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趣味教学

2020-09-10刘晓婷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7期
关键词:趣味教学对策分析小学数学

刘晓婷

摘要:新课改下,应构建趣味化的教学模式,选择应用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爱上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做好个性化发展的充足准备。数学教师开展趣味教学时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努力地做到因材施教,能够深挖不同学生的智慧潜能,鼓励他们学习数学、积极思考、综合探究,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数学教育独具特色,更多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了高涨的学习热情,学科成绩将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对策分析;研究

引言: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好奇心,但是生活经验不足,思考数学问题时常常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探究热情不高等情况。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以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们思考问题、分析理解、产生记忆,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最大乐趣,之后加入小组活动,大胆想象与创造,其个性化发展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本文就从几个方面,针对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总结分析。

1、创设趣味的教学情景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理论知识复杂、要点难点颇多的基础学科,通过构建有趣的教学情景,更好地解释数学知识,帮助小学生突破重点、理解难点、熟记关键点内容,课堂教学以生为本,教学实践有的放矢,远比一味地灌输指导好得多,循序渐进中提升了师生互动质量,也有助于各项育人计划的高效执行,可谓一举数得。数学教师必须结合小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趣味教学情景的有效构建,积极引导学生们进入情景,展开思考,主动学习,再用多媒体工具、信息化技术等,直观地展现抽象理论,学生高质量完成了学习任务,就能做好后续探究的充足准备[1]。如讲解“面积”时,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模式和多媒体展示两种方式,为学生构建“面积”情景教学。在正式讲解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些图形,如:红旗、电视、黑板等等,让学生将这些图形进行大小比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会主动发表自己对图形大小的意见,并阐述原因。待学生之间讨论之后,教师便可以开展“面积”知识的讲解和教学,让学生了解面积的计算方法、面积大小的对比方式,促使学生掌握系统性面积的相关知识。最后,教师再借助课堂实物进行实际练习,让学生分组对黑板、电视以及红旗进行大小面积测量和对比,得出最终的答案。通过利用多媒体和情景模拟导入面积情景教学,为学生构建快乐轻松的面积测量活动,引导学生对各种物体的面积大小进行讨论,利用疑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欲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优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质量,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实现学生问题解答能力的提升。

2、引入游戏后趣味教学

根据小学生贪玩好动、爱玩游戏的特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游戏来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数学课堂和游戏活动,在游戏中体现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知识[2]。如进行“单位换算”的学习时,教师可让学生来模拟商店,让学生准备一些小物品并进行标价扮演老板,再让一些学生扮演顾客进行购买,准备一些不同单位的“钱”,在这一买一卖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非常直接的体会到不同单位的人民币的换算概念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记忆,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有趣,充分的展现了趣味化数学课堂的优点,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激发。

3、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

相对于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小学数学教学通常更加新颖和灵活,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相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形式较为单一,而且在课余训练方面采用的形式也较为枯燥和单一,通常是通过练习以及抄写等繁重的形式,这种形式不仅仅难以起到较好的练习效果,而且还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丧失对数学练习的兴趣。但是小学数学课余训练就可以充分运用灵活新颖的方式进行,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训练的方式。如全面学习了“数学图形”后,就可以选择让学生自主进行图案的制作这种形式,来增强学生对图案部分知识的掌握,通过学生自主进行图案拼接的形式来评选最具创意的作品,这也是锻炼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方式除了具有锻炼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之外,还具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作用,同时这种灵活新颖的方式也是开展趣味教学的一种体现。

4、挖掘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研读和分析,深入挖掘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要素,并且根据教学方案要求,给学生提出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借此激发班级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们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析问题时,熟练掌握更多的处理方法,顺势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3]。如在“圆的认识”一课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给学生创建问题情境进行趣味教学:在某次推物体比赛中,一共有三名同学参与,他们在相同时间、相同场所及相同方向环境下比赛,但是每个学生推动的物体形状不同,一个同学是圆形的,一个同学是方形的,另一个同学是三角形的。三个同学比赛,你认为哪个同学会是第一名?这个问题即便比较简单,但是和教学内容相连接,打破学生传统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学习表现情况,并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方式探讨。在探讨结束以后,选择几名同学阐述观点。通过设计一些问题教学,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自主參与到学习中,在锻炼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重要过程。有效地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完美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及合作者。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凡是适合的,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都应该引入教学过程,使数学课堂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在玩中学,在学中记,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

参考文献:

[1]黄清明,罗雯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几点思考[J].新校园(阅读),2018(22)277-278.

[2]吴小凤,杨丽丽,董华.以活动激趣让魅力尽显——试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教学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104-105.

[3]王楚生,姜昆.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9(10)255-256.

(土默特左旗台阁牧中心校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100)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对策分析小学数学
初中英语趣味教学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学实践研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营改增”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分析
试论电力继电保护运行及可靠性问题
广东高乐玩具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