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与侧压充填术在根管治疗中效果比较

2020-09-10万小卫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6期

万小卫

【摘要】目的:比较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与侧压充填术根管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研究对象选取急、慢性根尖周炎、慢性牙髓炎患者90例,均根据入院顺序分组,两组各45例。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根管治疗实验组,采用冷牙胶侧压充填术根管治疗控制组。比较两个组别疗效情况。结果:两个组别疗效情况对比发现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明显差异。结论:针对急、慢性根尖周炎、慢性牙髓炎采取热压胶垂直加压技术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研究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慢性根尖周炎;慢性牙髓炎;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侧方加压充填技术

[中图分类号]R78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6-00-02

在临床口腔科,急、慢性根尖周炎、慢性牙髓炎属于常见病、多发病,且这些疾病一旦发生,则患者均以根管治疗为唯一方案。本文即分析了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与侧方加压充填术根管治疗效果,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时间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内,研究对象选取急、慢性根尖周炎、慢性牙髓炎患者90例,均根据入院顺序分组,2组各45例。统计基础信息:实验组45例年龄值为24~58(34.5±2.6)岁;性别比例男/女为24/21。控制组45例年龄值为25~59(35.6±2.1)岁;其中性别比例男/女为25/20。两个组别比较分析基础情况发现P>0.05,二者未表现出差异,说明可比较研究。入选及排除条件[1]:均符合急、慢性根尖周炎、慢性牙髓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均经X线检查、临床症状及体征等确诊;均为根尖孔发育完全的恒牙;均知晓本次研究,且签订相关协议。排除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者、X线片显示无根管钙化者、无严重牙周病变或牙龈病变者、精神疾病者、存在根管禁忌症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方法 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根管治疗实验组,即选择恰当的携热器,将根管糊剂经合适的器械少量蘸取在根尖上,之后将一薄层封闭剂留在根管壁上,并保留,将主牙胶消毒之后,将少量封闭剂蘸取在主牙胶上放入根管达临床工作长度,并向根管内缓慢插入向牙胶内直接插入携热器,直至距离根尖5mm处,向根方进行加压,将携热器退出时,需将根管中上段牙胶取出,反复采用垂直加压器进行按压牙胶充分致密的充填根尖部3~4mm区域。在对根管中上段进行充填的过程中,需将热压胶经注射仪向根管内注入,并实施加压充填,采用分段充填的方式,根管内注射的长度为3~5mm/次,最后采用垂直加压器向根管口下1mm左右进行加压充填。采用牙胶侧压充冷填术根管治疗控制组,即采用牙胶侧方加压法进行根管充填,在根管壁上抹上薄层根充糊剂,选择恰当的主牙胶尖,向根管内均匀置入少量封闭剂,以上下提拉的方式使之旋转,并达到一定的长度,确保根尖区内牙胶根尖端1/3存在一定紧缩感,之后连续测压10s左右,采用侧方加压器进行,结束后将其抽出,并将粗细恰当的副尖置入,然后将此操作重复,然后慢慢缩短其进入根管的深度,直到完全填满填实根管,将根管口外牙胶尖采用加热器切断完成充填。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个组别PD(牙周袋深度)、SBI(龈沟出血指数)、GI(牙龈指数)等指标治疗前后变化、充填效果(评估依据:超填:充填物超出根尖;欠填:充填物与根尖之间相距≥2mm;恰填:根管严密封闭,且充填物与根尖之间相距<2mm。)及时间、整体疗效(评估依据[2]:无效:患者根尖透射区经X射线片显示变化不明显,症状体征均无显著变化;有效:患者根尖透射区行X射线片显示缩小显著,且临床症状或体征均显著改善;显效:患者根尖透射区行X射线片显示基本复常,且且临床症状或体征基本消失。)以及生存质量(通过SF-36量表[3]进行评估,包括情绪、社会、生理、躯体等功能,各项均为100分满分,分值越高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处理中,使用工具为SPSS 19.0,结果以P<0.05进行差异评定,χ2可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而t值可处理分析计量资料。

2 结果

2.1两个组别相关指标观察对比 两个组别PD、SBI、GI等指标治疗前对比发现P>0.05,说明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而治疗后二者对比发现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统计学差异。如表1所示。

2.2两个组别充填情况观察对比 实验组超填1例(2.22%)、欠填2例(4.44%)、恰填42例(93.33%),填充时间(72.5±15.7)s,而控制组超填5例(11.11%)、欠填8例(17.78%)、恰填32例(71.11%),填充时间(145.6±32.5)s,两个组别充填效果及时间对比发现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统计学差异。

2.3两个组别整体疗效观察对比 实验组无效2例(4.44%)、有效17例(37.78%)、显效26例(57.78%),控制组无效9例(20.0%)、有效16例(35.56)、显效20例(44.44),两个组别治疗有效率(实验组95.56%VS控制组80.0%)对比发现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统计学差异。

2.4两个组别生存质量观察对比 实验组情绪、社会、生理、躯体等功能评分分别为(82.3±2.4)分、(86.5±2.7)分、(79.3±2.6)分、(80.5±2.1)分,控制组分别为(71.4±2.3)分、(75.3±2.4)分、(64.5±2.2)分、(71.4±2.9)分,两个组别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对比发现P<0.05,說明二者表现出了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在临床上,急、慢性根尖周炎、慢性牙髓炎具有相对较高的发病率,这些病症一旦发生,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患者生活质量、破坏牙周健康状态,即导致牙周组织附着丧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牙齿脱落或松动。针对上述疾病,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将根管内感染病灶组织有效清除,以加速愈合根尖周、牙髓等病理改变。一般而言,病原微生物进入根尖周组织的途径主要为牙本质小管和根管等,且可引发炎症感染反应,而通过将根管严密封闭,则可以防止病源对根尖周造成感染损害,所以治疗的关键则在于根管充填的严密程度。以往在根管充填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方法为侧方加压法,根管内牙胶可因侧压作用而出现形态改变,从而将根管系统有效封闭,并获得较为理想的密合度。但此种方法的冷牙胶和侧压作用强度存在一定局限,且牙胶尖、根管、主副牙胶尖之间缝隙显著,所以出现微渗漏的概率较高。而通过对患者实施热压胶垂直加压法充填,其使用的热压胶具有半流动性,且具有较为强大的变形强度,且牙胶尖冷处理后可严密形成,所以牙胶尖与根尖之间距离在0.5mm以下,因此可密切贴合根管壁,从而减少空隙形成概率。

综上所述,针对急、慢性根尖周炎、慢性牙髓炎采取热压胶垂直加压技术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其可改善患者牙周相关指标,且可缩短充填时间,提升充填效果和临床疗效,还可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值得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 格根塔娜, 金武龙. 热牙胶垂直加压根管充填技术用于颌骨大型囊肿术前根管治疗的临床观察[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6(02): 125-128.

[2] 赵亮亮. 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术与冷侧压充填术根管治疗根尖周炎或牙髓炎效果比较[J]. 中国乡村医药, 2014, 21(10): 39-40.

[3] 崔传江, 孙志涛, 郭吉来. 热牙胶充填与冷牙胶侧方加压在C型根管充填中的效果研究[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6, 30(04): 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