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庄子的“成人”“圣人”比较
2020-09-10范木子
【摘 要】作为对中国人影响最为深远的两大学术流派,儒家和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和庄子是儒、道两家的代表人物,《论语》和《庄子》流传至今,是现代社会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分为从何谓“人”出发,结合《论语》、《庄子》原文,简要比较分析孔、庄思想在何以成“人”、何为“圣人”等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成人;仁;礼;天命;自然;圣人
一、孔子的“成人”
(一)仁与礼
傅佩荣先生认为,“仁”可以彰显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孔子学说的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就是,人的本心中具有善的部分。但是,人进入社会以后,需要后天凭借智慧和勇气选择从善,才能最终“成人”,完成自身使命,实现人生价值。
“仁”要求人们发扬“善”,彼此真诚以待,“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认为,用言语讨人喜欢为“佞”,他们缺乏真诚的情感。文采藻饰只为利用他人达成自己的目标。这种把他人当作工具的态度,与孔子的思想相悖。孔子心中,“刚、毅、木、讷”才符合他对“仁”的要求。言语作为承载情感的媒介,不应被过度使用,真诚待人才是最重要的。
“克己复礼为仁。”仁是礼的核心思想。“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可以说是批评《论语》前两章中“八佾舞于庭”和“三家者以《雍》彻”的僭越行为。礼是仁的外在表达,实现“仁”必须坚持“礼”。当宰我提出服丧一年时间足够的时候,孔子责骂宰我不仁、不爱父母,说明“仁”要以情感为纽带,以礼为载体。孟懿子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能违背礼制。孔子眼中,“仁”不仅要履践社会伦理道德,还要是在遵循“礼”的基础上,可见“礼”的重要性。仁与礼是分不开的。
(二)人的使命
孔子有一句著名的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天命”就是天降下的使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子秉承着“入世”的思想,仁人志士读书学习,目的是报效国家。这就是孔子所认为的“天命”。
孔子一心入仕报国,希望以此改变社会。但是,《丧家狗——我读<论语>》中讲到,鲁定公即位四年,孔子四十七岁时,阳货请他出山,他拒绝了。阳货出亡,他才出山,彼时五十一岁,是他“知天命”的年纪之后。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指的是,他为做官提前准备,学了《易》。由此可见,孔子心目中“天命”是不可违逆的。
当孔子在匡地被围困的时候,他说,周文王之后,天下文脉在他那里。如果上天要让文脉断绝,他这个后来者就不可能掌握这些文化了;如果上天要让文脉延续,这些匡人也不能把他怎么样。这说明,孔子内在的信心来源于他对自身使命的深刻认知。他明白自己的做法与时代大势相违背,但他坚信自己行为的必要性和作用,这是他的使命,他是在顺应“天命”。
在这样的信念的支撑下,他才能做到“知其不可而为之”。“天命”为他指引的方向,哪怕他清楚地明白这并非坦途,甚至他终其一生可能都无法到达终点,他依旧步履不停。在他的生命中,即使他看不到自己所做的成效,他也知道自己付出的努力一定会产生某种作用或影响。这是他的自信,后来也确实为历史所证实。在孔子以后,无论站在历史的哪一个节点,人们都不得不承认,孔子和他的思想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圣人
孔子说过:“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孔子不认为自己是圣人,就连仁人也不是。这并非谦辞。在孔子的学说中,圣人在仁人之上,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就连尧、舜也无法算作圣人。将“完人”放在儒家的语境中,非“圣人”莫属。
孔子说过:“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是仁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圣人。他还说过,君子“修己以敬”,在这之上还有“修己以安人”和“修己以安百姓”,其中后两者代表“仁人”和“圣人”的境界。
这三种人都是孔子推崇的。君子强调自身修养;仁人推己及人,范围从个人扩大到身边的人;圣人的影响范围更是扩大到黎民百姓,以一己之力扶助天下苍生。圣人不仅需要仁爱、智慧、才干等等品质,权力也是他实现理想抱负所必不可少的。孔子布衣出身,逆时代潮流而行之,无权无势。因此,他从未拿到过“成圣”的钥匙。
二、孔、庄的“成人”与“圣人”比较
(一)仁
太宰荡请教庄子什么是仁,庄子的回答是,虎狼也有仁的表现,因为它们父子相亲。“至仁”就是“无亲”。庄子认为,“仁”只是一种本能。因此,“大仁不仁”。在道家思想中,老子有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南怀瑾先生看来,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十分残忍,天地将万物当作刍狗一样玩弄,实际上讲的是,天地并没有仁与不仁的观念。
天地包容万物,无论一样事物在人们看来是好是坏,是善是恶,天地都一视同仁,降下阳光雨露。孔子的爱是具有鲜明等级秩序的差等之爱。而道家则泯灭了人与人之间的差等。“至仁”是道家的最高境界,是对自然本性的彻底回归,即完全摆脱儒家“仁”的社会道德规范。
儒家与道家的追求是完全相反的。孔子发现:“性相近,习相远。”他肯定了人们具有某种自然的本性。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人们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因此,他认为,后天教育就如同“绘事后素”,人需要接受教育,从而得到德行的提升。
庄子与孔子的态度完全相反。他认为孔子“以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他还对意而子说:“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在他眼中,如果一个人被仁义这种后天强加的规则束缚,就无法追求自然的本性。
(二)礼
孔子批评宰我服丧不合礼制,其根本原因在于,礼源于人的伦理感情。对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些都是基于爱阐发的真诚的自然情感。“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庄子认为,“虎狼,仁也”,动物的“仁”是出于本能。孔子并不否认动物能“养”父母,但人区别于动物的是,人“敬”父母——这才能称之为“孝”。“敬”代表着人从自然心理状态转变为自觉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庄子对待丧事的态度和孔子大相径庭。妻子去世,庄子一遍敲盆一边唱歌。惠子问原因。庄子道出了他对生命的看法:生命最初是气,由气变为形体,由形体出现生命,后归于死亡。他把生命的轮回比作四季更迭。这充分体现了庄子回归自然、回归本性的思想。并且,他將这种思想外化到现实生活中。在他看来,哭丧是因为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对于生命中乐事悲事引起的情感,他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之淡化。
(三)天命与自然
庄子追求“逍遥”的境界,即毫无负累的自由。和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截然相反的是,庄子认为,“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在他看来,命是外在必然的,人不应该追求命中不需要的事物。“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但庄子所言并非消极处事,而是顺应自然。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而无忧色而已矣。”庄子通过理性思辨,将个人情感从俗世中抽离,从而获得心灵的安宁。庄子的顺应自然与孔子的顺应天命有很大不同。孔子身上强烈的“求”是庄子的反面。无论是入仕为官、造福百姓,还是传播学说,孔子一直孜孜不倦寻求认同和改变,他认为这是自己的“天命”。
(四)圣人
孔子将理想人格分为君子、仁人和圣人。而庄子则分为至人、神人、圣人等。“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南怀瑾先生提出,“至”者,到也,即为达到称为一个人的标准了。《田子方》中,庄子借老子之口说出,至人是要明白“贵在于我,而不失于变”。因为万物是一个整体,所以人不会被得失祸福所影响。“至人之于德也,不修而物不能离焉。”至人的德行是自然存在的,而不是后天修行获得的。
【参考文献】
[1]傅佩荣:《<论语>新解(上)》,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7页。
[2]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4页。
[3]南怀瑾讲述:《庄子諵哗(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 184页。
[4]南怀瑾讲述:《庄子諵哗(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 50页。
作者简介:范木子(2000—),女,汉族,浙江人,武汉大学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