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主题阅读在九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10杨爱琼

学习与科普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主题阅读应用

杨爱琼

摘要:主题阅读就是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能够将课文内容拓展延伸,整合资源,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对于对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主题阅读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建立学生语文学习的体系。鉴于此,针对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开展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主题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

关键词:主题阅读;九年级语文;应用

引言:

主题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主题阅读的本质含义就是以课本教材为依据,将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在一起,倡导一个教学主题,一种学习思路,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阅读分析能力。通过阅读分析,来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真正做到用阅读训练教学来促进学生去更好的创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一、开展主题阅读教学的前提条件

将主题教学应用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去进行阅读,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够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大量的阅读量能够提高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学生在阅读学习的同时,丰富了自己的视野,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在积累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创作起来就会变得得心应手。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九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去选择适合主题阅读教学的素材,要注意贴合该学段教材课程,可以利用网络搜集查找或者图书馆的书籍资源,将这些材料进行整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前期可以选择一些内容比较简单的文章让学生去阅读,使学生能够养成养好的阅读习惯。之后可以选择一些内容复杂的文章让学生阅读,以此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二、主题阅读在九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一)运用对比阅读,分析文章内涵

对比性主题阅读教学就是将不同题材,但是写作手法相同的文章进行整合,把同一文体的两篇或者两篇以上的文章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在选材、立意以及描写方式上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帮助学生培养分析思维能力[1]。在進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将相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内容进行对照讲解,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学会将知识点进行融合,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故乡》一课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构成形式,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一些与课文写作方式相似的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理清文章的行文脉络,分析出作者所表达的深层含义。教师再进行指导分析,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加深对该篇课文的深入理解。

(二)运用主题阅读延伸,拓展学生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延伸性拓展阅读教学,选择一篇课文,围绕这课文的中心内容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在此过程中去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思路和中心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以人教版九年级《孔乙己》为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帮助学生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分析造成孔乙己人生悲观的原因,从中认识文章表达的深刻主题[2]。教师以这篇文章内容为主,让学生进行延伸阅读。首先要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其次要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解读,思考文章所反映的现实问题。最后再让学生课下去阅读作者鲁迅的其他作品,比如《呐喊》、《彷徨》等,感受鲁迅先生的写作方式,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做到拓展延伸。

(三)运用标注式主题阅读,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要明白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不能只是靠单一阅读教学,还需要鼓励学生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养成标注笔记的习惯。进行合理的标注记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能使学生在遇到同类知识点问题时,翻阅之前的标注笔记去理清思路。对于同一主题,同一写作手法的文章,不需要再去进行反复阅读分析,这样能够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同时也要引导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相同主题的好词好句做好摘抄积累,比如关于描写景色类的、描写人物形象类的等等,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并能够学会将这些内容运用到相关主题的写作当中。以人教版九年级《海燕》一课为例,在讲解文章内容前,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标注好重点内容和好词佳句。然后进行讲析,作者运用象征的写作方式,描绘了一个在暴风雨中英勇无畏,乐观自信的海燕形象。再让学生对文中的佳句进行赏析探讨:“从写作技巧上,作者都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刻画海燕的形象?”得出结论:作者都使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来进行描写。这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结合之前学习过的也运用相同修辞手法的课文进行对比学习,来加深对本篇文章的理解,最后进行将这些学习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便于学生更有效率的去进行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知识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今后的成长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语文教师要优化教学形式,使阅读训练和课堂教学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加强对主题阅读的教学,充分挖掘文章背后所表达的意图,主题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开发学生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语文理解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汪倩文,刘世玉. 为培养多文本阅读能力而教——谈初中语文多文本阅读的教学[J]. 语文建设,2018(30):4-8.

[2]徐海燕. 浅议初中语文主题阅读资源构建的有效策略[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9):31-33.

猜你喜欢

主题阅读应用
多元互动,开展主题阅读
浅谈如何通过初中英语主题阅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初中英语教师开展主题阅读的实践分析
语文“拓展性主题阅读”探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