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后患者应用化疗联合孕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9-10姚瑶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4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孕激素化疗

姚瑶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后患者应用化疗联合孕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10例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后患者平均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各55例,参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实验组给予化疗联合孕激素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参照组高,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均P<0.05,差异显著。结论: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后患者应用化疗联合孕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化疗;孕激素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4-0-02

子宫内膜癌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比较容易发生于50-69岁绝经女性群体,每年患有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大约有20万例,同时该疾病的死亡率较高,在所有恶性肿瘤疾病中致死率名列前三,仅仅低于宫颈癌与卵巢癌。当前子宫内膜癌的具体发病比较复杂,通常和女性生活方式有着一定关系,并且各个地区也存在着一定差异,我国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正在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1]。由于子宫内膜癌会给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及时采取治疗,以尽可能延缓生存时间。现阶段针对子宫内膜癌主要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给予患者手术病理分期,并加以放化疗与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根据临床研究表明,腹腔镜分期手术联合放化疗与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以将患者淋巴结给合理切除,减少患者局部复发几率,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110例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后患者实施化疗联合孕激素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总结相关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时间内110例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后患者当作本次研究对象,使用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5例,参照组年龄范围分布在25~63岁内,平均(51.39±4.61)岁;参照组患者年龄范围分布在24~65岁内,平均(51.64±4.72)岁;两组患者都不存在严重的精神疾病以及肝肾功能等障碍,并且都同意进行本次研究。对比两组患者资料后,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都进行分期手术治疗,根据患者肿瘤具体分期情况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在实施全身麻醉后,在患者脐部2厘米位置处放置1厘米丘卡,构建二氧化碳气腹同时将腹腔镜给合理置入;在患者左侧腹直肌外侧缘的2厘米脐部位置将1厘米丘卡准确置入,另外将0.5厘米丘卡分别置入到患者右下腹麦氏点与左侧位置,进行腹腔、盆腔的探查[2]。患者若是临床I期则给予子宫与双侧附件切除术,若为临床III期则治疗需要以缩瘤为主要目的,从而给化疗做准备。

参照组给予化疗治疗,通过紫杉醇与卡铂进行治疗,将多西紫杉醇以静脉滴注的方式治疗,滴注速率为75mg/m3,每天注射3小时时间;卡铂同样以静脉注射方式治疗,速率为300mg/m3,持续治疗3个月左右时间[3]。

研究组给予化疗联合孕激素进行治疗,化疗方法和参照组一致,若是患者病情已经步入晚期无法进行手术切除或者是早期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等患者,给予孕激素治疗,选用甲羟孕酮药物治疗,一次药物剂量为200~400mg,一周治疗2次,持续治疗12周的时间[4]。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评判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若是患者不存在显著症状,临床各个指标正常,则可以评判为显效;若是患者临床症状取得明显改善,各个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则可以评判为有效;若是上述患者情况均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则评判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例数×100%;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主要包括血小板减少、肾损伤以及胃肠道反应等等。

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通过GQOL-74评分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主要包括身体、心理与社会功能等,评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计算软件SPSS22.0给予数据计算,对于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若是计算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参照组高,且P<0.05,差异显著。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如表2,实验组患者身体、心理与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都高于参照组,且P<0.05,差异显著。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施治疗后,实验组55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肾损伤,1例血小板减少,总发生率为7.27%;参照组55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3例肾损伤,3例血小板减少,总发生率为21.81%;对比后,显然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且P<0.05,具有显著差异(χ2=4.6809,P=0.0305)。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主要是发生在女性子宫内膜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以往临床中都是使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但是该手术给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并且十分容易引发并发症[5]。而腹腔鏡下手术能够扩大手术视野,及时发现疾病微小病灶,能够有效将淋巴结给彻底清除,同时经过合理构建二氧化碳气腹可增体内脏器距离,所以减少手术过程中器官受到的损伤,继而降低并发症发生;另外,该手术还能够有助于患者肠道功能的快速恢复,临床中具体手术方式需要按照患者疾病的实际分期来合理选择。

若是患者病情分期为早期,则手术治疗目的主要是切除患者病变部位以及将病灶合理有效转移,同时采取相关术后辅助治疗措施,在手术完成后,需要根据患者相关复发因素进行放化疗,对于III期或者IV期患者,则治疗需要以缩瘤为主要目的,从而给放化疗提供有效条件。针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给予化疗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常用化疗药物为紫杉醇与卡铂,通过合理的化疗治疗可以对癌细胞DNA复制过程进行有效抑制,并且损伤癌细胞结构,但是化疗可能会对患者胃肠道产生一定反应,从而引发胃肠道相关反应以及骨髓移植等不良发硬,其不良反应会随着化疗停止后而渐渐消退[6]。根据临床大量研究发现,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合理添加激素治疗有着重要的效果,通过给予甲羟孕酮激素,可以有效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生长因子,同时还能够促使E2-脱氧酶的活性明显增强,从而减小细胞内雌激素水平,将该激素药物联合化疗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从本次结果数据可见,孕激素联合化疗治疗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后患者应用化疗联合孕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莫劲思, 苏宝兰, 梁晓明, 等.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早期孕激素受体阳性子宫内膜癌青年患者的疗效及复发研究[J]. 中国实用医刊, 2019, 46(12): 58-60.

[2] 戴晓怡, 卢建军, 郭丽, 等. 特殊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术前、术后相关因素及预后的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8, 10(12): 84-87.

[3] 任春梅. 高危子宫内膜癌术后应用TC化疗方案联合放疗治疗疗效及降低肿瘤复发的影响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71): 7-8+10.

[4] 黄伟娟, 高雁荣. 醋酸甲羟孕酮联合TC化疗方案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血清HE4、VEGF水平变化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 31(7): 82-84.

[5] 周亚燕, 方敏捷, 龚龙, 等. 盆腔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高危子宫内膜癌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 26(4): 421-424.

[6] 张悦, 况燕, 曾龙佳, 等. 宫腔镜保守性手术联合孕激素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应用[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9, 20(1): 82-83.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癌孕激素化疗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雌,孕激素联合克罗米芬,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分析
孕激素保胎并非都有必要
化疗真的会加快死亡吗
跟踪导练(二)(3)
配对盒基因2和CD44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子宫内膜癌低场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
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细胞学阳性的临床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