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2020-09-10刘方

学习与科普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刘方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质量与之前相比也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于小学语文而言尤其是如此。小学语文给小学生们带来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包括阅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文学素养都能够得到锻炼,所以小学语文的重要性与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又是学生们需要重点提升的能力,因为语文较容易学习和理解,也能够清晰的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所以更加适合帮助小学生培养阅读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引言:

现在对于很多中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对于语文这门科目的感情十分复杂,因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语文学科学习起来相对更容易理解,并且上课的过程中并不抽象;但是另一方面,到了做题的时候学生们发现往往在文本阅读中得分率非常低,而在这些部分中又以语文阅读得分率最低。所以总结起来就说明了当代小学生语文的语文阅读水平较差,对于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最终就很容易表现为分析能力差。要想更改现状,就需要小学语文老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才能够帮助学生们提升语文阅读水平。

一、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更容易抓住语文阅读过程中的重点

语文阅读的难易程度并不固定,更多的是看作者的思想深度,与此同时还要求读者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的时候仔细的去研究上下文之间的弦外之音,并且要求学生对每一个字和词进行正确准确的注解,最终才能够通过把握一些细节、发现文章之间微妙的关联和精妙之处。而在小学生解读小学阅读文本的这个具体操作过程中,他们就可以通过对阅读文本的分析,来逐步深入学习,最终渐渐领悟到学习的文本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最终上升到对文本整体的艺术价值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并且提升自己的教学思维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对语文阅读中的细读和语文教学充分的融合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需要将语文细读的理念灌输到小学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课文中词语的搭配、一些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作者赋予人物的情感进行仔细的研读,从而争取去理解到每一个文本出现的细节在全文中的作用,强化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效果。

2.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当学生在研读一篇全新的文章的时候,首先一定就是速读,通过快速浏览在最短的时间内去浏览文章大意,从而大概的了解文章或者诗歌的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然后就需要开始对语文不同的段落之间进行文本细读了。

简而言之也就是把阅读层次由浅入深,从最初的了解大意到逐渐的去理解作者描述的细节,一层一层的揭开作者埋下的伏笔,逐渐从最初浅显的感性认知转变到深入理解、有逻辑和文本支撑的理性理解。这样通过语文阅读的方法就能够准确的分析问题,对文本进行精确的把握,最终引领学生真正能够独立的读懂一篇优秀的作品。

二、提升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1.不断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针对当前的语文阅读的教学实施,好的课堂需要的是师生之间能够根据课堂兴趣进新融洽互动的过程,不能让课堂中缺乏学生的参与。因为教师一味的讲解其实会限制学生们对于文本的思考和反思,及时强行灌输过知识了但是最后仍旧无法有效提升小学生个体的阅读水平。

小学生们的成长过程与他们对课堂的兴趣其实是存在一定关联性的,如果语文教师的课堂有足够的趣味性的话,一定能够吸引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能够充分的发挥同理心的优势,有效备课的同时更应该多站在小学生们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去思考什么样的课堂语言能够提升他们的注意力,哪些讲课方式他们更容易接受一些,怎样能够丰富课堂的趣味性,如何更好的帮助学生们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等等。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考虑到上述问题以后再去备课的话,相信一定能够事半功倍,课堂效果也一定能够令人满意。

讲到一些思想比较有意义的文章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而不是一味的进行灌输。

例如在讲到小学统编版语文课本《黄继光》时,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们这篇文章创作的背景是再战争年代对于伟大的抗战英雄黄继光的描述与缅怀,然后表达的是作者对英雄的不舍与敬畏,表现了男儿志在四方,应当报效祖国才能实现伟大人生价值和雄心壮志的感情。相信很多学生可能就不会再去深入学习和理解了,无非就是浅尝辄止。因此小学教师应该去想办法引导学生们的好奇心,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传递给学生这篇文章的核心价值观,大家可以通过阅读和讨论来探讨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描述事件的时代背景。然后就能够提升学生们对于该文章的兴趣,最终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大背景,再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理解出作者内心对英雄的敬畏之情,逐步深入,最终就能够帮助学生们培养出这种学习思维,提升他们的语文阅读的思维能力。

2.充分重视小学生在阅读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根据新课标改革方案下发的文件显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弱化自身的课堂指导者的职能,更应该把自己当成一个课堂引领者,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发挥学生们的课堂主体地位。

现在的教学模式有一个非常大的弊端就是很多教师很容易照本宣科,无论是遇到新的概念或者知识点,都一味的只顾自己讲课,却并没有理解到学生们的课堂反馈。这样从表面上看教师确实也一直在很认真的讲;但是却并没有起到有效的结果,正是因为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出现了问题,只有这样把学生当作主体,时刻考虑学生们的真正需求,学生们才能够提升课堂参与感,也能够帮助他们提升对于语文阅读课堂的兴趣,最终才能产生一些有创意的想法和思维,然后提升语文阅读的课堂效率。

就以小学统编版四年级教材《小英雄雨来》这一课作为样例,教师想要追求课程进度的话可以自己很快的向学生们梳理出一些这篇文章描述的重点以及背景。但是这样小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提升,他们所接受的知识教师强行灌输的一些想法和概念,因此教育的意义就无法体现了。所以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一定的时间去自由阅读和讨论,然后通过课程设计去选择一些合适的句子让学生们去讨论和分析这篇文章的发展顺序,尤其是通过一些关键的语段让学生们去思考小英雄雨来当时的想法和抉择,以及最终雨来选择英勇就义的意义,让学生们根据问题去阅读和思考,帮助学生们去更好的理解,最终以点成面。引导学生们逐步深入,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大家分组分段的对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进行课本剧演出,从而加深对这篇演讲稿的体会,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参与度和课堂积极性,还能帮助他们进行高效的语文阅读与分析,从而提升学生们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思维。

3.帮助学生们建立一种阅读的习惯与兴趣

对于小学生们而言,他们之前的时间大多都用于准备其他的科目中去,而到了小学也有了更多的科目,但是对于文学功底要求比较高的小学语文阅读而言,短时间内的题海战术突击或许能够取得暂时的效果,但是就长远而言,题海战术并不能帮助小学生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想要提升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更需要的还是要培养出阅读的习惯,例如让学生们除了课内的文本阅读之外,课余時间可以看一些其他的文学大家的作品,这样通过对他人文学能力的检阅能够帮助学生们养成思考的习惯,比如学习了统编版小学语文的“繁星”后,或许有一些学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或者觉得意犹未尽,教师就可以推荐大家课下去阅读完整版的《繁星·春水》,既能够帮助学生们拓展课外阅读知识面,也能够帮助学生们丰富阅读量,提升阅读思维水平。

结束语

总的而言,对于当代的小学生来说,小学语文阅读在分数和重要性上的地位都毋庸置疑,因此在小学这个学习阶段对于他们语文文本阅读水平的培养非常重要。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语文阅读能力不仅仅只是用于小学语文的考试项目中,更重要的还有未来对他们人生的影响,这就对于小学的语文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需要他们不断使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小学生培养阅读的思维能力,最终帮助小学生提升其阅读思维水平。

参考文献:

[1]唐美文.新课改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观察,2019,8(17):103+111.

[2]赵雪蕴.论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3):42+85.

[3]曾红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提升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5(40):383-384.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