疫情防控及消杀信息。疫情结束后,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或者其他区域,坚持定期消毒防疫的同时,应将相关信息通过新媒体、短视频、网页等方式进行公开公示。将消杀防疫信息公开公示能够提高观众对于会展场馆的放心程度,增加信任感,使受众愿意、放心的到达场馆,参与到会展的相关活动中。通过防疫消杀的信息公示,也促进受众对于场馆和会展活动的了解,方便宣传会展活动,能够提前做好线上宣传与线上引流工作。对于场馆而言,也将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风险能力,宣传平台,树立形象,带动相关合作。

会展产业复苏后,会展从业人员复工需要进行体温监测、日常消杀等工作。当会展业重启时,场馆应提前制定好防疫消杀工作的具体细则。明确防疫消杀具体工作职责,在特殊时期能够更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员工间工作冲突,充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长春国际会展中心是集展览、商贸、会议、科技、信息、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中心,占地以及建筑面积大,展位众多,并有占地面积11880平方米的室外展场,其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结构合理,具有承办大型国际博览会、全国性贸易洽谈会的能力。场馆管理者应当做好准备工作,开馆后防疫消杀物品的估算与购买问题同样面临严重考验[2]。所消杀场馆的分配与次数问题同样需要进行规划,从多个角度减少成本支出,制定好工作计划,方便在疫情后能够尽快投入到正常的生产生活中,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疫情结束后,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场馆和工作人员的应急演练和区域布置。疫情演练能够在演练过程中发现问题,在场馆使用和进行会展活动时能够尽快步入正轨,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吉林省部分高校,例如吉林艺术学院根据学校实际特点制定应急演练方案,从模拟环节、人员设置、任务分工、区域划分等进行部署和要求,全面筹备防控演练。高校模拟学生返校与上课、就餐、住宿的日常环节,教职员工的办公,管理的方式演练,对于会展场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会展场馆在即将重启时,可进行观众进场模拟演练,通过体温监测,活动通道的设立,加强会展业的抗风险应急能力。同时会展活动因人员密集、流动性强的实际特点,应在场馆中建立人员责任机制,落实具体分工,建立临时隔离区域等应对措施,解决会展活动进行时观众发热等实际问题,通过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提升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切实保障观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会展场馆自我内部演练,建立应急措施,严密筑牢防控一线,为会展业重启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3 寻找新方式,开拓新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5G技术的普及与交融,会展产业面临转型升级与技术的融合交流。疫情期间可结合会展产业的实际特点,公司实际情况,会展活动的内容文化内涵,开展技术性的学习与引进,进一步促进会展业模式创新。从而促进会展业各个环节呈现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态势,并与其他业态融合发展,模式不断创新[3]。根据数据显示,在疫情期间相当一部分会展活动开始依托于互联网开展线上活动,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对会展进行补充与完善。即便没有此次疫情或不受疫情影响,会展业的创新与转型也势在必行,新冠肺炎疫情不过是加速会展业的创新发展。在特殊时期,线下实体会展活动面临暂停,线上会展成为破局发展的“被迫”选择。通过科技所进行業务赋能,促进“云展会”的快速发展,加速5G、直播、全景VR等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与引进,在“面对面”到“屏对屏”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利用好新技术,不仅能为企业拓宽营销渠道、增强抵抗风险能力,企业和会展主办机构也能抓住机遇修炼内核对未来会展模式进行新的探索,早日完成“线上+线下”的联合升级,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良好的竞争优势。商务部办公厅2020年4月13日发布《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创新展会服务模式 培育展览业发展新动能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加快推进展览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在当前线下展会暂不开展的情况下,积极支持企业线上办展、线上参展;鼓励积极打造线上展会新平台;推进展会业态创新,积极引导、动员和扶持企业举办线上展会,充分运用5G、VR/AR、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举办“云展览”,开展“云展示”“云对接”“云洽谈”“云签约”,提升展示、宣传、洽谈等效果;促进线上、线下办展融合发展。在发布通知之后,会展业备受关注的第127届广交会采取创新发展,首次将完全以网络形式进行举办。但是线上会展活动同样需要多方面的介入与普及,例如参展商加入、技术引进、线上引流的方式方法等,需要不断地摸索与完善,为传统实体线下会展的转型升级做好准备工作。第127届广交会依托腾讯建立的直播平台、数字建设等,促进会展业线上完成展会对接,沟通洽谈,交易往来等。第127届广交会的创新发展作为会展业的风向标,将会影响会展业依托互联网与数字技术进行转型升级,形成会展业发展新思路[4]。

通过互联网、数字建设、5G技术等深入融合,会展业的发展方向将面临转型升级,应当突出会展“智慧+垂直”的趋势,从会展服务上带来巨大改变,打造会展融合发展的空间载体,构建会商旅文等融合业态,形成消费新动能。打造购物节、时装周、旅游嘉年华等联动项目,形成会展与其他行业双向融合联动的发展格局[5]。针对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商务部曾表示支持企业网上参展主动抓订单。因此,依托互联网技术等开展线上展览是传统会展业的创新与转型,在订单服务与关系洽谈中,显示出新技术下的快节奏与高效率。受到参展商与场馆的成本、可使用资金等因素影响,因此在技术引进方面也具有众多制约,会展业在技术的选择上也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考量,以形成线上会展活动对线下实体会展活动的延续、补充与完善的会展发展路径。

4 结语

新冠肺炎危中有机,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会展业将迎来新的机遇。因此,会展从业人员应充分利用被迫在家待业的时间,提升自我,丰富自身知识理论水平;会展管理人员根据当下实际情况,拓展业务渠道,稳定合作关系,对员工进行线上培训与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等;复工复产后及时做好防疫消杀、信息公示以及疫情安全演练等;同时在面对会展业的转型升级时,尝试引进新技术,以“技术+内容”作为会展转型升级与恢复重启的有力路径。但是面对国际会展环境也需要更进一步冷静分析与客观对待,国际市场波动较大,疫情不确定因素较多。国际会展同样迫切需要考虑受到疫情下如何重启、生存、采取怎样的补救措施等基本核心问题。春已至,请共同努力,创造和迎接新的机遇与平台,期待会展业的恢复重启与创新发展,期盼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早日战胜新冠肺炎疫情!

参考文献

吴海燕.会展企业新老员工培训方案设计[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04).

方向东.疫情之下,会展业何时能够复展?[J].中国会展,2020(07).

郭枫.第十六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  中国会展业不断壮大  数字化创新促转型升级[J].中国对外贸易,2020(02).

李中闯.会展业重启的“按键”是会议?[J].中国会展,2020(07).

建真言献良策  抗疫情促发展[N].各界导报,2020-03-13.

猜你喜欢

疫情
疫情中的“梦境”
中小学学生该如何做好疫情防护
疫情中的我
抗击疫情
万众瞩目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被疫情改变的成语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