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习惯,激活“停课不停学”内动力
2020-09-10鲍先坤
鲍先坤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延缓了2019学年春季新学期的开学时间表。为满足特殊时期人民对教育的需求,教育部特提出“停课不停学”措施。学习方式的改变对居家学习的的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自律要求。为使举措更有效落到实处,为激活学生“不停学”的内动力,文章系统梳理了微习惯,通过对微习惯的分析,为学生提出了针对性的微习惯实施建议,以期为特殊时期的“停课不停学”献言献策,为学生养成实践长期计划的自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添砖加瓦。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微习惯;自律
问题提出
背景
2020年1月中下旬,爆发于武汉的新冠肺炎随着春运这一人类迁移大潮迅速蔓延全国。为减少校园人员聚集、阻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20年1月26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要求各地大、中、小学2019学年春季新学期推迟开学。随后,为将疫情对师生课堂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教育部发出延期开学通知,并且发出“停课不停学、隔人不断学”的倡议。
“停课不停学”,是指因特殊原因,特殊时期或非常时期,线下教育无法正常开展,学生们利用线上网络开展的居家学习方式。为响应倡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纷纷行动,近1.8 亿假期余额得以续存的中小学生开启了“停课不停学”的居家学习生活。
居家学习情境分析
这场疫情突如其来,学生们没有应对经验,更没有做好居家学习的准备。
居家学习与传统学习方式十分不同,由线下转为线上:学习地点由班级、学校变为家里,由课堂变为网络课堂,从多方互动变为零交流;组织形式由教师主导变为学生自主和家长协助监督;学习生活由作息规、纪律严明变为作息紊乱、纪律松散。教师无法再实时实地监控学生的学习行为,其控制力和主导地位降低,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约束力减弱。
居家学习制造了不少“网络学困生”。随着疫情地图的不断刷新、假期的不断延长,舒适又无人可监控的学习环境和手机、电脑的娱乐诱惑着学生们摒弃“认真”、“坚持”、“努力”、“奋进”、“规律”等良好品质,逐渐学会“偷懒”、“怠惰”、“放纵”和“欢愉”。一组假期游戏数据显示:《王者荣耀》的峰值DAU(日活跃用户数量)在1.2-1.5亿之间,而《和平精英》在0.8-1.0亿。这两款游戏的用户绝大多数是青少年,这代表着中国2.8亿大、中、小在校生中,有至少90%的学生,在自律和放纵中选择了后者。全网第一12亿下载量的钉钉,因为被教育部选为网课软件,遭到小学生们组团报复,一星评分霸屏。家长抱怨难以监督孩子居家学习:一上课就网速不好;不连麦不互动;边睡觉边听课;沉迷小说或电子游戏到半夜两三点等等。亲子关系因此尤为紧张。老师抱怨居家学习网课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电话微信频繁催仍作业欠收。而学生则抱怨目标的实现遥遥无期,他们不知道如何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对自己的学习节奏感到焦虑和茫然。
“停课不停学”倡议之后的学习现状形势暴露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失去监管的中小学生们无法自律,没有内动力。这就意味着当居家学习结束,势必产生严重两级分化。会自律的学生将有所得,而不会自我管理的学生将无所成。
居家学习情境要求学生必须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其学习内动力,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停课不停学”的学习效率。
微习惯实施意义
经济学上有个“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当吃第三块披萨时的愉悦感总是低于吃第二块时,而吃第二块的时候又低于吃第一块。因此,当我们强迫自己重复一个行为时,每发生一次,带来的愉悦感就会降低一层,坚持的难度也将变大。这就是“停课不停学”开始时,学生们订立了学习目标,却往往三分钟热度的原因。刚开始目标订立人很有冲劲,经常超额完成任务,但是随着实施规划,热情不断递减,逐渐感到完成任务的艰辛,最终难以为继,放弃学习目标。
成就学习,缺的从来不是目标,而是目标的实施。罗马不是一天就造就的,胖子也不是一口就吃成的。安东尼·罗宾曾经说过:塑造你生活的,不是你偶尔做的一两件事,而是你一直坚持做的事。学习是一场马拉松,不是一节课,也不是为一次阶段考,也不是升学考,而是终身学习。养成学习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在居家隔离期间主动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达成目标。
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困难的。人的大脑是天生抗拒改变的。大脑偏好执行习惯,因为他们有现成的路径,也有一直得到回报。而新的习惯没有现成的脑回路和已知的回报,因此,改变习惯,形成一个新的习惯,两个关键点就是重复和回报。
微习惯就能达成重复和回报。微习惯,是指可以让自己每天都做的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它是由美国作者Stephen Guise在《微习惯》中提出的无负担习惯养成法。Stephen Guise于2013年许下每日健身的新年愿望,然而坚持每天30分钟的训练就跟攀爬珠峰一样困难。有一天,他灵光一闪,尝试着只要求自己做一个俯卧撑。完成以后,他发现非常容易。于是,他心满意足地多做了几个,不知不觉地,他发现自己毫无痛苦地坚持了十几分钟。于是,他开始每天坚持做一个俯卧撑,累的时候确实只做了一两个,但是他经常满是成就感地超额完成目标,两年后,他拥有了目标身材。他将微习惯运用于写作和读书,也颇有成效。近年来,由于其在习惯养成上的巨大内动力,心理学界广为推崇微习惯。
简单来说,微习惯有别于习惯,首先在于“微”一字。它是你随时可做,毫不费力的目标。它不追求量,而追求坚持。它是某个远大目标的缩小版,从微量开始,最终让量变转为质变。其次在于“回报”二字,实践微习惯,往往足以产生成就感,而实践习惯,常常有决心无行动,有损达成目标的自信。
因此,培养微习惯有助于激活“停课不停学”内动力。当所有的外驱力消失时,拥有微习惯的学生将不会茫然无措,失去努力奋斗的理由,变得颓然放纵。他们将還有内驱力来维持自己的学习行为、锻炼自律能力、体会自我管理的乐趣、从而拥有遵守学习计划的永动力。
微习惯实施步骤
制定微习惯
如果想培养一个新的习惯,微习惯基本上是它的大幅度缩减版。
选择出每天都能做的微习惯。这个微习惯,最好设定成在生病、心情不好、很累、很忙的时候也能完成的微小目标。比如想要在居家学习的两个月时间内提高英语作文写作技巧,那么把每天一篇作文的目标缩减为每天写一句正确的句子。把每天做一张科学试卷缩减为每天做一道科学题,每周看一本名著缩减为每天看一页,每天做30分钟运动缩减为每天打五分钟乒乓等。小到不能再小,直到无论如何都可以毫不费力地每天完成为止。
即使设定好微习惯,当发现无法坚持每天执行,已经产生抵触情绪的时候,及时重新制定可坚持的微习惯,允许自己退缩。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强行执行指挥引起大脑的对抗情绪,导致半途而废。
微习惯就是每天完成微不足道的事情,能讓人具有行动力和执行力,是养成微习惯的核心所在。
挖掘微习惯积极意义。
Facebook 的创始人扎克伯格把微习惯与需求紧密联系为一体:学中文是因为他的太太是华裔,而且他希望 Facebook 能进入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市场。
如果你的微习惯设定为每天打五分钟游戏,那么你在放任自己沉溺玩乐,最终将收获空虚。如果你的微习惯设定为每天吃一点土,那么你的大脑将告诉你这毫无意义,从而无法继续执行。如果你设定了每天背一句古诗的微习惯,那么它的积极意义是你将提高古诗文的造诣;如果你设定了每周吃一次素的微习惯,那么它的积极意义是你将更为健康和你在身体力行保护环境。
有积极意义的微习惯更能刺激大脑的执行意愿。
可以同时设定多个不同的微习惯。
饮食、学习、工作、休闲等各个领域都有你想要培养的新习惯。你可以同时设定多个微习惯,交叉执行微习惯。当然,初始,你可以只设定一个微习惯,这有助于成功率。当你有过微习惯养成经验以后,再尝试每日执行多个微习惯。
这样,就能实现重复,建立起新习惯的脑回路,从而帮助坚持下去,直到达成目标。
执行微习惯
微量开始,鼓励超额完成。
从微量开始做,千万不要贪多,不要要求自己每天都超越昨天的自己。坚持远比完美完成或完成很多更重要。当完成微习惯将产生心理满足感和自信心,这就予大脑以回报。不要觉得实现微习惯微不足道,要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要完成微习惯,都要为自己感到满意和骄傲,要坚持告诉自己:“我又完成了,我太了不起了”!
微习惯很小,并不意味着你真的只能做一点点。状态不佳,可以只做设定的微习惯,如果状态尚可,就可以多做一点,直到你想要停止为止。鼓励超额完成,以帮助形成量的累积,从而质变可期。
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也会发现现有的微习惯太简单了。比如原定微习惯是一天做一道科学题,实际上却发现自己可以每天做半张试卷。这时候我们要学会坦然享受超额完成的喜悦,而不是冒着完成不了的风险调整微习惯目标为每天半张试卷。因为,一旦某天完成不了,你的自信心将受到打击,你将失去坚持的内动力。
坚持微习惯打卡,记录和追踪完成情况。
每天记录微习惯完成情况,以觉察并追踪微习惯完成情况。把记录放在一个显眼的地方也是提醒自己执行微习惯的好方法。特别是在同时养成多个微习惯的时候,记录尤为重要,它帮助你觉察微习惯执行中的所失与所得,令你及时修正自己的偏离,或增强你坚定执行下去的意志力。这也给予你所做的事情一种仪式感,你将从中感受到里程碑式的成就感。
记录方式如下,可供参考:
建立奖励机制,提升坚持力
微习惯实在是压力最小的行动法则,但是坚持到瓶颈期,可能也会产生怠惰的情绪反应。在执行的时候,应不断给大脑以回报,记得正念提醒自己:“写一句话、做一道题、打五分钟乒乓那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我可以超级轻松的完成”。正念暗示可以让大脑感到放松,减少抵触情绪,让你心情愉悦,充满放松。
此外,还可以赋予微习惯积极的意义以给大脑回报。比如当完成每天做一道科学题之后,告诉自己将获得成绩的提升。这也是一种正念暗示。
完成微习惯,可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比如可给予正强化:如果坚持一周微习惯可以看一场电影,完成每日微习惯可吃点喜欢的甜食等。也可移除负强化:可跟家人商量,如果坚持完成每日微习惯,可免除睡懒觉的惩罚等等。
这些给大脑的回报会让大脑乐于执行微习惯,从而坚持下去。
结语
微习惯操作简单,它可以轻松形成脑回路,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提高执行力;让人远离习惯养成期间的恐惧、退缩和犹疑;反复的行为训练有助于增强学生执行目标的自自主权;反复的成功能增强学生自信心、积极正念的思维方式和意志力。因其推动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巨大推力,微习惯帮助学生在“停课不停学”期间激发其学习内动力,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居家学习效率上的作用毋庸置疑。
事实上,微习惯不仅可以改变孩子的学习习惯,也可帮助家长轻松改变自己。疫情隔离期间,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材。家长运用微习惯可激活自身活力,给学生做好榜样,给家庭带来力量。全家参与微习惯,和谐共振,居家隔离期间,一定不会再发出无法监管孩子学习的喟叹,实现愉悦的亲子范围。
本次疫情背景下的“停课不停学”是暂时的,一个月或两个月总会结束。而总有一天我们会真正告别课堂,开启终身学习以迎合时代进步的脉动。学会微习惯,并运用到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之中,将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养成微习惯,即拥有自我管理的内驱力。自律,让你的人生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罗军.“微习惯”,克服懒惰的终极武器![J].劳动保障世界.2017(04):31.
[2]方彭依梦.培养职场“微习惯”[J].决策.2017(08):90-91.
[3]Stephen Guise.《微习惯》[M].后浪出版公司·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