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索
2020-09-10周红艳
周红艳
摘要:课堂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广大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其中课堂提问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这是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于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探索显得更加重要,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和质量,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抓住提问最佳时间,促进理解和掌握知识,要及时采取鼓励性评价,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从而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是学生建设数学知识体系的关键,这一阶段的学习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数学能力。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最有效的授课手段,同时也是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的主要途径,合适、有效的提问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保障教学质量。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不注重课堂提问的方法技巧,学生害怕被提问,教师的提问也对锻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水平没有产生帮助。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进课堂上的互动交流,这同时也是检验学习效果和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途径。
1课堂提问环节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更要注重课堂提问环节的重要性。首先,课堂提问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教师提问的内容以及方式,对学生日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就会随之思考。因此,教师要合理设计问题,在问题中设置出一定的悬念,进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其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提问是启发性教学最为常用的方式,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比较性,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达到锻炼提高学习能力的目标。最后,提问具有反馈信息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提问,捕获有效的信息,有效控制教学进程。通过课堂提问不仅仅能够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同时能够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和指导[1]。
2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2.1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提问是否具有启发性,对学生日后的学习进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要把握知识的重要性、理解的疑难处以及规律处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意义上理解并掌握知识的内涵[2]。例如:在教授“圆的面积”时,组织学生自主操作,将圆形剪开拼接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通过运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推倒出圆形的面积公式,教师可以提出类似以下的问题:“通过拼接成的面积,和原来圆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拼接成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原来圆形的哪一个部分?”通过提出以上两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将一个圆形平均分成四份、八份,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继续提出问题:“(1)如果将圆形平均分成16份、32份,这样拼出来的图形会跟之前有差别么?(2)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对应圆形的哪个部分?(3)如何通过运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获得圆形的面积公式呢?”。由此可见,教师通过在规律上设置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不断思考,使其在动手实践中获取知识,得出规律,这样的课堂提问就获得了良好效果。
2.2抓住提问最佳时间,促进理解和掌握知识
课堂问题的提出还应该注意抓住最佳时间,要让学生产生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心理状态,激发其浓厚的求知欲。小学数学教师要全面地掌握教学内容,明确哪些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多注意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获得他们的课堂反馈信息,这样才能及时的抛出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课堂提问次数不是越多越好,要在恰当的时机提出恰当的问题,对于提问时间、内容、意义要准确把握,在学生易于犯错或者产生疑惑的地方设计问题,这样发挥提问的作用,让学生豁然开朗,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3]。比如在教学“克和千克”这个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一手放一枚硬币,另一手放厚厚的书,感受克和千克的重量,然后让学生猜测手里的物品都有多重,然后称一称发现硬币大约是1克,厚书是1千克,在询问克和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应该怎样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就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不断的产生新的问题,又不断的探索解决问题,学生逐渐地理解和掌握了知识,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2.3及时采取鼓励性评价,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评价也是十分关键的,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思考。当学生回答错误时,如果立刻说“回答错误,谁能够给出正确答案!”学生就会产生消极心理,丧失继续回答问题的勇气,有些同学会因此默默哭泣。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之后要广开言路,既要维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要采取鼓励性的评价,坚决不能出现伤害学生幼小心灵的字眼,允许学生广开言论,发挥想象力,不能轻易给出“不正确、错误”的结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虽然问题的答案有对错分别,但是更有合理以及不合理的分别。这就需要教师的不断鼓励以及引导,学生虽然这个问题不会回答或者回答错误,但是不应该让学生立刻坐下,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答案[4]。作为一名优秀、有责任心的教师不应该放弃每一名回答问题的学生,这样评价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结语
总之,随着课改的深入实施,课堂提问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活性。小学数学教师只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巧妙使用课堂提问,才能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更具生命力,这是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灵魂所在,也是构建活跃高效课堂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崔钰笛.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4):24-25.
[2]吴琼红.巧设提问,引导探究和创新——新课改背景下有效课堂提问[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148-149.
[3]蔡彩绵.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2017(04):105.
[4]何亞娟.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性提问的技巧[J].都市家教月刊,2017(02):50-51.
(河北省廊坊市第二十一小学 0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