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广亚办学伦理思想研究

2020-09-10沈定军李南方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伦理思想研究

沈定军 李南方

摘 要:著名豫籍教育家王广亚躬耕杏坛六十余载,一生在海峽两岸创办学校十余所,“伦理”思想始终处于其办学理念的首位。他的办学伦理思想以立德树人为初衷,以制度的构建和严格执行为抓手,以校园和谐局面的形成为目标。

关键词:王广亚;伦理思想;研究

中图分类号:B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8-00-02

“伦理”一词的含义是由现代学者整合“伦”和“理”二字的词义而得来。“伦理”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事物的条理,如《礼记·乐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二即当前我们常用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如汉贾谊《新书·时变》:“商君违礼义,弃伦理。”王广亚把育才达人作为自己的人生夙愿,他认为没有伦理教育,学生就会在成才道路上迷失方向;而伦理教育解决了学生信仰失衡、价值观偏颇的问题,也为校园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师生共同营造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校园氛围,提供了科学的理念与有效的方法。

一、王广亚办学伦理思想的形成

(一)理论渊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王广亚办学伦理思想的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王广亚的办学伦理思想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先生自幼接受私塾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缘,尤其对儒家思想推崇备至,深受其影响。《论语·为政》中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礼记》中的“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阐释了诚实守信的意义;《论语·述而》中的“德之不休,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良不能改”;《吕氏春秋》中的“君子反道以修德”强调了道德修养的作用;《朱子家训》中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道出了感恩的深刻内涵;《论语·学而》中的“入则孝,出则弟”告诫我们在家孝敬父母,出门顺从师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深深刻在先生脑海中,伴随先生的一生,并影响着先生的教育事业。因此,他曾说过:“我的心与孔子是相通的。”

(二)现实基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躬耕杏坛的切身体会

王广亚1922年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期恰逢乱世,无奈负笈游学,弱冠之年远赴台湾。1949年创办会计补习学校,1993年创办升达学院,2004年创办成功学院,一路走来经历资金短缺、师资不足等诸多困难,筚路蓝缕、历经坎坷,这些经历锤炼了先生“坚毅有恒,始终如一”的高尚品质,也让先生深深体悟到感恩的真正深意。先生为感谢在最困难中帮助过他的林时金和刘延涛两位恩人,分别在升达建设时金大楼,在郑州兴建“刘延涛先生艺术馆”,以示纪念。先生父亲极重家风、家教,从小让他帮助家里打水、扫院子,教育他要学会勤俭,在家要尊重长辈,在外不可和他人斗气,这些日常教育对其日后的道德伦理观和其办学伦理思想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王广亚办学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王广亚办学伦理思想蕴含丰富,涉及家庭、生活、学校建设、学生成长等诸多方面,本文从其办学伦理思想的初衷、抓手和目标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以立德树人为初衷

俗话说,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行。良好的品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的立族之本。大学生不仅要学知识,学做事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人;不仅有知性,更重要的是有德性。古今中外的先贤大家强调道德、品行对于做人的重要性。孟子曰:“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康德认为“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王广亚在其创办的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德才兼备”的人格。他提出的“三三三”制办学要点其中就包含了“品德教育”,要求学生要注重秩序礼仪,做到“守时、守信、守法”。他凝练形成的升达精神把“礼让”作为一个核心词汇,就是希望学生能够敦励品行,学会“守礼谦让,以礼待人,互相尊重,待人谦逊和蔼,谈吐文雅得体。”王广亚不仅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同时也注重师德的培养。他认为一个师德高尚的人应该是具有强烈责任心的人,有责任心才能对学生全面负责、全面关心,才能以教好学生为己任,以教学成绩优秀为目标。因此,他要求教师在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时候要处处体现“关心、爱心、耐心”。升达学院董事长王淑芳女士深受王广亚注重师德思想的影响,特从自己多年积蓄中拿出50万元设立“淑芳师德奖”,专门用于奖励师德高尚的教师。

(二)以制度的构建和严格执行为抓手

古人云:“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办好学校的前提是重在管理,重在制度。“制度管理”是王广亚六十余年办学实践的体验总结,是办好学校的“灵丹妙药”。他强调办学“要有好的制度、好的管理”,这也是其办学“五好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好的制度,更具有端正校风、树立校园伦理的功效。制度不全,乱象丛生。”他曾讲,“我办大学,对于教职员工应有的工作伦理加以规范,按制度重赏鼓励成员为所当为;重罚警惕成员为所不为,认真落实考核办法,则乱象会一扫而空[1]。”

其创办的升达学院,自1993年建校初期就秉承“制度管理”理念,依据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明确了学校章程。在学校章程的统领下,不断修订完善教学、人事、科研、后勤服务、学生管理、招生就业等制度,形成了较为健全、统一规范的制度体系,汇编成册,形成了《升达章则汇编》,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计划创新、执行彻底、考核严谨、赏罚分明”的行事准则得以落实。在其“制度管理”的作用下,目前升达学院“董事会领导、校长负责、党委保障、民主管理、依法办学”的治理结构与工作模式逐渐形成,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度管理、量化考核”和学生“制度管理、量化考核、严管慈教”的管理模式日臻完善。

(三)以校园和谐局面的形成为目标

古语讲,家和万事兴。对于一个学校而言,校园和谐是学校办好、办强的基础,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王广亚倡导的校园和谐局面包含师生和谐、学术和谐、上下级和谐等方面。他指出,师生和谐应当“学生尊敬师长、教室爱护学生、师生平等相处”。他希望,师生在一起在树德及知能上能相互切磋成长,作为学生,要以虚心的态度向老师请教、学习,既学习文化知识,也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作为教师,一定要关心爱护学生,充满爱心,以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师德为学生表率,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同时也认为,学术和谐应当做到“一要包容不同的学派;二要包容失误和失败;三要包容后辈冒尖[2]。”并建议,教授学者,应静下心来,下大功夫探索高深学问,思考一些真正具有永恒价值的问题,作出一些成果。不能地位、名誉、金钱至上,学术不端,抄袭成风,剽窃他人成果。

总之,王广亚倡导的办学伦理重在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爱心,有感恩之心;重在劝戒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要有良好师德。具体到学校,先生倡导的校园伦理是指“学生尊师以敬,教师待生以诚;下级服从上级,上级关心下级;相互帮忙协作,构建和谐校园。”在其创办的升达学院内伦理理念处处得以体现,工作伦理突出,部门岗位职责明确;朋辈伦理可见,同仁互助友爱;师生伦理井然,学生尊师向学。

三、王广亚办学伦理思想的重要启示

(一)契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和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是我们党对教育根本问题的时代性回答。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又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新时代要以此为遵循,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王广亚倡导的办学伦理思想,首重德育。他主张“‘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育并举’,德居第一位”。他认为,“德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高尚的品质,良好的修养是一个人道德完美的表现,这样的人,总是会受到社会人群的欢迎。反之,品德上的污点,会败坏一个人的声名,甚至会遭到社会的唾弃[1]”。他的办学伦理思想重视德育教育,完全契合当前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符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二)“制度管理”理念值得肯定和弘扬

随着现代生活的社会化和公共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人对社会制度的要求和依赖也越来越高。社会意识的嬗变波及着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学校管理领域也正接受着社会变化的深刻影响,从经验式管理向科学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已成为很多学校管理者根深蒂固的观念。制度的不健全会影响良好道德的形成,而且制度的好坏影响人们品行的优劣,因此,学校管理重视制度安排、制度创新的呼声日渐高涨。

王广亚一向重视制度管理,相信严格的制度出效益、出人才。他要求制定的制度既管学生,又管教职工;既具体详细,又体现人文关怀。他的“制度管理”对于当今不少学校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值得肯定和弘扬。

(三)校園和谐仍是学校工作的重点

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生茁壮成长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当前,不少地方高校乘转型发展的东风,加快发展,但在转型过程中却忽视了校园和谐建设,存在论文抄袭、上下级关系紧张、师德缺失等诸多不和谐因素。王广亚倡导的办学伦理思想以校园和谐局面的形成为目标,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注重学术伦理,并提出工作伦理的八条原则,这些不仅是升达学院永续发展的航向灯,也对其他学校的校园和谐建设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结语

王广亚的办学伦理思想所具有的前瞻性、教育性、指导性对当今学校建设发展的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值得我们认真研读、认真挖掘、认真力行。学习和研究王广亚的办学伦理思想,进一步把握其精髓,有利于创新民办教育体制机制,有利于增强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对打造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广亚.广亚锦言拾粹[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2]王广亚.三本教育思想——我的办学理念与实践[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林丽华)

猜你喜欢

伦理思想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儒家“天命论”伦理思想的发展及其与佛、道的关系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梦视角下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
浅析西方伦理思想对会计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