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视角下高中数学教育改革的路径分析

2020-09-10张俊霞

高考·上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高考教育改革高中数学

张俊霞

摘 要:新高考,是高考改革呈现出的新形势,不仅国务院作出了专项指示,各省市也在自主研究,力求构建起更加合理的高考制度。到目前为止,也出现了具体的新高考模式。因此,作为高中阶段重要学科的数学课,也应该着眼新高考,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基于此,本文针对新高考的内涵及其对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展开分析,然后在新高考视角下,反思教学问题,并相应提出改革教学的路径措施。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数学;教育改革;路径措施

课程改革伴随新高考,一直在不断发展,对学生展开素质教育,成为焦点。而高考作为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一大考验,出于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也应该创新改革高考制度和模式,基于综合素质导向对学生展开考察,不再单纯局限于理论知识和解题。针对高考改革,早在2014年,就提出了“3+3”的新模式,并且针对不同地区,做了相应的实施安排。而在2019年,有8个省市在“3+3”新高考选课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构建起了“3+1+2”的模式。随着新高考的不断纵深推进,对于高中数学教师来讲,要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具体变化,对数学教育展开创新构建,确保可以让数学课程教学取得更好效果。

一、新高考内涵及积极作用

1.新高考

新高考,所谓的新,实际上是和传统高考的对照,相较传统而言,体现出了新的一面。从传统高考来讲,实施文理文科,语数英三大主科,文理科学生都需要学习,但是文科生数学学习难度低一个层次。而在副科方面,文科生学习历史、政治、地理,理科生学习物理、化学和生物。在传统高考模式下,存在明显的文理科区别,学生在学习内容上存在很多不同。随着社会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文理分科的弊端,这既限制了学生的综合发展,也容易导致学生进入到发展误区。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提出了新高考的理念,新高考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不再设置文理科的限制,除了语数英三大主科的学习之外,在副科课程当中,学生可以从历史、地理、化学、物理、政治和生物这6门课程当中,任意选择3门课程学习。新高考的出现,让传统高考一去不复返,让高考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期。

2.积极作用

新高考的实施,对于高中生的成长发展能够起到多方面积极作用,这需要高中教师形成认识。第一,让学生能动性得到激发。从以往教学来讲,传统的文理分科,让学生对一些课程的学习存在抵触情绪,比如有的学生对地理感兴趣,但是对政治不感兴趣;有的学生对物理课程感兴趣,但是对生物课程缺乏兴趣。这种现象,就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明显的偏科问题。通过新高考的实施,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3门课程,这样学生就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从而学习兴趣更高。第二,为学生日后接受高等教育打下基础。高中阶段的一些课程,和高等专业教育存在关联,比如物理、数学、化学等等。学生在高中阶段选择感兴趣的学科,这可以为学生日后进入高校选择专业提供导向作用,同时凭借高中阶段的知识积累,打下一定的学习基础。

二、问题反思

新高考,给高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学生学习有了新气象。而基于教学角度来看,也该立足新高考的内涵与积极作用,对照检查当前的教学活动,反思教学问题。

1.趣味性不高

新高考的提出,就关注到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选科,让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对应的学习科目。在这样的视角下,高中数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关注到学生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的趣味化构建,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从当前教学实情来看,不少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出兴趣不高的现象,不论是课堂思考还是问題讨论,参与性都不是很高,甚至个别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在数学课上做其他科目的作业,甚至是出现看杂志、玩手机的现象。除了学生自身对数学学习存在抗拒情绪之外,教学趣味性不高,也是一个主要原因。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就是按照课本教材对学生讲解理论知识或是讲解数学例题,缺少趣味内容拓展,缺少趣味手段运用,导致学生学习不积极。

2.方法单一

基于新高考的发展趋势,针对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实现多元化转变,构建起多样式、多渠道的教学模式,通过不同的手段,对学生展开

数学教学,这样能够基于不同功能手段,对数学知识灵活呈现,让学生在不同视角下,对数学知识切实掌握。不过,当前部分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就是依靠板书和口述,对学生展开数学知识分析和例题讲解,长时间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枯燥感不断升高,同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受到限制。

3.缺少联动

新高考除了取消文理分科,引导学生自主选课之外,其中还包含了学科联动的思想,也就是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互,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数学知识,对于物理、化学等课程,就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尤其是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更加重要。所以,高中数学教学,应该和其他学科形成联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但是,目前不少教师对此缺乏认识,并未在数学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构建起联动关系,导致数学教学局限,未能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三、基于新高考导向改革高中数学教学的路径措施

鉴于当前的一些教学问题,数学教师要清楚认识,然后基于合理措施,对教学活动展开改革,构建起全新的教学体系。

1.趣味教学

激发兴趣,对于高中数学课程能够带来积极作用,这也是新高考视角下的一大要点。所以,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这两个角度切入,分别实施趣味化构建。首先,针对教学内容,可以从生活中、网络上引入一些素材,对教材内容形成拓展。比如针对人教A版高中数学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部分知识展开教学,便可以从科幻电影中引入素材:外星飞碟入侵地球,军队利用激光炮攻击飞碟,那么在攻击过程中,激光炮和飞碟可能呈现出什么几何关系?引入这个趣味素材,就可以将飞碟简化为一个圆,将激光炮简化为一条直线,然后引导学生从中辨别二者的位置关系。通过这样的素材,就让数学内容显得生动有趣。其次,针对教学方法,则可以采取多媒体视频来辅助,比如前文提到的科幻电影素材,就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视频展示,再从中设置问题,这样让教学更加有趣。

2.多元教学

高中数学在新高考视角下,除了实现教学趣味化构建,还应当关注教学多元化,通过多种不同手段实施教学。第一,在线教学。基于目前特殊时期,可以依托在线网课平台,实施在线网课教学,基于互联网对学生展开数学教育。第二,翻转课堂。立足微课,以数学知识为核心,设计数学微课,基于微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在课堂上设置实践,指导学生练习,并由教师总结评价,规范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第三,情境教学。基于具体的数学知识点,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数学情境。以情境为依托,引导学生沉浸其中展开学习,对包含的数学知识深入感受和体验,增强教学实效性。

3.联动教学

数学知识对于物理、化学等课程具有一定支撑作用,尤其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通过数学方法会比较简单。所以,在数学课堂中,可以与其他课程构建起联动关系,以其他课程知识辅助数学教学,对学生实现综合培养。比如,函数是高中数学重点知识,同时函数思想也是指导物理解题的重要思想。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创设一些物理问题或是情境,从中渗透函数知识教学,让物理与数学形成联动,让学生对两个方面的知识都能有效掌握。另外,针对化学课程,其中的浓度计算、物质的量计算,以及地理课程中的一些计算问题,都可以和数学构建起联动关系。作为数学教师,要从相关课程出发,引入具体知识,和数学知识融合,对学生实施综合教學。

结束语:新高考选科的实施,让高中生学习具备了更大的自主空间。数学作为必修课,教师应该立足新高考,反思目前的教学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基于趣味化、多元化与联动教学,推动数学教育改革,让数学教学在新高考时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程茹.新课改视野下职业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路径探析[J].内蒙古教育,2018,(006):96-97.

[2]金传朝.基于高考改革视角对高中数学教学影响分析[J].未来英才,2018,(001):80.

[3]洪福安.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分析研究[J].读写算,2018,(021):159.

[4]李淑娟.试论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J].考试周刊,2018,(066):87.

[5]白晓臻.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J].高考,2018(27).

猜你喜欢

新高考教育改革高中数学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