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的应用

2020-09-10刘新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6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

刘新

【摘要】目的:探讨对乙型肝炎患者采取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疾病检验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16年08月~2019年04月收治的52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诊断组;将我院2016年08月~2019年04月52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照组;针对两组研究对象于临床均展开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就最终检验结果展开对比。结果:诊断组乙型肝炎患者IgM、IgG、IgE、Ig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工作的有效开展,可实现乙型肝炎患者早期诊断,并且证明患者在患有乙型肝炎疾病后,自身IgM、IgG、IgE、IgA水平呈现出较为显著提升,最终实现乙型肝炎患者的早期治疗以及有效预后。

【关键词】血清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诊断结果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6-0-02

对于乙型肝炎疾病患者而言,主要包括两种疾病类型,分别为急性乙型肝炎以及慢性乙型肝炎。针对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呈现出疗程迁延以及疾病复发现象,对此确定有效指标完成乙型肝炎疾病患者早期诊断意义显著[1]。血清免疫球蛋白作为人体抗体类似物之一,其对于抗体功能有效具备,人体如呈现出细菌病毒感染情况会导致体内诸多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有所增加,从而可为乙型肝炎疾病的早期诊治提供有力依据[2]。本次研究将针对乙型肝炎患者探析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工作开展可行性,以实现乙型肝炎患者的早期治疗以及有效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08月~2019年04月收治的52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诊断组;将我院2016年08月~2019年04月52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照组;诊断组(52例):女20例,男32例;年龄区间为24岁~66岁,平均为(44.25±3.13)岁;对照组(52例):女19例,男33例;年龄区间为25岁~67岁,平均为(44.27±3.25)岁;纳入标准:①乙型肝炎疾病经临床检查获得确诊;②未合并患有其他类型慢性疾病;排除标准:①存在心肺功能异常;②存在精神疾病家族史;就两组乙型肝炎、健康体检人群性别、年龄比较,均衡性显著(P>0.05)。

1.2方法 于清晨空腹采用黄色真空采血管对诊断组乙型肝炎患者以及对照组健康体检人群进行静脉血采集,抽取3.5mL,将采集的血液室温凝固30min、离心(10min,3000r/min)处理后,置于-20℃冷冻保存备用,之后针对两组诊断对象IgM、IgG、IgE、IgA含量利用血清免疫比浊法实施测定。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乙型肝炎、健康体检两组人群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IgM(免疫球蛋白M)、IgG(免疫球蛋白G)、IgE(免疫球蛋白E)、IgA(免疫球蛋白A)]。

1.4统计学方法 对于乙型肝炎、健康体检两组人群诊断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展开处理,计量资料(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行t检验,以(_x±s)表示,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诊断组乙型肝炎患者IgM、IgG、IgE、IgA均高于明显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炎疾病,就其病理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呈现出肝脏炎性病变现象。其诱因主要集中于乙型肝炎病毒方面,会对诸多器官造成累及,使其受到对应损害[3],从而使患者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生活品质表现为显著降低。于儿童以及青壮年人群中存在较高概率患有乙型肝炎疾病。并且少数乙型肝炎患者在未获得及时诊治,任病情进展后,最终会呈现出肝硬化以及肝癌现象,使自身预后以及生命安全受到极为严重影响[4]。

对于乙型肝炎患者疾病特征進行分析,主要集中于失眠多梦、体力不支、感冒、乏力以及消化道疾病等方面,此类患者需对就诊及时性做出保证,以实现乙型肝炎疾病早期诊治以及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当前针对乙型肝炎疾病患者在进行诊断期间,采用方法主要集中于影像学检测、症状检查以及实验室检验等方面。通过对乙型肝炎患者实施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测定,也能够对疾病早期诊断提供有力依据[5]。

对于乙型肝炎病毒而言,其作为非细胞性病毒,患者在表现出此类病毒感染机体后,自身肝细胞不会因为病毒受到直接损害,但是会对应呈现出免疫系统紊乱现象。此外乙肝病毒对肝脏细胞造成感染后,会导致病毒抗原于患者肝组织持续产生,最终表现出浆细胞现象,并且血浆球蛋白于患者血浆内不断产生,表现出抗体活性特点。对于人体血浆内血浆球蛋白而言,其会同对应抗原血浆球蛋白之间表现出结合现象,所以人体在表现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后,会导致自身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表现出对应变化,并且病毒针对患者肝实质表现出越深破坏程度,则患者表现出越显著免疫球蛋白增加幅度。

经本次研究发现,患者在患有乙型肝炎疾病后,同健康体检人员比较,IgM、IgG、IgE、IgA含量均呈现出较为显著增加,对此通过对患者实施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对于乙型肝炎的早期确诊可以显著促进,并且就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状况可以进行有效判定,针对性研究具体的乙型肝炎疾病治疗方法,最终实现乙型肝炎患者的有效诊治,促进其病情转归。

综上所述,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工作的有效开展,可实现乙型肝炎患者早期诊断,并且证明患者在患有乙型肝炎疾病后,自身IgM、IgG、IgE、IgA水平呈现出较为显著提升,最终实现乙型肝炎患者的早期治疗以及有效预后。

参考文献

[1] 王哲.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意义[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9, 18(06): 881-882.

[2] 马燕, 黄庆华.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肝硬化的价值[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 30(10): 1202-1204.

[3] 王珍珠, 孟坤.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9, 17(02): 81-83+110.

[4] 于忠霞, 胡久金.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诊断的影响[J]. 抗感染药学, 2019, 16(03): 465-467.

[5] 杨晓婷, 赖广华, 卓李圆, 等. 血清甲状腺激素、免疫球蛋白的表达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病案, 2018, 19(09): 99-101.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黄利华: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
童光东:中医药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什么作用?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
谢尧:追求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中医药免疫调控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袁氏“肝炎1号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