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法的策略
2020-09-10宋春娟
宋春娟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利用诸如生活元素、数学故事、数学游戏、多媒体视频等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中。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应用趣味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高效性呢?对此笔者做出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法;学习兴趣;应用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心理、认知上都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自制力都比较差。此时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单一化教学等不良教学模式,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创新与实践。本文旨在对于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法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法的教学优势
应用趣味教学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下是笔者总结出的趣味教学法所具备的教学优势:1、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想要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必须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而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的还不够成熟[1]。因此,需要通过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知识强烈的求知欲,来逐渐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要想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就需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舒适的环境下学习。趣味教学法就是一种能够让学生发自内心并且主动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另外,趣味教学法还具有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勇敢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以及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的作用。2、现行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并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比如分组讨论法、合作教学法、师生互动法等,而趣味教学法能够囊括这些教学的方法,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的创新,使得学生能更好地接受科学的教育。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法的具体策略
(一)引入游戏,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高效的教学活动绝对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机械模仿与死板记忆,而是需要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构建。另外,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天性活泼,对游戏更是情有独钟,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丰富多彩的游戏成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一项重要且必要的策略[2]。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计算接龙”的游戏,在这个游戏开展前,教师首先需要按照座位前后对全体学生进行分组,即坐在同一竖列的学生为一组;然后由教师按照每组人数设计出一道小数连加(连减)的计算题;后分发给每组第一排的同学,由第一排學生计算出第一个加法(减法)并将结果写出,后传给第二排的学生进行第二个加法(减法)的计算,以此类推,直到计算出最后的结果;最后计算用时最短且计算正确的小组可以得到小奖品。当听到以小组形式进行计算比拼和有奖品奖励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一定的激发,课堂氛围也逐渐变得活跃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数学教师在引入游戏的时候,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引入游戏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动力的同时,又能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到相应的数学知识。
(二)注重营造出极具趣味性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的数学知识的求知欲的强烈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和课堂气氛的感染,因此,教师需要依据小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营造出极具趣味性的数学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并维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3]。关于如何激发并长久维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笔者提出了3点建议:1、在课前导入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设备、引入趣味问题、讲述数学故事等方法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将列举一教学实例对借助多媒体设备这一方法进行介绍,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首先播放出一张某个池塘的平面图的图片,后播放把池塘平面图中整个的涂上蓝色,布满整格的图上绿色的动画。此时,丰富多彩的图片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逐渐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后期的学习中。2、在课堂教学期间,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操作,通过多种感官的相互配合获得更多的学习体会。实际操作是一种能让学生通过个体亲历而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活动,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和加深对数学知识有着积极作用。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便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几张白纸和剪刀,在课堂上让学生用剪刀裁剪出几张任意的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后要求学生利用所裁剪出的图形拼接出新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让学生思考自己在拼接时选择了什么图形?拼接后的图形又是什么?新图形和原图形之间有什么的关系?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都将长时间处于高涨的状态,另外,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4]。3、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布置多样化的作业,对于任何科目的学习来说,为学生布置作业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数学学习自然也不例外。趣味教学法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短暂性的教学方法,它应该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因此,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后沿用趣味教学法布置多样化的作业,比如:数学手抄报、数学日记、生活中的数据统计实践作业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法时需要努力做到“课开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更浓;课结束,趣还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代永碧.对基于趣味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探讨[J].才智,2019,06:82.
林华智.基于趣味教法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亚太教育,2019,05:76.
[3]王珏.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策略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4:59.
[4]李红雁.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趣味教学[J].考试与评价,2019,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