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构筑“集体”的精神家园

2020-09-10杨艳琼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7期
关键词:凝聚力用心爱心

杨艳琼

摘要: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不会在组建之时自发产生,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形成,只有通过班主任智慧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逐步培养起来。无条件的爱心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为班级管理屯一亩良田;以智慧的用心激发班级凝聚力,播下极具生命力的种子;用独特的匠心打造班级特色,结出优秀班集体的硕果。

关键词:爱心;用心;创新;凝聚力;构建班级文化特色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学生从进入学校,成为学生的那一刻起,就与集体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集体在影响着学生,学生也在改变着集体。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是一种“精神共同体”。一个班集体也就好比由成千上万条溪流汇成的江河,这个集体一旦形成,具有比各个成员相加更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就是集体主义精神,是班级的凝聚力。

组建一个班级很容易,但是要让这个班级成为精神家园却很难。如何把集体建设成一个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让孩子们在其中获成长的力量?

一、以爱育爱,用真诚的爱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一个班集体,是由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学生个体联合而成的有机整体,要让它产生合力,靠的是什么呢?是集体主义精神,是通过德育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然而,要让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接受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这离不开方法和汗水,更离不开信赖这一基础。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当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亲密无间的信任,一切的教育引导才能行之有效,那么集体的目标也才能最终被转化为个体目标,从而共同支撑起班集体这座大厦。在这其中,班主任对孩子真诚的爱是获得信任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指出:“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击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给集体的健康成长助一臂之力。每个人的教育生涯中,不乏特殊的学生,或叛逆、或自卑,他们关起了心门,无视你的爱心。这时,真情和爱心才是唤醒他们的灵丹妙药,正如赫尔巴特所说:“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

由于教育资源整合,我所在的学校接收了从农村小学合并来的学生。当时,我班上接收了六名转学的孩子,其中一个小女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在第一次见面的自我介绍中,她始终低着头,双手抓着衣角,始终没有向大家说出自己的名字。同来的学生中有个稍微大胆的男生说:“她是我们班的傻瓜,她不敢讲话”。我瞬间明白了,这是一个“跌落凡间的天使”,她需要拯救,我没再逼她作自我介绍,只是让她坐下。课后,我了解到她的家庭情況,母亲病死了,父亲靠种田、种菜养活她,父亲没钱也没有文化,更不会和她沟通,女孩就变得胆小、自卑,连话都不敢说。课堂上我不再逼她发言,却会在关键的地方指点她,也在集体活动中让孩子们尽量带上她。她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帮我整理讲台,我对她说“谢谢”,她当时只是愣住了,并没有说话,但后来她在作文中写道:老师的笑脸好美……尽管那一篇文章不通顺,作文的最后我给她了大大的“优+”,还在旁边画了一个笑脸,我要让这个笑脸像阳光和雨露一样滋养着女孩的心灵。从那以后女孩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不仅在劳动方面更积极、学习上也有了转变,还代表班级参加了学校冬运会的推铅球比赛。常常在家里干活的她加上刻苦的训练夺得了第五名的成绩,虽然不是很高的名次,却刷新了我们班推铅球这一项得分为零的历史。同学们都围着她欢呼起来,此刻,那个低着头、拉着衣角、咬着嘴唇不说话的女孩不见了,我看到她眼中的泪与光,我看到了一个跌落人间的天使正慢慢张开她的翅膀。

此刻,我越发坚信:心灵的大门不容易扣开,可一旦扣开,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

二、独具匠心,用持久的努力提高班级凝聚力。

班级的凝聚力是一个班级前进和发展的动力源泉,甚至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发展。提高班级凝聚力的办法有很多,比如:主题班队会、运动会和各种比赛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树立集体意识,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明确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产生出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营造出一派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

当然,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需要老师发挥智慧和格外用心的组织与付出。还记得2012年的学校艺术节,我们班的孩子没有舞蹈功底,而我更是一个文科出身没有任何艺术类特长的班主任,这样的组合要编排一出舞台剧,难度可想而知。迎难而上的勇气来自于我对这个班级、对这群孩子的爱,我熬夜编好了剧本,开始排练。排练的过程曲折而又艰难,排练过程中还要不断修改剧本。个别演员一开始斗志昂扬,中途遇到难演的环节,便闹起了情绪。这个时候我就用故事中的丑小鸭来鼓励他们,休息时讲笑话,玩游戏消除疲倦。随着排练的进行,孩子们叫苦的声音少了,开始慢慢地变得主动起来,一到排练的时间,就主动做好准备工作,连不参加排练的同学也被带动着承担起后勤工作,拉桌子、布置场地,给演员们倒水,抱衣服。就这样,一个十多个人参演的节目,最后变成全班总动员。功夫不负有心人,节目演出效果非常好,在学校的展演中获得一等奖,还代表学校参加了“云岭﹒钢城之夏”的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整个排练和演出的过程让孩子们学会了合作,尝到了收获的喜悦。

实践证明,班主任每一次用心开展的班级活动,都在增班级成员之间的感情,也在无形中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

三、独辟蹊径,用共同的爱好创建独特的班级文化。

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从一年级开始就注重对孩子们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开始只是基于语文课“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出发点。但在随后的一些读书活动中,我发现阅读带来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知识,对班级管理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之后,我就有意识地不定期在班上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引导孩子们同时阅读同一类型或同一作家的书籍,并开展读书交流会、写读后感或读书笔记、故事会等形式的活动。在共同话题的影响下,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连不爱读书的孩子也慢慢地主动参与到读书的行列中去。共同的阅读爱好让孩子们爱上了读书,也让孩子们找到了共同的阅读目标,形成书香气息浓厚的班风。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唤醒人实现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独创性的班级文化特色形成了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一个班级所特有的气息,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以共同爱好创建独特的班级文化,让班级成员自觉地把自己的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结合在一起,并愿意自决地去维护和实现它,逐步形成班集体的精神共同体,成为推动班级成员自主成长的强大动力。

陶行知先生说:“即使是最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组织不好的集体里,也会很快变成一群小野兽。”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探索实践使我更加深信,在班级建设中从来没有自然形成的好集体,班主任只有在以爱心浇灌信赖获得的良田之上,洒下以用心组织活动激发出的凝聚力的甘露,才能用创新的思维开出独特班级文化特色的花朵,为学生的成长结出起“集体”这个强大的精神果实。

参考文献:

[1]《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2]《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译林出版社。

(安宁市昆钢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凝聚力用心爱心
用心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爱心树(下)
用心熬一碗汤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
用心,让家更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