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有感

2020-09-10侯露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逻辑

摘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论述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论述方法以及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逻辑方法。政治经济学论述方法是从一定的抽象概念出发,再返回到社会历史当中,客观地分析社会中不同规定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思维中具体再现出来具体事物内在本质和联系。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我们今天重读《导言》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逻辑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文当中,马克思专门腾出一章标题命名为《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来阐明自己的方法与前人方法的区别,即他所遵循的突出特点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濟学不是单纯地运用分析的方法或单纯地运用综合的方法。单纯运用分析而不进行综合,不容易全面了解和掌握客观经济现实中的各种情况,也难以把各种不同的情况进行比较,因而容易片面地看问题。在客观经济现实的各种复杂情况下,单纯的综合而不分析,不可能做到去伪存真。因此,分析方法的应用应与综合方法有机结合,使两种方法具有可重复性和互补性。哲学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就是要把握个别事物的普遍性或一般抽象性,以及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形成的规律,从而用概念体系把个体事物的整个运动过程或全体给描述出来。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从黑格尔那里继承来的,特别是在研究资本论过程中,甚至在有些地方"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所以不论是黑格尔的逻辑学还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方法,上述所说的两点方法论特征是他们两个人所主张的方法论的实质。从第一个特征来看,其中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思维过程,一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二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过程。前者是分析过程,后者是综合过程。在分析的过程中,思维将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思维规则,也就是说,具体事物的整体混沌表象可以通过思维来界定,从而在分析中实现越来越细、越来越简单的概念。在这方面,通过分析和思维调节,把具体事物的丰富性抽象为普遍的思维规定。一般来说,直观唯物主义就到此为止了,它认为思维已经完成了它的认知任务,他们的认知任务是以感知和直觉的方式分解对象,也就是指出对象中包含哪些元素,以达到认知的目的。但是马克思主义认为这个思考阶段是不够的,因为思考只是在抽象的概念阶段,不是更接近事物,而是更远离事物。所以要想让概念把握事物的真理,思维必须在这个基础上,同时开展到第二个方面的思维活动,即综合思维活动。所谓综合思维活动是思维把诸多概念的规定性进行综合,形成多样性的统一,从而在思维中达到具体事物的再现。在马克思看来,科学上正确的方法是要把思维的这两个方面或两条道路统一起来,才能既克服直观唯物主义的片面性,又能克服唯心主义的虚幻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当中,用以认识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生产关系)的方法的总和,包括认识论和具体的研究方法,是由具体上升到抽象,接下来,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我们不论是在认识和感受世界的时候、还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规律的时候,都是最先开始生动的感性出发,因为我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丰富的感性直观,通过大家的感觉器官很容易被我们预料和感知到。在这个阶段当中,感性认识是我们所获得的认识具体。然后,将这些感性认识经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一系列的思维加工了之后,此时此刻的感性具体就上升为了具体抽象。当到达了具体抽象这一个阶段之后,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便从表面现象上升到了具体现象,认识提高了一定程度,就可以从表面现象之后寻找内在的本质规律了。虽然这个阶段可以寻找本质规律,但是我们的认识过程还没有完全彻底的完成。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规律的目的就是运用规律去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通过主观能动性的思维活动所探寻的规律性认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而之前的感性的具体和此时的具体是截然不同概念。这个具体的性质是理性的,是更高的一个层次的具体,是经过思考之后合规律性的具体,在整体上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我看来,只有达到了这个阶段后我们才可以更加深刻的去把握事物,去认识世界。

总体而言,对于人类今天社会的发展情况来看,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已经超越了"人的依赖性”阶段,但"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的阶段还没有到达,世界各国都属于"以物质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原始的、奴隶的、封建的人对人的依赖被消除了,劳动者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由于物质财富的缺乏,这种独立性必须建立在对它的依赖性之上。众所周知,在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9世纪中叶以前,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一种价值观,是人类批判资本主义、幻想取代资本主义的一个美好理想。在19世纪中叶之后,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之下,进行了不同种类的斗争。但是,在这些人死之前,还没有所谓的真正的社会制度,更没有以无产阶级为统治阶级的社会制度。但是,资本主义用当时先进的社会制度为共产主义准备了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物质条件。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的肩膀上,便有了实现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重任。

通过许多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仅植根于中国土地,而且反映了整个中国人民群众的愿望,适应了中国和时代的发展要求,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障碍和风险,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没有变,也不会变。“秉承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马克思曾说,表达和阐述精神状态最真切的呼声就是问题。也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想要摸索和寻求发展规律, 在理论创新当中找到一些启发,就“必须握住历史脉络,回应时代呼唤, 解决重大又紧迫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虽然经历了40多年的开放发展,中国也早已迈出了"贫困温饱”生存型物质文化需求的落后生产力水平阶段。但是,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仍然处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初级阶段的发展状态,不能彻底全面的满足人民群众各个方面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些"不平衡不充分” 表明了我们必须干什么,这就是新时代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问题导向。

综上所述,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规律有了一定的感悟,感悟如下:

第一,无论是对于资本主义,还是对于社会主义,它们都是人类进步下社会历史的产物。它们几乎在同一个时间段所产生,又同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的丰富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

第二,它反对剥削,但继承人类一切美好的价值追求:自由、民主、人权、平等。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在社会生产力相对发达的条件下显示出其存在的合理性;在社会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的条件下,社会主义也显示出其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

习总书记指出,"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我们要坚持现在所做的,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科学途径,不断增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活力,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我们今天重读《导言》的价值所在。

作者简介:

侯露(1995.2)女 山西阳泉 汉 硕士研究生 兰州财经大学 73000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逻辑
逻辑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中国管理思想史的回顾及研究
民俗活动对皮影戏演出的影响
广谱哲学及其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