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生长抑素治疗乙肝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观察

2020-09-10胡艳萍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4期
关键词:不同剂量生长抑素肝硬化

胡艳萍

【摘要】目的:本文研究不同剂量生长抑素治疗乙肝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4例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给予低剂量生长抑素治疗,研究组给予高剂量生长抑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止血成功率与治疗有效率都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均P<0.05,差异显著。结论:高剂量生长抑素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不同剂量;生长抑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中图分类号]R575.2;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4-0-02

肝硬化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在肝硬化所有并发症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作为最严重一种,并且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肝硬化患者中有60-70%左右的患者会出现静脉曲张,而在这些患者中,有将近一半的患者会出现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属于临床中比较多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急症,会导致患者大量出血,致死率非常高,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1]。根据临床统计,首次出现EVB患者的存活率大约只有60%,而当患者发生出血后,若是没有及时采取治疗,则再出血的可能性非常高。由此可见,给予患者及时有效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患者预后效果改善。当前临床中主要使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该药物能够有利于降低患者内脏血流,减小门静脉压力,从而减轻侧支循环的血流与压力,最终有效降低肝脏血流量,特别是门静脉压力与静脉血流量的降低效果最为显著。除此之外,生长抑素还对胃酸分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胃液的PH值超过5时,能够显著提高止血成功率,继而对胃底食管起到有效保护作用。对此,本次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内我院74例乙肝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患者实施不同剂量的生长抑素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以总结相关治疗经验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礎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内我院74例乙肝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根据使用剂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参照组男女比例26:11,年龄范围分布在21~75岁内,平均(54.62±8.79)岁,患者病程最小为2年,病程最长为6年,平均(2.5±5.5)年,其中22例肝炎后肝硬化,15例是其他肝硬化;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7:10,年龄范围分布在22~74岁以内,平均(55.14±8.64)岁,患者病程最短为2年,病程最长为7年;平均(2.4±1.5)年,患者中有23例是肝炎后肝硬化,14例其他肝硬化;所有患者都不存在严重并发症。将两组患者资料对比后P>0.05,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两组患者都在治疗时首先进行静脉通道构建,并给予适当血容量补充,连接心电仪器对患者进行持续密切监测。参照组给予低剂量的生长抑素治疗,药物初始剂量为250μg,通过静脉注射方式给药,注射完成后给予患者250μg/h的速度持续泵注治疗,持续治疗5天时间;研究组给予高剂量生长抑素治疗,初始用药剂量也是250μg,并通过静脉注射方式给药,注射完成后给予患者500μg/h的药物持续泵注治疗,持续治疗5天时间[2]。另外,两组患者每间隔6小时还需要进行一次血红蛋白检测,若有必要则给予患者输注浓缩红细胞处理,从而让患者血流动力学能够保持稳定,同时适当给予相关预防感染药物治疗,患者若是治疗时发生不良反应则需要尽快采取相关措施处理。

1.3标准评判 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情况与治疗效果,若是患者成功止血且没有出现活动性出血则判定为显效;若是患者成功止血但存在少量活动性出血则判定为有效;若是患者未有任何改变则判定为无效;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头晕、过敏以及面色潮红等[3]。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计算软件SPSS22.0给予数据计算,对于计数资料进行χ2 检验,对计量资料给予t检验,若是计算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情况比较 如表1数据,实施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显效与有效例数都要比参照组多,并且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均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呕血量与黑便量情况比较 从表2数据可以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呕血量与黑便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实施治疗后,研究组呕血量与黑变量明显要少于参照组,均P<0.05,具有显著差异。

2.3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实施治疗后,37例研究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反应,1例出现头晕反应,总发生率为5.4%;37例参照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恶心反应、3例患者出现头晕反应、1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2例患者面色潮红,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62%;对比两组数据后,显然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更低,且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1625,P=0.0413)。

2.4两组患者首次止血情况比较 实施治疗后,研究组37例患者中,有33例患者首次止血成功,成功率为89.18%,有4例患者再出血,再出血率为10.81%;参照组37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首次止血成功,成功率为70.27%,有11例患者再出血,再出血率为29.72%;将两组数据比较,显然研究组的止血成功率要比参照组高,再出血率低于参照组,且均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0972,P=0.0429)。

3 讨论

肝硬化作为临床中十分多见的一种疾病,当患有肝硬化后,患者十分容易引发一些并发症产生,而其中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属于最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经过大量研究数据统计,肝硬化患者中大约有60~70%患者会发生静脉曲张,而当发生静脉曲张后,大约有半数患者会出现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肝硬化患者十分容易引发的一种并发症,发病和患者肝病的严重程度有着很大的关系[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通常发病较急,并且病情发展速度加快,患者出血量较大,是临床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病症,临床中患者通常会出现呕血症状,血液呈现为鲜红血液,在呕血后还会出现上腹饱胀感,同时患者还会表现出心悸、黑便以及血压下降等临床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发生休克,给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当前临床中主要使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生长抑素属于人工合成的环状十四氨基酸肽,应用于乙肝后肝硬化治疗有着良好效果。生长抑素可以选择性降低患者门静脉血流,减少门脉压,并且能够明显降低食管静脉内血流,从而有效减少静脉血流压力;同时生长抑素对患者体内胃酸与胃蛋白酶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其分泌并且对黏液分泌进行刺激,进而对胃黏膜与上皮细胞起到良好保护功效。除此之外,生长抑素还可以有利于血小板聚集以及血块的收缩,所以还能够对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不同剂量生长抑素治疗EVB的效果有着一定差异,使用加倍剂量生长抑素治疗所取得的效果会更加显著,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锋东. 生长抑素与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治疗肝硬化并食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 2018, 28(032): 137, 139.

[2] 和庆章, 王桂良, 邱萍, 等. 内镜处理联合国产生长抑素或进口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9, 57(26): 40-43, 47.

[3] 王伟, 魏丽娜, 孔桂香, 等. 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J]. 中国现代医生, 2018, 56(25): 45-47.

猜你喜欢

不同剂量生长抑素肝硬化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
关于不同剂量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性期疗效临床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