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特征对南北方皮影艺术的影响研究
2020-09-10黎青甄小丽
黎青 甄小丽
南北方皮影艺术在明朝之前的风格全国趋同,明清之后,由于民俗文化的繁荣发展,皮影戏也在南北地区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具体在工艺造型、艺术题材、唱腔唱曲等方面,与当地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气候环境等地域特征相融合,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皮影戏艺术。其中,以“湘潭纸影”为代表的南方皮影,与以“华县皮影”为代表的北方皮影有着明显的南北差异。
【关键词】南北差异;湘潭纸影;华县皮影;地域特征
中国皮影在历史中曾经是巫术展示的一种手段,曾经是佛教传播教义的一种途径,也一直是民间大众的娱乐艺术。普通老百姓看皮影戏,不仅是娱乐消遣,更是学习礼仪廉耻、孝悌忠义、中庸之道、历史故事、节气习俗等华夏民族文化。南北方的影戏在大同上存小异,传达的文化是相同的,而在南北地域特征下的气候环境、语言文化、历史文化等影响下,其工艺造型、艺术题材、唱腔唱曲等方面又各有不同。
一、南北气候影响下的皮影工艺差异
(一)南纸北皮的材料差异
中国近代皮影造型的演变基本上是以古代中原影戏的“素纸雕镞”造型为根本,分别向南、北、西三个方向流传,经过长时期与当地文化、民俗融汇而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貌,各地皮影造型呈现着五彩缤纷的艺术特征[1]。
陕西地处秦岭淮河一线西北部内陆腹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秦、西汉、隋、唐皆在此地。多为山地平原地貌,地跨北温带和亚热带,整体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干夏润。有平原、有山地,有利于发展畜牧业。陕西地区的牛羊较多,“华县皮影”的制作原料尽可以采用牛皮或羊皮,动物皮料材质相较于最早的影偶材质素纸,更易于永久保存,且取材方便[2]。
湖南湘潭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湖南中南部,多山地、丘陵地貌,水资源丰富。常年有大量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夏季湿热、冬季阴冷,常年需做好防潮防湿工作,以免衣物、贵重物品发霉损坏。由中原流传的到湘潭的皮影,在湖南湘潭的这种气候情况下,皮制的影偶保存不善,很容易毁坏。在元末官翰林直学士吴伯清的开创下,应对当地的气候,对制作影偶的原材料进行改造,使用八层麻纸作为影偶的原材料,不易受潮且利于保存。到现代,除了使用麻纸,同时结合赛璐璐透明版材料制作,更加方便快捷[3]。
(二)南大北小的体积差异
“华县皮影”的影偶人物高约一尺(约33厘米),五分正侧脸,大头突额,色彩艳丽,图案精细。影偶的颈、肩、腰、肘等十处有轮盘牵绳,活动自如。陕西华县自古地处京畿重地、礼仪之邦,且皮影戏诞生之时是为皇室宫廷服务,为了迎合皇室贵胄的审美,在造型和制作工艺上较为精美、雅致(图1-1)。在大小上,由于使用的是动物皮,材料的延展性局限影偶的大小[4]。
华县的影偶通常以五官反映人物性格,如意平肩和皱眉区分阳刚和阴伪,丑角多用圆嘴、吊眉,形象夸张诙谐。大头突额是描绘北方人的面部特征,维度高、海拔较高,鼻梁高,呼吸系统扩大,有利于呼吸,所以北方人的鼻子也普遍挺拔。中国人有相面之说,“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这里的天庭,指的就是额头。额头饱满寓意有好的运气。华县皮影充分传达了中华传统的美好寓意[6]。
“湘潭纸影”的影偶人物高约60厘米,八层麻纸较好塑形,加上“大”、“满”自古以来就是美好圆满的寓意,所以“湘潭纸影”的外形上比“华县纸影”大了将近1倍。镂刻图案和精细程度较华县皮影简单,在地理上,湖南湘潭远离政治中心,地处荆楚之地,沟壑纵横、交通不便,发展较为缓慢。皮影戏流传到湖南地区,主要是供百姓娱乐、祭祀的作用,且当地皮影戏从业者文化水平有限,影偶的制作相对简单[6]。 (图1-2)
20世纪初,乾隆年间,纸影传承人将传统的五分脸改成七分脸,当代,“湘潭纸影”第20代传承人吴升平独创“面部提拉机关”、“吹胡子瞪眼”绝技,使纸影戏表演更加生动、精彩。头部和头盔是分开的,可以搭配不同的头盔,通过脸、头盔分辨是哪个人物,可塑性高。湖南人性格直爽、自信,与人沟通交流要面对面,“湘潭纸影”的独特影偶人物脸部设计,在视觉上比北方的更生动,在情感上更亲切[7]。
(三)南繁北简的制作工艺
1.“华县皮影”制作流程
在冬季,牛肉和羊肉有祛寒的功效,所以陕西人民爱吃牛肉、羊肉。影偶制作上,有着较为丰富的原材料,且影偶制作艺人对于牛皮的处理较南方更有技巧。
选皮、制皮、处理、画稿、雕镂、染色、发汗、熨平、缀结,共9个步骤,由于选材使用的是动物皮,从新鲜的毛皮到影偶的原材还是有一段过程的。首先要泡皮、刮皮、绷凉、打磨,把牛皮的收缩性处理掉,才能进行画稿,然后使用“推皮走刀”法进行镂刻,使用尖刀和平刀:尖刀扎在皮子下的木板上,靠手的三个指头朝前推、朝后拉把牛皮推转;平刀走线即直线的轮廓用平刀雕刻。这里的影偶的头部和身体是一体雕刻完成的。最后再将皮料的水分蒸发掉,把13个部位缀结在一起就是完成了一个影偶的制作[8]。
2.“湘潭纸影”制作流程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自古以来,涌现出了很多优秀人物,而在创新上,湖南人也富有创造力。影偶制作上,放弃皮制原材,采用不易潮湿的麻纸,并在制作工艺上进行了多处创新。“湘潭纸影”的影偶外表看上去像皮制材料,但是实际上却是由麻纸制成。由于皮料有吸水性,在潮湿的南方不利于皮制影偶的保存,所以改用自制麻纸材质。纸影传承人按照特殊的比例调和米浆,用作麻纸的粘贴剂,将八层麻纸一层层均匀的贴合在一起作为制作影偶的底纸。然后制作正反两片影偶配件,使用双雕的方式把中间需要填色的部分刻出来。双雕即同时雕刻正反两片,需要非常大的耐心和技术,除了和北方皮影相同的雕刻刀外,湘潭纸影戏的传承人还使用一种圆弧形的刀,配合圆锉,便于在厚重的双层底纸上一次成型。这样的圆弧刀有不同的大小型号,统称为“异形刀”,异形刀法也成为“湘潭纸影”的一大特色。接下俩在正反两片中间放一层可涂色的白色绸缎或描图纸进行涂色、将两片镂刻好的纸板粘贴在一起,并继续細致雕刻,这里不需要两面都镂刻,只需镂刻一面,所以叫做单雕。将每个步骤做完后,再上一层桐油或清漆保证影偶不会受潮。
二、南北历史文化下的艺术题材
(一)南方综合,北方单纯的题材来源
皮影戏源于北方政治中心,最初是供皇室贵族娱乐消遣的存在,后来伴随着皮影从业者的壮大,和人口迁徙,皮影戏流传到南北各地。
“华县皮影”延续早期的题材风格,主要是在历史、鬼神、爱情方面,多为歌功颂德、伟大爱情等正面的形象。华县影戏现存约 250部手抄剧本。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渭南人李芳桂创作了《春秋配》《火焰驹》《紫霞宫》《香莲珮》《如意簪》《万福莲》《玉燕钗》《白玉钿》八大本戏;《玄玄锄谷》《四岔捎书》两个折子戏。 后来发展成大众艺术,在政治中心的影响下,具备大众娱乐、教化民众懂礼仪知廉耻等功能[9]。
“湘潭纸影”传承自北方皮影,并与当地的民俗、宗教相融合,吸收当地的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糅合当地俚语,形成独具特色的“湘潭纸影”戏。题材多为吉祥瑞兆、平安康宁、神仙侠侣。表达了当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载体。民间祈福祭祀、村社庙会、红白喜事、请神还愿,都是通过影戏来进行精神寄托 。结婚喜事要演《双驸马》《双喜临门》《麒麟角》;女子生子要演《双富贵》《洪家三子贵》《谭家三子贵》《潘阁救主》;新屋乔迁要演《四姐下凡》《龙凤阁》《借海兵》;丧期要演《杨家将》《长生乐》《还魂将》《诸葛亮吊孝》;祈祷平安要演《取长安》《杨四郎坐宫猜心》;举办庙会、請神送神,更是一定要唱几出纸影戏的。
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纸影戏一直是普通民众的各种节日、家庭大事件的必备元素,这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种依赖,尤其是在封建社会下,目不识丁的普通老百姓,通过看戏学习到一些礼义廉耻、历史典故。
(二)南方通俗,北方正统的题材风格
陕西“华县皮影”的政治因素、地理导致题材内容上比较局限,故事人物多为历史人物、神仙等正面的形象。如红事戏《八仙上寿》《王永拜寿》《大拜寿》等剧目;白事戏《刘备祭灵》《燕昭王祭灵》等。“湘潭纸影”远离政治中心,在不断的发展和传承下,题材内容更贴近普通民众的生活,湖南民间演出主要有四类:1“堂彩”,即红白喜事、生日庆典或祭祀活动;2“愿戏”,还愿、许愿,义主报答;3“会戏”,某神仙菩萨生日的特殊表演;4灾后谢神,比如瘟神,雷神,雨神等。《麒麟角》《双富贵》《借海兵》《药王登基》等剧目,贴近群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0]。
三、南北语言文化下的唱腔唱曲
(一)南北地方特色下的唱腔
“华县皮影”戏的唱腔是陕西独有的碗碗腔,以碗碗(一个铜质的无柄的杯子)、月琴为主,并配以二弦、胡琴、边鼓、梆子、唢呐等乐器构成。形成于清初,主要流传于关中、东府渭南二华、大荔一带,也称为东路碗碗腔。其唱腔板式齐备,伴奏独特性强,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其腔调融合了北曲的刚硬之声及南曲婉转之音,形成既擅细腻委婉、典雅清丽,又具有激昂奔放、雄健豪迈、刚柔兼济的音乐特点。
“湘潭纸影”戏以湘剧为主,唱腔分为四大类,即“南路”、“北路”、“高腔”、“昆曲(湘昆)”。以说唱为主,有湖南特色的《刘海砍樵》、《报恩府》、《满堂红》等剧。同时,俚语入戏,大量生活化的语句编排进纸影戏中,成为进可谈历史,退可话家常,雅俗共存的独具湘潭特色的纸影戏[11]。
(二)统一曲调的北方唱曲,分段曲调的南方唱曲
位于政治中心北方华县,南北沟通频繁,吸纳各地的优秀唱曲,结合陕西当地的唱曲,形成独具特色的碗碗腔唱曲。“华县皮影”一出折子戏,通篇是一样风格的曲调,和谐统一。音乐节奏复杂,旋律起伏较大,表现喜怒哀乐的手段非常丰富,唱腔真假声并用。男音吐字厚重,女音启口轻圆,韵若行云流水。
地处丘陵地带,多山地的地貌,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湖南的皮影戏唱曲没有很好的融会贯通,各地有不同的唱法,甚至一出戏有三种唱曲。在这种情况下,“湘潭纸影”的影戏演出基本分三段,分别是登台戏、正戏和杂戏。这三段时期内演的剧目和使用的声腔音乐也有区别,通常是正戏唱湘剧,用的是湘剧声腔、音乐,杂戏唱花鼓戏,用的是花鼓调或民间小调,至于登台戏则稍微复杂一点,有的唱湘剧,南路、北路的《天官赐福》,有的唱昆曲《十三福》《天官赐福》等,故其声腔、音乐亦有不同[12]。
结语
南北皮影戏虽因地理环境、民俗习惯、以及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造成其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同出一处,皆是中华传统的伟大艺术。中国皮影戏结合了剪纸、戏曲、雕刻、诗词等综合的一门艺术。在南北方当地的特色地域特征下,生存并发展,它不仅仅是南北方的皮影戏艺术,更是代表南北方的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邓姝琳. 湖南皮影造型及艺术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2]李方舟. 湖南皮影艺术民俗文化特征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3]李建新. 皮影戏的南派与北派[J]. 大舞台,2005,(06):62.
[4]程民生.影戏在汴京的发祥与流传.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2(3):1-6.
[5]桑振.陕西皮影历史文化基因流变与设计研究.包装程,2014,35(6):117-121.
[6]张峰,王茜.中国民间皮影艺术人物造型分析.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5,25(4):21-24.
[7]魏力群.中国民间皮影造型考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120-125.
[8]刘佳楠.中国皮影戏:从传统走向现代.长安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8-15.
[9]孙艳红.浅谈地理环境差异对南北方人的影响.课外阅读:中下,2012(20):243-243.
[10]韩征顺.国人性格的地域差异及其商业文化表征.商业时代,2006(12):93-95.
[11]黄鹤元,张唯,汤灿等.南北方饮食文化差异对身体状况及性格影响.经营管理者,2016(1):347-348.
[12]韩玉.华县皮影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