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的暑期亲子游回顾与展望

2020-09-10吴凌鸥

客联 2020年9期
关键词:疫情

吴凌鸥

【摘 要】后疫情时代,今后的世界范围内的疫情进展难以估测,国内疫情防控继续常态化进行。暑期向来是旅游高峰,但2020年的暑期旅游呈现了不同以往的态势。对2020年的暑期亲子旅游做一番回顾和分析,通过脉络梳理,从旅客群体和旅行社两方面分别展望,以期对把握今后行业态势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疫情;跨省游;出游意愿;品质旅游

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于“后疫情时代”一词的提出,始于2020年6月16日同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通话时,此后在主持重要会议、开展考察调研、外交活动讲话时也多有提及。2020年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世界经济经受严重冲击。最早发现新冠疫情传播的武汉,到3月疫情基本得以控制,其后数月间中国各地虽仍有零星偶发的疫情出现,也都较快得到控制。现阶段形势是零星病例的输入可能随时出现,境外输入压力长期存在,疫情防控意识不能松懈。在这一后疫情时代,今后的疫情进展难以估测,疫情防控继续常态化进行。本文以此为背景,对2020年的暑期旅游做一番回顾和分析,通过脉络梳理,展望未来,以期对把握今后行业态势发展有所启示。

一、跨省游宣告恢复

在疫情背景下,学生们经历了2020年上半年的线上学习和返校学习后,照常开启了暑期生活。7月14日晚,全国迎来了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有关旅游的重磅消息。文旅部同意恢复跨省团队旅游。消息一经发布,国内游客的暑假旅游意愿被迅速激发起来。根据国内最大的旅游在线平台——携程的数据显示,当晚平台上度假、酒店、民航等各板块搜索量急速攀升,国内跟团游、自由行瞬时搜索量与开放前相比暴涨500%,携程旗下7000多家线下门店也迎来了爆棚的咨询量。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跨省游业务停滞时间长达近半年,旅游行业经受了严峻考验,旅游爱好者也备受煎熬。跨省游的恢复,顺应旅游业现实需要,预示整个旅游业的回暖。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为旅游业步入正轨创造了必要条件,政府部门在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运行之间周全平衡,做出了慎重抉择。文旅部的防疫部署要求景区采取“限量、预约、错峰”的防疫措施,游客量控制在最大承载量的50%以内;要求旅行社从严控制团队人数,提倡小规模旅游团队。要求游客自觉遵循防疫规定,做好做足个人防护。

二、品质旅游需求增加

暑假向来是亲子游的旺季。疫情以来,旅游业形成周边游、国内游的格局,出境旅游需求集中回流。部分因疫情被中断的春节旅游计划也以暑期出游的形式得以“补偿”。2020年的暑期,旅游者对于海南、青海等地出现了超出以往的旅游热情出境旅游受限的游客,在这些地方获得了不亚于国际旅游的体验,开启了重新发现中国的新鲜感受。国内旅游产业运行趋于成熟,旅游目的地中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受到更多青睐,有服务保障的“跟团游”和私密性更高的“自驾游”成为了主要的出游方式。

根据2020年8月中旬携程发布的《2020暑期亲子游人气报告》显示,暑期带娃出游0目的地城市排名前十分别是:三亚、丽江、贵阳、九寨沟、张家界、昆明、重庆、西宁、西安、成都、桂林。海南三亚位居城市榜首,云川贵名列前茅,西部目的地城市大热。在暑期亲子出游方式的选择上,近60%的旅游者选择跟团游,40%的旅游者选择自由行、私家团、定制游。可见跟团游,以其省心省力、全程服务的优势依然是旅游者的主流选择。在跨省游开放后,私家团和定制小团颇受亲子游客户的眷顾,占比超过20%,相比去年同期的占比提高了1倍以上。今年最流行的亲子游产品是一单一团、专车专导的“私家团”,另一亲子旅游的热门潮流是完全一对一服务的定制游,特别是高端定制需求大增,各种需求都通过定制的方式得到解决。亲子私家团的人均花费超过4000元。国内亲子游市场出现明显的消费升级特征,中高端市场率先复苏,引领行业发展。

三、学生群体出游意愿未充分释放

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暑期是否适合出游,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主观判断因素。同时,本该是亲子游旺季的暑期,学生群体的出游决策也受到地方教育部门的政策导向影响。暑期学龄前儿童家庭的出游,近年来呈现持续走高的趨势。学龄前儿童家庭群体的旅游消费活动在今年暑期相对受到的影响较小,受到较大影响的是学生群体。根据携程的《2020暑期亲子游人气报告》显示,往年占据暑期国内游半壁江山的亲子游,今年虽仍是暑期最大出游人群,但在人数和占比方面都有所下降,占比34%比去年同期的45%下跌了11%。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疫情原因影响了出游意愿。另一方面,尽管国家政策是在低风险等级地区人员自由有序流动,但部分地方的教育部门在暑假期初就发布了诸如“不提倡中小学生跨省旅游,确需离开居住地的,须向学校报告”等通告,客观上限制了师生和家长的跨省旅行。此外,加上多地教育部门还在通知开学事项时要求师生开学前14天不离开本地。往年暑假出游高峰一般在8月20日左右逐步收尾,但今年暑期游客出行半径缩短,学生群体家庭的高峰在8月15日前后进入尾声。政策导向成为了学生和家长暑假出游的最大考虑因素,影响亲子游的出行量。大部分学生群体“缺席”暑期跨省游,即便原本对跨省游有所计划也往往取消或转向省内周边游,亲子游的需求未能得到充分释放。

四、基于暑期出游情况的未来展望

在世界疫情依然严峻,中国常态化防疫丝毫不可松懈的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分析2020年暑期亲子旅游特点并展望将来,对于旅游发展态势将的把握将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游客群体方面:疫情原因影响人们的出游意愿。对于疫情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个人主观因素,因此存在个体差异。同时,学生等特定群体也受限于地方教育部门的政策导向影响。以往受一些游客青睐的说走就走的出行,在后疫情时代受到了诸多限制。健康旅游、城郊旅游、生态旅游等新业态开始受到游客关注,周边游、家庭结伴出游获得了发展,在出行目的地的选择上,亲子公园、城郊公园、房车露营地等亲近自然的非典型景区也成为热门目的地。经历疫情,暑期出行游客呈现出对卫生防疫、健康饮食、综合配套能力的多元需求,并愿意承担更高的价格。高品质团队游、定制游、私家团、自驾游等成为了主要的出行方式,品质旅游开始成为消费主流。

旅行社方面:暑期旅游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旅游业面临的一次大考核。从暑期运行情况看,在疫情防控和产业运行的双重要求下,旅游业基本有所适应,同时也体现了疫情以来旅游业的一些结构性变化。旅游产业在暑期旅游中呈现出了能够兼顾疫情防控和产业运行的能力,国内旅游业大部分的运转恢复,国际业务继续停摆,其旅游需求在国内形成集中性回流,全面旅游业形成了国内旅游大循环的格局。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这一格局将在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一直延续。世界格局的不确定,中国市场广阔的特点,倾全力抓住国内旅游的机会成为旅游企业的必然选择。深入了解中国的旅游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全面提升用户体验,推动消费升级,是旅游企业要抓住时机,适应消费市场的变化的重要机遇。

【参考文献】

[1]三秦都市报:《2020暑期亲子游人气报告》发布https://www.sanqin.com/2020-08/14/content_8649147.html

[2]戴斌.高质量发展是旅游业振兴的主基调[J].人民周刊. 2020(16).

猜你喜欢

疫情
疫情中的“梦境”
中小学学生该如何做好疫情防护
疫情中的我
抗击疫情
万众瞩目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被疫情改变的成语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