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黄金(贵金属)行业科技创新进展(二)
2020-09-10石和清
石和清
摘要:科技创新推动着社会进步和行业发展,对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科技创新平台结构、分类,对有色黄金(贵金属)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及产业化基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国内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等建设情况进行系统梳理,探讨国内有色黄金(贵金属)行业科技创新进展,促进有色黄金(贵金属)行业科技进步。
关键词:科技创新;黄金;贵金属;有色金属;载体;创新平台;分析评价
中图分类号:TD-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277(2020)08-0001-07doi:10.11792/hj2020080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长达40年的高速增长,但过去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要素的持续投入,而在要素投入所获得的产出越来越小的情况下,更应该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需要雄厚的科技实力作为支撑[1]。有色黄金(贵金属)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原料产业,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其中科技创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科技创新载体的维度,分析探讨中国有色黄金(贵金属)行业科技创新所取得的进展,为行业发展和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参考。
1 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科技创新平台是将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实现人才和资源的充分共享,继而形成一种新颖的、交叉的、统一的科研组织发展管理模式[2]。科技创新平台(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公共实验室及其他科技支撑平台等)是集聚创新要素和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激活创新资源的重要措施,是转化创新成果的有效途径[3]。科技创新平台作为推进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促进中国科学源头创新,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力量[4]。
科技创新平台的构成需要集成政府的管理、信息网络资源、企业技术开发资源、科研院校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资源等,因此科技创新平台的主体结构主要由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的社会创新平台共同组成,他们之间通过相互结网而构成一个有机体系[3]。国内有学者提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结构由知识创新平台、企业技术研发平台、产业技术服务研发平台、基础条件共享平台、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5部分构成(见图1),平台集成各方面的创新资源,实现技术创新与突破,提升区域或行业乃至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2017年8月印发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国科发基〔2017〕250 号),对国家科技创新平台进行了分类梳理[5],总体来看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归纳为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三大类(见图2)。截至2016年底,国内已有58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5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院校)、360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7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131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这些科技创新平台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领域,由不同部门管理,具有不同的依托单位性质[4]。
面对当今世界经济的高速全球化进程,主要发达国家都将建设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从而带动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争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和主动[2]。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中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进行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此前,国内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主要由政府投资建设,国家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等多个部委都在高校建设了科技创新平台,地方政府层面的科技厅、教育厅、省发改委等也设立了各类科技创新平台[6]。据统计,目前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类别多达上百种,不仅包括重点实验室(见表1)、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还有从事国际合作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创新引智基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以及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根据国家科技部统计资料,科技部设立的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有261个(截至2016年底),其中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254个,试点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分布在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其中教育部131个,占比51.6 %;中国科学院78个,占比 30.7 %;其他部门和地方45个,占比17.7 %。此外,国家科技部还依托企业组建了1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7 个和分中心13 个,合计360 个(截至2016 年底)。其中:依托企业建设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9 个,占比52.5 %;依托高校建设的有97个,占比26.9 %;依托科研院所建设的有74 个,占比20.6 %。有统计资料显示,国家教育部同时还设立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02个(截至2011年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71个(截至2010年底)[6]。
2 有色黄金(贵金属)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
建国以来,国家对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发展十分重视,有色系统先后建立了21所有色金属独立研究院所、8所设计研究院、8所具有有色金属学科的高校,以及一大批大型企业的研究所,初步建立并形成了有色金属科技创新体系。有色系统内从事黄金等贵金属产品、工艺技术和标准等研究的主要研究院所有: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信息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等;黄金系统也建立了多家独立研究院所,如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春黄金设计院有限公司等。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有色金属创新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在国家的支持下,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围绕行业发展的某个共性技术组建了众多有色行业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以及几十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科技创新平台;国内众多高校也设立了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由于资料统计难度大,本文通过不完全统计,总结梳理贵金属(包括黄金)行业科技创新平台、产业化基地、联盟机构等的建设情况,侧面反映有色黄金(贵金属)行业科技创新进展。
2.1 科技创新平台及产业化基地
1)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服务机构和产业化基地。为提升国内贵金属行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满足国家对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集聚的时代要求,国内贵金属行业已经建成多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化基地(见表2)。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6个(截至2015年,仅统计以黄金(贵金属)为主业的企业),国家稀贵金属产业化基地2个,国家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融合创新中心1個。目前,国内贵金属行业重点龙头企业基本都建立了科技创新平台,部分贵金属产业聚集地正在打造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黄金行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管理服务方面,成立了全国黄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贵金属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国家金银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有色贵重金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黄金钻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机构;地质调查等科技服务方面,有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调查中心(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地质研究所)等机构。
此外,2018年3月云南省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项目在昆明正式启动。自2018年起,云南省将连续5年每年投入1亿元财政科技经费,加快稀贵金属领域新材料的研发速度,打造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稀贵金属材料发展模式,带动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云南省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项目将打造国家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融合创新中心;建成锡、铟、钛、锗、铝、液态金属等稀贵金属和新材料产业基地;建成若干产业链,形成国内权威的稀贵金属数据库、高通量计算、制备、表征、服役、评价综合平台。近年来,美国、欧盟、日本等都在加紧布局以“材料基因组计划”为核心的材料产业创新工程,以期在先进材料开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保持其全球竞争优势。中国已将材料基因工程列入面向2030年的重大项目加以布局,国内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省(直辖市)都在积极建设实施。
2)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在贵金属行业,依托企业和科研院所等也成立了一些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见表3)。例如:国土资源部贵金属分析与勘查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金矿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黄金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贵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底深部生态采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金属矿山深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实验室、山东省贵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低品位金矿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贵金属材料创新中心、江西省稀贵金属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此外,一些国家级科研单位也成立了专门的黄金科研机构,如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立了金催化研究中心等。
2.2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机构
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贵金属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行业内建设了多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机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贵金属行业主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机构和协调小组达到10个(见表4)。
2.3 国内高校科技创新平台
各大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机构,许多重大的科研成果都是由高校完成的,因此研究世界各个地区/国家的高校科研状况对于评价该地区、国家的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国内专门从事黄金科研与人才培养的高校很少,冶金系统以前有沈阳黄金学院(后被并入东北大学),目前有烟台黄金职业学院等。但是,国内很多工科高校建立了一些省部级贵金属科技创新平台,如资源回收提取、材料、深加工应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见表5)。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创新平台有:稀贵金属绿色回收与提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稀贵及有色金属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色及贵金属隐伏矿床勘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黄金与资源重点实验室、山东黄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贵金属深加工技术及其应用重点建设实验室等。在黄金经济与人文社科研究平台建设方面,有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成立的北京大学黄金价值研究所、中国黄金投资研究所、中国黄金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见表6)。
3 讨 论
1)国内有色黄金(贵金属)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从行业科技创新及平台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创建、国内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组建等情况看,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下,国内有色黄金(贵金属)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目前,有众多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等科技创新载体积极参与国内贵金属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已经形成国家级、省部级及行业、企业机构等多层次多梯队科技创新体系。
国家级层面,在贵金属行业已经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融合创新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省部级层面,依托企业和科研院所建成立了众多贵金属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如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应用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资源开发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同时,依托高校也成立了一些贵金属科技创新平台,如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行业层面,除了协会服务机构外,一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纷纷建立;黄金行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管理服务方面,成立了全国黄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贵金属分技术委员会等。企业层面,一般企业都设立了研发中心等科研机构。在黄金经济与人文社科研究平台建设方面,除了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外,国内高校还建立了如北京大学黄金价值研究所、中国黄金投资研究所、中国黄金市场研究中心、中国黄金产业与市场研究所等科技创新平台。
2)国内贵金属行业科技创新平台结构依然有待完善。从目前国内各个层级的科技创新平台看,以知识创新平台、企业技术研发平台居多,而基础条件共享平台、产业技术服务研发平台、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相对不足。从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看,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取得一定进展,但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平台严重不足。科学与工程研究平台方面,贵金属领域目前建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低品位难处理黄金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没有建立国家实验室;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方面,贵金属行业建设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金属材料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没有设立国家制造業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发改委不再批复新建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平台方面,目前还缺乏覆盖整个贵金属行业的国家级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
4 结 语
目前,国内有色黄金(贵金属)行业已基本形成多层次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增多,科研载体不断壮大,这对促进行业源头创新和壮大有色黄金(贵金属)产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黄金品种战略特殊性,国家将黄金从有色金属产业中单列管理。但是,国内黄金科技创新平台结构依然有待完善,全行业整体科技创新研发投入还有待提高。展望未来,为了推动全行业科技创新,需要补足短板,加强基础条件共享平台、产业技术服务研发平台、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等的建设。同时,更亟需加强各层次梯队科技创新平台间的沟通、协作、管理,建立全行业科技创新平台信息共享机制,且要加强人才培养,而行业机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高校等将肩负更大的责任。
[参 考 文 献]
[1] 崔俊富,张烜,陈金伟.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38(1):7-12.
[2] 闫健.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7):376-379.
[3] 江军民,晏敬东,范体军.基于区域自主创新的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以湖北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7):40-44.
[4] 邸月宝,赵立新.我国主要科技创新平台分类特征及总体分布[J].今日科苑,2020(2):18-24.
[5] 孙晓冬,李斌,褚农农,等.浅谈对北京主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9,38(1):45-49,60.
[6] 付晔.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反思与重构[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27(1):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