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人流术中采用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的效果分析
2020-09-10冯素华金弋乔
冯素华 金弋乔
【摘要】目的:研究无痛人流术中采用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样本为2019年3月~2019年10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200例行无痛人流术早孕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样本量保持一致,n=100,对照组患者麻醉方案为单用丙泊酚,研究组患者麻醉方案为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研究比较组间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评估组间静脉给药后平均动脉压、血压、心率等指标,均低于治疗前,组间无差异(P>0.05)。评估组间丙泊酚总用量、唤醒时间、麻醉优良率、术后VAS疼痛评分等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人流术中采用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麻醉效果显著,可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唤醒时间,缓解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痛人流术;丙泊酚;氟比洛芬酯
[中图分类号]R614;R16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4-00-02
临床终止早期妊娠主要采用人工流产术,大部分患者对疼痛存在恐惧感,为此选择行无痛人工流程[1]。丙泊酚是无痛人工流产中常用麻醉药物,镇静效果良好,起效速度快,其主要缺陷为镇痛效果不佳,呼吸抑制发生率偏高。氟比洛芬酯属临床应用广泛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镇痛效果显著。无痛人工流产术中采用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麻醉可实现二者间的优势互补,有助于提升麻醉效果[2]。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7个月时间内收治共计200例早孕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资料的研究分析,重点探讨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與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3月为本次研究起始时间,2019年10月为本次研究终止时间,研究样本数量共计200例,全部患者均为早孕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两组,组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等(n=100),研究组患者年龄范围为20~32岁,年龄均值(26.69±5.63)岁,妊娠时间最低为38d,最高为61d,均值计算结果为(42.54±5.07)d;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为21~35岁,年龄均值为(26.74±5.85)岁,妊娠时间最低为41d,最高为62d,均值计算结果为(42.61±5.08)d。基线资料组间无差异(P>0.05)。
1.2方法 入院后医师告知两组患者术前8h禁食,患者入室后建立左臂外周静脉通道,鼻导管吸氧(2L/min),静脉输注复方乳酸钠平衡液10mL/kg·h。对照组患者麻醉方案为单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静脉注射剂量为2mg/kg。研究组患者麻醉方案为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武汉大安制药有限公司)1mg/kg,注射结束3min后静脉注射2mg/kg丙泊酚。如患者睫毛反射完全消失可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术中如患者体动,需追加0.3~0.5mg/kg丙泊酚。
1.3评价标准 评估组间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术毕、唤醒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等指标。评估组间丙泊酚总用量、唤醒时间、麻醉优良率、术后VAS疼痛评分。麻醉优良率评估指标包括优(术中无体动)、良(轻度体动,无需追加丙泊酚)、差(重度体动,需追加丙泊酚),统计优、良患者占比。
1.4统计学方法 为确保数据分析计算结果准确,采用SPSS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计量资料(_x±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检验方法为χ2,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 结果
2.1评估不同时间段组间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等指标 评估组间静脉给药后平均动脉压、血压、心率等指标,均低于治疗前,组间无差异(P>0.05)。
2.2评估组间丙泊酚总用量、唤醒时间、麻醉优良率、术后VAS疼痛评分 评估组间丙泊酚总用量、唤醒时间、麻醉优良率、术后VAS疼痛评分,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女性子宫受副交感神经及交感神经支配,内部存在大量感觉神经,宫颈部位神经末梢敏感性较高[3]。人工流产术操作中子宫颈受到牵拉及扩张,加之刮匙等作用于宫壁,神经末梢在刺激作用下可传到疼痛,为缓解早孕患者术中疼痛,无痛人流术得到临床广泛应用。
通过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分析可知,两组患者采取不同麻醉方案后均出现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降低,提示麻醉可导致患者产生一过性血压及心率下降。研究组患者丙泊酚总用量、唤醒时间、麻醉优良率、术后VAS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复合麻醉方案可减少丙泊酚总用量,提高麻醉效果,缓解疼痛,缩短唤醒时间。丙泊酚属临床应用广泛的麻醉诱导类药物,其主要特点为持续作用时间短,起效迅速,停药后苏醒时间短等。丙泊酚镇痛作用较弱,术中极易产生镇痛不全,患者重度体动状态下需大剂量追加药物,导致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氟比洛芬酯属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物,用药后可对人体特定部位前列腺素合成产生抑制作用,缓解疼痛,且药物具有脂微球包裹效应,可实现靶向镇痛,药物跨越细胞膜后可作用于手术切口等部位,提高起效速度及吸收剂量,改善镇痛效果。无痛人流术中采用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麻醉可实现二者的协同效应,减少丙泊酚用量,提高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临床应用效果优于单一丙泊酚麻醉[4]。
由此可知,无痛人流术中采用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麻醉效果显著,可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唤醒时间,缓解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任怀敏. 不同剂量羟考酮联合丙泊酚对无痛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宫缩痛和情绪量值的影响[J]. 中国药业, 2020, 29(08): 103-105.
[2] 刘晓梅, 高淑兰, 徐丽杰, 等. 康妇炎胶囊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对超声引导下无痛人工流产术后患者阴道出血及感染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 13(12): 121-122.
[3] 李书涛, 朱青丹. 芬太尼和小剂量地佐辛分别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J]. 中国当代医药, 2020, 27(06): 134-136.
[4] 冯慧, 曾榆婷, 程丽师, 等. 米索前列醇联合超导可视无痛人工流产和常规无痛人工流产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20, 18(06): 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