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有效模式探索

2020-09-10薛惠芳

新教育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有效模式探索德育

薛惠芳

摘要:中国正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进入一个“转轨”、“转型”的新时期。传统德育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笔者从中职生的认知行为特点出发,遵循“以人为本、教育育人、管理育人”的理念,创建“德育教育规范化”运行模式,构建一个可操作、可重复、可复制、效果明显的德育教育模式,达到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效能的目的。

关键词:德育;有效模式;探索

中国正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进入一个“转轨”、“转型”的新时期。社会的变革不断地更新着人们的观念,新旧理念在变革中的碰撞带给人们许多的思考。学校作为育人场所,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合格人才这个根本的主题依然是二十一世纪的主旋律。但传统德育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笔者从中职生的认知行为特点出发,遵循“以人为本、教育育人、管理育人”的理念,创建“德育教育规范化”运行模式,构建一个可操作、可重复、可复制、效果明显的德育教育模式,达到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效能的目的。

1 中职学校学生德育的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利益的推动,人们对知识价值的观念发生了变化。知识的社会价值作用弱化了,经济价值上升。现在的学生,学习目的不太明确,在学习和职业取向上过多地考虑个人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观念,学习动力明显不足。读书的目的更多地是寻找就业的机会,于是形成了一方面学校招生变得炙手可热;另一方面学习风气今不如昔,不从深层次分析问题的所在,单纯地用“为人民服务”的大道理来教育学生,往往难于取得很好的效果。

1.1 心理发育与身体发育的错位加大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心理的发育受到外环境影响较大,学校教育一般是较为传统的理想教育,与社会状况相比,容易形成一定的反差,学生一方面对这种反差缺乏理性认识,容易产生逆反心态;另一方面由于生理发育的超前性,对学校明令禁止的东西,越发产生猎奇心理,早恋、抽烟、饮酒,过分注重装扮等等。

1.2 社会变革带来的负效应会对学生产生异化作用。每一场变革,不可否认的带来了一些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新的事物,学生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而分析判断能力相对较弱,社会上的消极因素能对学生产生很强烈的刺激,甚至异化为天经地义的东西,对学习缺乏自信心,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教育中要想办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社会、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3以上的分析还不够全面,但也提示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尤其是在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上,更应该积极地探索更多更好的途径,呈现出德育为主,众育并进的局面。

2德育工作要加强,就应该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入学校德育工作中。

2.1 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社会现实的教育内容,如:中华民族在伦理道德上所倡导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强调集体、国家、民族为重,以大局为重;强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助人为乐”;为了获取知识,追求高尚道德,强调“自强不息”、“发愤忘食”等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内容。

2.2 把传统美德的教育与落实《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中华传统道德,特别注重“知”和“行”的统一。一个人仅仅懂得怎样做人是不行的,只有身体力行道德规范,才是真正具有道德的人。《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对学生品德行为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它体现了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打好基础,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上下功夫。

2.3 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针对学生的实际,遵循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行有系统的教育,如可通过爱国主义、劳动卫生、法制纪律、职业道德等等方面教育,对他们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高尚审美情趣的形成,以及青春期的性道德等的教育,并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校的全部活动中。

2.4不断拓宽德育的内容。例如:内涵丰富的入学教育。以笔者所在的卫生学校为例:新生入学时就培养良好的习惯,对学生整个学习生活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用一个月的时间,做实新生入学教育,一是环境教育入手,提升适应能力,新生入校,就有班主任、生活老师通过参观、讲解、班会交流、个别谈心等方式让同学们了解、熟悉各种环境,消除陌生感,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二是磨练意志品质,严格军训生活。三是认真学习校规校纪等规章制度,强化纪律意识,可专门用一周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校规校纪的学习,通过自学、集中学习、讲解案例分析、主题班会、测试等等方式,让每一位新生明确怎么做才符合一名中职生,特别是一名医学生的要求,增强他们主动选择正确行为的自觉性和纪律观念。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文化熏陶,让新生尽快融入卫校生活,感受卫校精神,让学生了解卫校的昨天、今天,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核心价值。五是启发就业意识,引导专业认知和职业认识,请专业课老师介绍专业知识。总之,要通过传统美德的教育,讓学生从小就培养起正确的信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应把学校德育教育分阶段,建立立体结构。人在每一个成长阶段,其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接受、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有阶段性。应根据这种实际存在的差别性,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德育体系。

3.1在一、二年级阶段,应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稳定专业思想为主;三、四年级阶段,应以侧重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为主,强化体现职业学校特色的职业素养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就业导向”,“职业准备”的教育,要求学校不断强化职业意识。

3.2作为一所卫生学校,卫生职业是一个对职业素养要求很高的职业,不仅有技能的高低,还应有职业道、意识、行为、习惯等综合品质等。学生在校过程中,做好全程规划职业素养培养的计划,着重把握13个环节:医学生宣誓仪式—→入职的第一步;职业服装的发放仪式;职业前景调查;职业礼仪训练;职业角色体会“爱心、细心、耐心”训练;集体精神的培养;“沟通”;竞争与合作;职业活动系统的建立;如何面对挫折;我是“护士长”—→责任教育;“传光授帽”—→体会职业的神圣;模拟招聘—→接受社会的选择。

3.3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基础上,再提高层次。重要的是目标清楚,要求适当,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正所谓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不论那一阶段的教育,都必须以德育为前提和基础,培育出人格完整、智能健全、体魄健壮、劳动卫生习惯良好、心理、生理平衡的学生。

4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除了强调德、智育外,还必须进行体、美、劳的教育。通过体育,强化学生的体魄,成为智育的载体;通过美育,让学生成为优化环境、提高社会风气、显示民族文明的象征;通过劳育,让学生参加劳动,得知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培养劳动观念;通过一系列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德育,充分体现德育为首,为一切教育之根本的思想。

5综述,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应重视加强德育教育,正确处理好德、智、体、美、劳之间的关系,德育为首,众育并进,把学生培养出符合时代道德标准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永莉;职业中专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徐涛,齐亚静;新世纪德育:向生活回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3]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猜你喜欢

有效模式探索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事业单位强化预算管理的有效模式研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试论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
高校邮轮旅游人才培养的“双重三明治”模式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模式探析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